镇江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丹阳眼镜王国的崛起之路

0
2018-08-16 来源:大苏网

 20出头的彭湘华和家里“闹僵了”——家里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放着好好的乡镇府工作不做,要去摆摊卖眼镜。

同样年纪轻轻的赵龙生,好奇的是那些拎着大包小包从汽车站出来的外地人,怎么就这么行色匆匆——他们把有限的时间都花在讨价还价上了。

温州人谢公兴那时还只是个小孩,他跟着哥哥姐姐后面,混在那些从丹阳批走一包包眼镜的人群里——若干年后,他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生产眼镜片的人。

 

丹阳国际眼镜城内,营业员正在整理柜台上的眼镜。据统计,在中国,每4个戴眼镜的人里,就有3副是来自丹阳。蔡敦昊 摄

丹阳,这座南方的小城——隶属曾经的江苏省会镇江,正在以“眼镜王国”的形象出现在全世界面前。

目前全世界将近一半的镜片都来自这个常住人口不到百万的城市,在当地有5万多人从事着和眼镜有关的行业,这里也是亚洲最大的眼镜集散市场,在中国,每4个戴眼镜的人里,就有3副是来自丹阳。

而这一切,都要从3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说起。

 

1986年,丹阳华阳眼镜市场开业。丹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1、听到消息后,温州人退掉车票决定搏一把

1986年5月,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房间的宁静,一群穿着制服的本地人冲进来团团把洪作东围住,他们随后宣布,这个温州人因为“无证经营”,需要缴纳罚款,并且数额惊人——5万元。

这甚至超过了洪这两年待在这个小旅馆里,倒卖眼镜所赚的所有利润了。在丹阳,有不少人像他这样,从当地眼镜厂进眼镜片和镜架,然后在丹阳车站前的旅馆前,摆摊卖给从全国各地赶来的眼镜贩子们。

上世纪80年代,铁路是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几乎每趟南来北往的火车都会经过丹阳,于是占据交通优势的丹阳,有了把当地特色产业眼镜销往上海、南京甚至北京的机会。

“那时候真的是人挤人,我如果要找一个对面的人,挤都挤不进去。”赵龙生回忆说,他当时在丹阳一家眼镜片厂上班,几乎每天都要路过车站前的这个“马路市场”。

彭湘华在高中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眼镜,进了100副眼镜,一会儿全卖出去了,“赚了20块钱”,小姑娘第一感觉到钱这么好赚,那时候她一个月的工资才十几块钱。

刚好“不适应”乡镇府工作的她决定辞职摆地摊。“一个没结婚的小姑娘去摆地摊,家里人很生气”。当老师的父亲甚至一度想和她断绝关系。

丹阳的眼镜行业最早是“上山下乡”的上海知识青年带来的。“这些人来到农村不会干活,就提议办眼镜片厂,这样才有了后来的眼镜产业。”中国(丹阳)眼镜城党委书记柴剑介绍说,这位年轻的干部熟稔当地历史,说起那些知识青年仿佛说在说自己——来自东北的他是当地引进的年轻人才。

吃了天价罚款的洪作东伤心不已,一同做生意的另外几个老乡也都感到难过,他们决定离开丹阳,另谋出路。在中国,温州人被称为“东方犹太人”,善于做生意但颠沛流离。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轰动人心的大新闻”传开了——丹阳要建一个专门的眼镜市场,政府要扶植眼镜产业。

温州人决定搏一把:他们退掉了车票,重新回到小旅馆。本地人赵龙生也按奈不住,投身眼镜生意,而彭相华则大大方方地在眼镜市场寻找摊位——谁能想到,这个小姑娘后来会成为眼镜城里的“风云人物”。

 

30年前,20岁出头的彭湘华辞职下海,做起了眼镜生意。如今她的创业故事成了眼镜城里的传奇。蔡敦昊 摄

2、红红火火的眼镜生意危机四伏

创造历史的是这些平凡的小人物,但是他们需要一个机会。

1986年,丹阳政府决定由当地车站、双庙两个村,在丹阳火车站附近建起了全国最早的专门用于眼镜交易的“华阳眼镜市场”和“云阳眼镜市场”,组成了最初的丹阳眼镜城。

到上世纪末,历经四期改造后,两个市场开始连成一片,占地32000平方米,共有300多间门面房、300多个摊位和600多家经营户,经营镜架、镜片、成品眼镜、眼镜专用工具、零配件等近千个品种,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眼镜交易批发市场。

 

