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农民:“考证”成为新时尚
“韩城花椒产量大,均价低;甘肃伏椒产量小,均价高。如何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提高韩城大红袍的市场价格?”
“韩城花椒采摘期短,导致摘椒压力大,浪费多。如何通过引入新品种的方式让韩城花椒实现提前采摘?”
这两个话题不是花椒领域专业人员的研究项目,而是韩城市农广校两个花椒班的“在校农民”赴甘肃考察结束后的“家庭作业”。除了作业之外,还有基地实习、农技帮扶、流动课堂和远程教育,等他们积累够学时后还要完成“结业考试”,才能正式成为一名“职业农民”。
“种了这么多年地,上一次课才知道自己根本不会种地。”孙文凯笑道。
孙文凯是农广校2015年的学员,最近正放下手头合作社的事情,全心全意准备7月25日的全省首批高素质农业领军人才考试。考试内容包括“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意农业开发”等理论答题和“涉农行业市场调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等实践操作。考试通过后,他就能拿到农业经理人证书,成为一名“种田CEO”。
像孙文凯这样的职业农民,韩城已经培育出了2000余名,并认定了66名农村实用人才、61名农民技术员。今年,为了解决返乡农民工、大专毕业生和复转军人等青壮年劳动力就业问题,韩城除了培训350名职业农民外,还增加了60名青年农场主的培养计划。
一提起农民,很多人脑中的第一印象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精耕细作和化肥农药提高产量的传统种植老路已经打不开新市场,代代相传的经验主义也满足不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而培训农民的目的就是让农活成为技术活。
“免费培训听上去像天上掉馅饼,因此刚开始农民不理解、不信任。我们车开到村里,人走到农户家里都说服不了大家去报名。”韩城市农广校校长张树全说,“办了几期,课程质量高,培训效果明显,渐渐地就有农民上门来自荐了。”
为了提高课程质量,让农民听得懂、用得上,农广校可没少下功夫。副校长孙磊说:“给农民讲课,就要走农民的路子,太晦涩的专业知识对他们而言就是听天书。所以一开始,专家的讲义我们都要先审查一遍,反复修改、反复商榷。”
“讲得太好了!”薛建辉兴奋地说,“一开始报名的时候,一看讲课老师都是大学教授,就生怕听不懂。结果课一上,发现老师们讲得特别深入浅出,例子也很有趣。” 今年5月,薛建辉通过结业考试,被正式认定为生产经营型初级职业农民,从普通庄稼汉变成了专业庄稼汉。他说他最喜欢的是王秀娟的农产品贸易销售课,一节课一个多小时下来,笔记本上写得密密麻麻。
经过学习考试的农民,不仅是拿一个证的问题。按照国家规定,获得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农民,可优先享受涉农优惠扶持政策、申报安排市扶持项目、贴息贷款等各项配套服务;获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支持。除此之外,学员毕业后均可用自己的账号登上“职业农民云”智能平台,平时田里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拍照上传,就有资深专业人员答疑解惑。
“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好处。”张树全说,“学习带来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增长,才是真正让大家终身受益。”
职业农民赵峰,4年前在农广校学习后,专注于改进种植技术,主动减少化肥与农药使用量。他家产的干椒,一年能卖75万元。赵峰也被特聘为农广校讲师,以自己的例子激励着更多农民。
职业农民张效峰在园区经营上刻苦钻研,成功创建了韩城市高新特现代农业园区,带动社员及周边农户700余户脱贫致富……
这些人并不是个例。农广校的毕业生中,200余人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80余人成为合作社的负责人,600余人在全市产业扶贫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在韩城,一批经过培训的职业农民活跃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正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力量,脱贫攻坚的突击队。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