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厨电行业向高端化演进,新兴品类成增长引擎

0
2022-07-06 来源:中国家电网

   相信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中,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随着居家时间的增加,厨房的使用频率在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厨房,有人学会了做饭,有人花更多时间跟家人研究每天吃什么,可以说疫情让我们重新思考了家与生活的意义,使厨房成为更加突出的存在,从而催生了厨电行业新一轮高速增长。

  在刚刚结束的618年中大促中,厨电更可谓一枝独秀,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在主要品类家电线上市场同比下滑1.4%的情况下,厨房场景产品销售额达203.5亿元,同比增长7.9%。整体来看,受疫情影响消费者选购厨电产品时会选购更加优质的高端好货,正是因为这些高品质的厨电,使得烹饪更有趣、更简单、更轻松,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厨房,体验烹饪的美好。

  从上半年厨电头部品牌推出的厨电新品来看,也验证了这一点。在2022新品发布会上,方太推出全新一代洗碗技术高能气泡洗、嵌入式洗碗机G1、全新一代极火?直喷燃气灶、可折叠的“魔方灶”等一系列新品,以全新一代极火直喷燃气灶为例,将燃气灶的热效率提升至81%,该数字比10年前提升了18%,比市面上普通到达国家一级能效的产品效率高28%。另外百变魔方灶,更是因它可利用“AI全息投影”技术控制灶具,炉头可旋转折叠,释放出更多台面空间,为厨房空间利用提供更多的选择。老板电器在新品发布会上也推出了多款引领行业的创新型产品,其中超薄油烟机是老板电器在油烟机品类上的新突破,其尺寸仅为800*170mm,将强大的吸烟性能完美融入灵巧百搭的机身之中。行业首台洗消一体机光焱S1,融合洗碗机+消毒柜+碗柜,99.999%的杀菌率与168小时活氧储存,解决烹饪后洗、消、存的种种痛点。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诸多的厨电新品都进一步聚焦在形态革新上,如烟机的双腔、跨界设计,电热的纤薄设计,燃热的全面屏设计,洗碗机的全尺寸嵌入设计,灶具的可调节底盘设计,一场厨房家电的美学革命正在酝酿。数据显示,“6·18”期间从抽烟机来看,具备侧顶双吸、超薄低吸特性的产品,其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97%、165%。对此业界人士表示:“未来工业设计能力将会成为厨电产品构成的重要要素。”

  同时,我们发现一些厨电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思路,比如静音、低噪产品的推出,在大风量和低噪音之间寻求平衡,为消费者带来安静与干净兼得的厨房使用新体验;又比如制冷、清凉功能的推出,把厨房制冷功能融入到油烟机模块中去,在排除厨房油烟的同时,进一步解决夏天厨房环境闷热的痛点。这些都是通过对消费者使用痛点的挖掘,为传统厨电品类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当然,在传统厨电烟灶消品类寻求突破创新之时,以集成灶、洗碗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厨电品类因为渗透率的提高,也为厨电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其中集成灶更是成为厨电行业第三个规模过百亿的细分品类。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集成灶的需求占比从2015年的2%增长到2021年的11%,2022年一季度为10%。持续的高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继美的、海尔、华帝、万和之后,今年老板、方太及小米等大厂宣布入局集成灶行业。据零售监测数据显示,1-4月线下品牌数量由去年的63个增长至78个,线上参与竞争的品牌数量达160个。而且众多新品在视觉系统、智控交互系统等方面的革新,使得集成灶在人机交互的智能、顺畅及智慧等方面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破。相较传统厨电市场的增长乏力,渗透率较低、增长潜力巨大的集成灶行业无疑是一块“新绿洲”。

  与此同时,集成产品是厨电市场另一个表现亮眼的品类。随着国内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市场上厨电产品集成化、套系化、场景化趋势明显,主要表现为以套系、整体厨房为代表的厨房解决方案快速升温,越来越多的智能套系开始落地。

  这些趋势的背后,正是消费需求的变化,对于当下90、95后消费者来说,他们对于厨房的需求已经不仅体现在产品功能的增加和集成,还有情感和社交的需求,在这一趋势下,他们更看重的是厨房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换句话说,他们迫切需求的是解决方案,而非单个产品。

  前不久,胡润光谷发布《2021中国高净值人群健康家居特别报告》显示,43%的受访者已经不再将做饭视为单纯的菜肴烹饪活动,更是一种同家人相处、休闲及服务家人的一种家庭活动。同时,对合理的收纳规划设计以及台面的干净整洁都有较高的需求。注重美学设计、体现科技智能化、使用体验感强的设计备受青睐。

  这意味着,高端厨电的目标用户对于厨电产品的期待已呈现“品质满足”向“精神满足”过渡的趋势,仅靠硬件性能的提升,已不能满足时代催生的新需求。厨房的使用边界需要得到进一步断拓宽,使用场景上也需要交还用户更多选择权。

  总的来说,伴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化,未来厨房、厨电无论从集成集约化、智能便捷化、健康舒适化等方面依然有很大发展空间。业内人士表示,如今厨电行业还有更多的潜力尚未释放,未来几年有可能将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