上世纪末,丹阳眼镜市场。狭小的过道,两个人并排而行,都显得有些困难。丹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上世纪末,丹阳眼镜市场。丹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上世纪末,改造后的眼镜市场。丹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进眼镜市场,我就喜欢上了。”彭湘华回忆说,她现在已经是当地丹阳市新超华眼镜商行的总经理,几年前她还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这张照片被她挂在自家眼镜店最显眼的地方。

和哥哥姐姐一起来到丹阳的谢公兴马上也喜欢上了眼镜这个行业,最初他们从丹阳批发眼镜去南京卖,“当时在南京有眼镜店。”谢公兴说。没过多久,谢家兄弟姐妹就决定要在丹阳办厂了,“我们是丹阳第一家生产树脂镜片的工厂。”

这是明月镜片的前身,现在明月镜片是中国最大的眼镜片生产企业之一,早在十年前就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谢公兴现在是明月镜片的总经理,“我们还请了陈道明当我们的品牌代言人。”

这一现在看来再正常不过的品牌营销行为,但在丹阳眼镜行业里,却是有着“特殊”意义。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丹阳眼镜也遇到了很多发展中的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低价竞争”。

“我们的镜架当时很流行,但是每出一款,很快就有人仿照了。”在眼镜市场开了门市部的彭湘华,后来还收获了爱情,现在爱人开了个小工厂,儿子也在帮忙。

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丹阳的绝大多数眼镜厂都生意不错,但危机也开始在这个时候埋下。坦白讲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未来会发生什么,只是他们都觉得都开始感受到“生意不好做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华阳眼镜市场。丹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3、丹阳眼镜的镇江效应

转型升级之路,一走就是20多年。

“一开始丹阳的眼镜片厂都是手工磨的,后来有了机器,但大部分的环节还是靠人工。”虞荣海介绍说,他是当地最大的几家眼镜片厂鸿晨光学的销售总监,也是眼镜行业的“老人”了。

鸿晨光学最初也是做贸易起家的,做的是眼镜的批发生意,事实上,在上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初期,中国的很多产业,都是从贸易的繁荣最后引导到产业的壮大,柳传志把这条路称为“贸工技”。

“丹阳眼镜要更上一层楼的话,技术要升级,品牌也要有。”在超级女生最火的时候,鸿晨光学请了李湘做代言人,“同时我们花了大价钱在生产设备上进行了投资。”

效果很明显,很快市场上鸿晨光学的镜片成为了“抢手货”。“排队拿货的经销商,开着货车等在工厂门口。”

 

丹阳国际眼镜城内,刚刚验完光的顾客在试戴新配好的眼镜。蔡敦昊 摄

在一次政府的交流会上,当地的官员们鼓励彭湘华去申请专利。“不管怎么样,他们说专利还是要有的。”

现在彭湘华把自己的每一款重要的产品都申请了专利,“现在我们一些主力款,都能卖上两年多,比以前好很多了。”

不但镜架有了专利,眼镜也有了品牌,彭湘华把自己的形象做成品牌广告,而当年因为“无证经营”被罚款的洪作东已经是南京吴良材眼镜丹阳旗舰店的总经理了。

走进谢公兴的明月镜片厂,你能感受到“机器换人”在丹阳这个眼镜行业里的趋势,“我们已经解放了很多一线的工人,现在需要的是技术人员。”自动化设备的渗透,不但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精度,“以前我们和国际一流镜片品牌的差距不小,但现在这种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很多国际品牌都在丹阳建厂或者收购合作。”虞荣海说。

同时,除了单纯的眼镜片和镜架之外,丹阳还发展了一门“视光学”,赵龙生现在是丹阳视光学研究所所长,“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眼睛配镜的数据,并且形成了科学专业的配镜方法。”在赵龙生看来,那些眼镜门市店不能仅仅只是配一副眼镜这么简单,“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科学知识,这是我们丹阳眼镜行业需要继续加强的地方。”

“从路边摆摊到如今形成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及衔接完备的整体产业体系,丹阳目前是全国最重要的眼镜生产基地,也是我们镇江的一张重要名片。” 柴剑说,“丹阳眼镜的发展,也是我们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缩影,丹阳眼镜要发挥镇江效应。”

 

如今的丹阳国际眼镜城。丹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丹阳国际眼镜城内,橱窗里展示着各色儿童墨镜。蔡敦昊 摄

作为苏南板块的重要成员,新时代下的镇江,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门槛上,更是怀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归零心态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而这正是丹阳眼镜城未来转型升级,跨越技术和品牌的门槛的重要保障。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