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传统工艺须弘扬工匠精神

0
2018-06-19 来源:安徽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是新时代振兴传统工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和重塑中国“质量时代”的必然要求。

  工匠精神来源于大众对传统工艺和传统工匠内在精神价值的认知和认同。传统中国社会拥有自己完备的传统工艺体系,这些工艺大多是当时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审美习惯的一种直接映射,以多样化产品解决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多种需求,因而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传统工艺体系之下,专门从事手工业的工匠也随之诞生。虽然古代社会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当时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很多传统工匠掌握技艺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吃饱穿暖的物质生活需要,他们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传统工艺无疑是类似文明活化石的存在,它在社会的变迁中一代代上承下传,顽强地保留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而从中提炼出的工匠精神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传统中国社会中工艺都是匠人们手工操作完成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未改变。直到工业时代来临,批量化、规模化生产使得机器逐渐成为生产的核心主体,在这种“工厂模式”下培养出的大多是高效的技术工人,不再是能工巧匠。随着社会发展,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在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大机器生产所带来的大众化与个性化、一体化与多样化的矛盾也愈发凸显,无论是个性化定制还是柔性化生产,都需要以人为本的工匠精神的回归。第二,精益求精。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工匠的管理和质量监督制度,器物制作者要把名字刻在自己所作之物上,以备检查和监督。虽然这一制度应该是当时对官府工匠的要求,但也正因如此,当时的大多工匠都是择一事、终一生,所以无论是社会选择还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他们都对自己的行业精益求精,力求尽善尽美。第三,器以载道。传统工艺的器物也一直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共同作用的产物,这些器物身上所映射的,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审美取向,还是一个时代的价值判断。那些实用的、体现价值信仰、生活智慧和人文韵味的,一直是中国匠作的主流。第四,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因材施艺一直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特征,是古代先民“天人合一”自然观的体现,是自然经济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反映,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器物的设计和造型艺术上,也体现在其实用性与耐用性的考虑上,更体现在工匠们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可持续保持上。

  振兴传统工艺需要弘扬工匠精神。近百年来,伴随着现代化的脚步,中国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大量传统工艺逐步消失,现存的传统工艺形式大多已不再作为社会主要生产方式存在,其生存环境日益严峻。如今传统工艺振兴已成为“十三五”期间国家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而传统工艺的振兴当然不能仅仅依靠社会化怀念来实现。以鲜活的姿态重新回归人们生活之中,才是传统工艺振兴的可行路径。

  一是要坚持备物致用的原则。中国古代工匠代表人物墨子曾提出过“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从传统工艺的整体发展来看,这一致用利人的观点时至今日仍然适用。社会需要可以成为激发传统工艺发展振兴的内生动力,如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多样化,日用必需品的需要也已开始从“价廉”向“物美”转变,而传统工艺中人本主义的思想表达恰恰是对工业文明的有益补充,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要,其对耐用性的传达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同样有着正向引导作用。

  二是要把握传承创新的关系。依于法而游于艺,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一直是中国传统工艺遵循的规律之一。即便是在许多人都认为传统工艺日渐式微的时期,仍然有一些手艺人默默坚持着老手艺的传承,这份信念与坚守,其实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但传统工艺的传承不能停留在“高龄化”甚至“老龄化”阶段,青年传承人的培养,文创产品的开发,都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是要树立质量品牌的意识。质量之魂,存于匠心。有的“老字号”享誉百年,恰恰是因为他们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工匠精神,这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文脉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传统工艺拥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印记。以安徽为例,徽州地区就拥有颇具特色的地方手工业体系,保存状况也相对较好,完全有可能从中培育和形成有特色的“徽”字号品牌甚至是享誉世界的国家品牌,“徽匠徽作”,本身由于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心理烙印,具备情感效应积累的基础,也是讲好和传播好安徽故事的有效途径。

  工匠精神虽然是一种精神资源,但它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理论和口号,它从自发到自觉,由个人到群体,稳定地存在于传统工匠的代代传承之中,工匠精神虽然可以广泛适用于诸多领域,但正因为传统工艺与工匠精神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振兴传统工艺与弘扬工匠精神完全可以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新时代的传统工艺依然可以成为弘扬工匠精神的最佳载体,而工匠精神则可以为传统工艺搭建更多与现代生活衔接之桥。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