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4万亿元税费红包落地 助力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
今年以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以及接续政策分批推出,相关政策叠加发力。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4万亿元。
超3.4万亿元的政策红包精准发力,切实帮助企业减负担、增动能,助力宏观经济大盘回稳向上。
税费支持政策叠加发力 助稳宏观经济大盘
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一架装载着医疗、防疫等物资的货机正准备发往印度新德里,这是该机场今年新开通的首条国际航空货运航线。据了解,截至目前,南宁吴圩机场飞往RCEP成员国的航空货邮吞吐量为3.40万吨,占总吞吐量的33.54%。
“2022年以来,公司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约485万元,实实在在的税收利好为公司发展备足了‘燃料’。”广西民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徐女士表示。
今年以来,多种宏观政策工具有效组合、协同发力,为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了解到,今年实施的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既有阶段性措施,又有制度性安排;既有税率式优惠,又有税基式优惠;既有退税、减税、免税、缓税政策,又有降费、缓费措施;既有普遍适用的减负政策,又有特定领域专项帮扶措施;既有中央统一实施的政策,又有地方依法自主实施的措施……
截至9月20日,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4万亿元。具体来看,3.4万亿元主要包括三部分:
一是今年1月1日至9月20日,已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达22113亿元;二是1-8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5916亿元,其中,新增减税4605亿元,新增降费1311亿元;三是今年1月1日至9月20日,累计办理缓税缓费6326亿元,其中继续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累计办理缓缴5256亿元;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缴社保费1070亿元。
“今年以来,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我国实施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退税缓税并举,政策类型多样,覆盖面广,支持力度大,大量生产企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都成为受益对象,这对提振市场主体活力和稳就业、促消费发挥了非常直接有效的政策作用。”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杨燕英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实现了良好的正向政策效应,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关键性作用。
税费支持政策打好“组合拳”,实实在在增强了企业获得感,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税收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较7月份提高2.1个百分点,较二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延续了恢复发展态势,彰显了经济发展的韧性。
政策“接力” 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缓缴税费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已累计为305万户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办理缓缴税费5256亿元,相当于给企业带来一笔‘无息贷款’。”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副司长付扬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9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公告,明确自2022年9月1日起,已享受延缓缴纳税费50%的制造业中型企业和延缓缴纳税费100%的制造业小微企业,其已缓缴税费的缓缴期限届满后继续延长4个月。
“在新的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缓缴政策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托底作用。”付扬帆表示,再次延续实施缓缴税费政策后,“无息贷款”期限再次延长,累计缓缴时间最长可达13个月。据估算,缓缴税费政策总体上预计可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节省融资成本超过200亿元。
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继续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正是我国宏观政策层层递进、步步加力的一个缩影。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大决策,包括退还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6个行业增值税留抵税额,减征小微企业“六税两费”,阶段性缓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政策等,有力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减轻了企业税费负担。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税费支持政策包括退还批发和零售业等7个新增行业增值税留抵税额;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等。
8月份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相继部署再实施一批接续政策,主要包括进一步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期限,各地今年内顶格减免地方“六税两费”,实施一系列支持企业创新的阶段性减税政策,同时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以及缓缴水土保持补偿费、城镇垃圾处理费等。
“上述三轮政策为市场主体发挥了前所未有的‘输血’‘活血’作用,显示了国家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助力发展的坚定决心。”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前两轮税费政策逐步落地、成效明显,接续政策正在有序实施、加速推进。(记者 车柯蒙)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