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迎来市场大考

0
2021-07-15 来源:经济日报

   最近,新茶饮行业格外热闹。奈雪的茶于6月的最后一天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将“新式茶饮第一股”的名头收入囊中;喜茶的新一轮融资也将尘埃落定,其估值高达600亿元;蜜雪冰城凭借3支魔性MV成功斩获10亿+流量元;沪上阿姨再次获得近亿元融资……

  进入相对成熟期

  当前,新式茶饮行业充满了蓬勃发展的气息。何为新茶饮?也称新式茶饮,即采用优质茶叶、鲜奶、新鲜水果等天然、优质的食材,通过更加多样化的茶底和配料组合而成的中式饮品,已成为年轻人接触传统茶的窗口。

  可以看到,与国内市场1990年开始的茶粉末时代、1996年开始的传统连锁茶饮时代不同,2016年开始的新茶饮时代,茶饮的食材更新鲜、配料更丰富,更加迎合了消费者日益重视健康和定制化消费需求,实现了对部分传统饮料的替代,打开了市场的增量空间。

  融资速度和规模印证了新茶饮的火爆。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新茶饮行业中百余个品牌有超200起的融资事件。2021年,截至目前,已有10余起融资,融资总额超8亿元。

  在市场和资本的双支撑下,新茶饮品牌门店2020年加速拓展。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品牌2020年新增门店数量均超往年;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等门店数的增长更加迅速,均在1000家以上,尤其是蜜雪冰城,2020年成为第一个破万店的茶饮品牌。

  如此大规模的增长,不禁让人担心,新茶饮行业是否已经“饱和”?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新茶饮市场规模为2044.80亿元,尽管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规模有所缩减,但未来依旧呈现扩大的趋势,预计2021年新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2795.93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随着国内消费的升级,以及新生代的人口红利不断叠加,新茶饮从2018年开始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在此轮增长和扩容后,各大品牌找到了各自的定位,新茶饮行业已经进入充分竞争的成熟期。

  市场格局趋稳

  提及新茶饮,最先出现在消费者脑海中的,大概率是几个头部品牌。这表明,新茶饮品牌头部集中度高的现象尤为凸显。

  喜茶、奈雪的茶构成了高端市场的“双龙头”格局。以2020年零售消费总值计,喜茶占据了27.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奈雪的茶则位列第二,市场份额为18.9%。有统计显示,2020年,喜茶的客单价为29.5元,奈雪的茶为30.9元。

  尽管价格较高,但借助持续多年深耕产品创新、数字化改造、私域流量和供应链,喜茶、奈雪的茶的品牌势能不断提升,能够打出足够的品牌溢价。截至目前,喜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了超过800家门店、超4000万线上会员规模。

  在中端市场,茶颜悦色、茶百道、沪上阿姨、一点点等品牌凭借特色和质量,以及合适的价位,圈住了一大批粉丝。而在下沉市场,“小镇奶茶店”的先驱蜜雪冰城优势突出,客单价区间在7元至8元,牢牢抓住了四五线区域和学生市场。

  不过,由于茶饮行业进入门槛低,即使有规模效应的作用,这样的格局也并非不可撼动。

  “各个不同消费层次都已经有大企业入驻。”朱丹蓬表示,从新茶饮市场品牌的格局来看,目前趋于稳定,但还没有进入固化期。他预测,随着各大品牌护城河的不断提高,2023年,我国的新茶饮行业会进入固化期,外部玩家再难进入。

  产品力是核心

  快速壮大的新茶饮行业,由于选用新鲜食材和现场制作的方式,想盈利并不容易。相关数据显示,奶茶店的存活率只有20%左右,且大部分新开奶茶店处于亏损状态。

  奈雪的茶每单平均销售价格很高,但令人意外的是,即便一杯奶茶卖到几十元、全球开店556家,奈雪的茶却长期亏损。最新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19年奈雪的茶分别净亏损5658万元、1174万元,直到2020年才扭亏为盈取得1664万元净利润,而且还是经调整后的数据。

  影响企业盈利的重要因素还有行业同质化严重。“配方容易被模仿、产品缺乏竞争壁垒,是所有茶饮品牌无法绕过的坎。”业内人士表示。

  为了保持特色,头部品牌只能加速出新。据统计,去年喜茶平均1周至2周会推出一款新品。喜茶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并不太强调上新速度,而是追求极致和灵感,力争把每一款饮品都做好。

  在朱丹蓬看来,中国的新茶饮经历了近5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进入了同质化节点。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消费者对新茶饮有6个主要关注点,包括食品安全、品质、品牌调性、场景创新、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客户黏性的提升。能否围绕这些关注点,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差异化,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对于新茶饮的未来,朱丹蓬认为,行业将步入相对稳定阶段,新企业进入难度会越来越大。但在2023年之前,行业应该还会保持双位数的增长。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