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限购对国产乳制品利好作用有限
香港最新的进出口条例规定,自3月1日起,除非获发出口许可证,严令限制对婴幼儿奶粉的出口。据分析,除了对水客代购和消费者的限制,这份“限购令”也堵住了香港“快件包税”的避税转运渠道,对于进口奶粉的影响要比其表面上看起来更大。
不少买方分析师据此认为,由于限购卡住了不少代购清关的渠道,导致国内选择减少,利好国内奶粉企业。不过,从证券时报记者对中国乳业协会常务理事南庆贤、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经理萧楠、广发基金食品行业研究人员和负责广东奶业管理工作的专家王丁棉的采访来看,香港奶粉限购令对国产乳制品影响有限。
香港限购令对国产
乳制品影响有限
证券时报记者:香港奶粉限购令对国产乳制品会有什么影响?
南庆贤:没有多大影响。这个政策主要是从香港市场角度来考虑的,一方面,限购反映了内地消费者到全球各地采购奶粉引起了当地市场的反感;另一方面,从业内来看,我国现有婴幼儿奶粉与洋奶粉的差别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实际上,食品问题不可能零风险,发达国家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例如,最近新西兰爆出奶粉含有二聚氰胺,这种物质在人体内也是可以转换为三聚氰胺的。
萧楠:香港奶粉限购令对内地的供需平衡影响较小。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原料奶粉产量125万吨,进口量大约50万吨,而香港整体的消费量约4万吨,扣除香港本地居民的消费,从香港进入内地的也就2万吨左右。内地消费者需求旺盛,香港限购给国产乳制品企业敲响了警钟,也给那些以品质为生命、立足长远的企业带来了机遇。
王丁棉:从目前来看,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总体是430亿元到450亿元,到香港代购的占比在7%至8%。
在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不信任不会在短期内改变的前提下,香港限购造成的影响可能是出现渠道分流,一部分会分流到澳门、台湾以及网购市场,如天猫最近与达能及雀巢合作,保证原装海外进口奶粉进入内地市场。
此外,海外的主要品牌如美赞臣、惠氏、雅培等在国内主要渠道也有销售,也会分流一部分香港代购市场。最后,即使只带2盒,水客也仍然断不了,仍旧会保留一部分量。总体来看,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可能受益不多,因为最敏感的价格都没有太大变化。目前所有大卖场没有任何品牌提价,只有部分专卖的走私店可能提价10%。
外资品牌强势
证券时报记者:如何看待目前国产婴儿乳制品市场份额、地位和口碑?进口替代市场中哪些上市公司比较有实力加入竞争?
萧楠:各类市场调查显示,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50%以上被外资品牌占据,而在中高端市场,几乎全部被外资奶粉占据,外资主导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扭转。发达国家收入水平高,产业积累时间长,相对国内企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不过,国内大型乳制品企业尤其是已上市企业,其规模、品质、品牌影响力都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
广发基金:从上市公司的情况看,目前主要以婴幼儿奶粉市场为主的只有一家,其他一些龙头如伊利股份(600887,股吧)、光明乳业(600597,股吧),这部分的业务占比并不高。
目前,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是现在关注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像2012年新出生婴儿较多,对未来放开二胎的预期也较高,这一市场空间扩大可以期待;另一个是对冷链有要求的低温巴氏奶,这一市场的拓展也可能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发展机会。
王丁棉:从目前市场占有率来看,国产婴幼儿奶粉和洋品牌之间的比率大致是4:6,弹性一点的预测达到3.5:6.5;和2010年几乎5:5的占比来看,近年洋奶粉市占率上升明显。目前,雅士利、明一、贝因美(002570,股吧)、澳优、飞鹤、合生元等品牌都具有一定市场基础和优势。从对上游布局的产业链来看,一些企业如皇氏乳业(002329,股吧)、新希望、光明荷斯坦牧业等在上游养殖方面都下了工夫,在奶源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只有多方面形成合力
才能重塑国产奶口碑
证券时报记者:如何看待国产奶企业发展的契机?以及哪些机会和变革会有助相关公司重新赢得市场口碑?
南庆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消费者的信心恢复短期内难以实现。实际上,在经历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一年多以后,国产奶粉销售量就增加了,但中间又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个人及企业将三聚氰胺奶粉重新包装上市,这对行业的打击十分致命。我国乳制品行业在加工方面还是处于先进水平,主要问题是在奶源,分散在农户手中较多,大致占比到30%。因此,要解决好目前过于追求速度、奶源基地跟不上、人才管理跟不上等问题,只有政府、协会、企业和消费者合力,才能有助企业重新获得市场口碑。
广发基金:从公司层面来看,是否在目前着力的业务点上有激烈的竞争对手是一个重要的考虑条件。婴幼儿奶粉尽管市场机会巨大,但同时面临国际巨头的激烈竞争;相比较而言,目前开始在国内兴起的低温巴氏奶要求冷链运输、保存时间短,对奶源要求比较靠近消费市场,辐射面较窄,只要有好的奶源、生产和配送技术,在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下,国产乳制品公司可以寻找到很好的发展机会。
王丁棉:政策保护不会成为国产奶粉的发展契机,毕竟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直接行政干预会违反相关协议,但整顿市场秩序、补贴奶农提高奶源品质、改善生态环境等政策是可以存在的。如果要重新恢复市场口碑,涉及政府和行业、行业和企业、行业和消费者等很多环节的合力,但目前互相的沟通还不通畅。往深层次看,还涉及产业结构、生产模式和产业链利益分配等多个核心环节。在后续没有恶性事件爆发前提下,真正要消费者淡忘三聚氰胺恐怕要7到8年时间。
看好龙头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如何看待此轮乳制品上市公司的快速上涨?怎样把握政策环境变化对此类公司的影响及中长期投资机会?
萧楠:目前乳制品行业整体的上涨,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宏观和行业层面的数据显示目前乳制品行业的终端销售较好;第二,乳品行业的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第三,部分企业的基本面发生了一些转变。把握乳制品行业的投资机会,确实需要一个中长期的眼光。乳制品行业的需求一直稳定增长,部分子行业增速非常快,所以行业整体趋势不错。就投资机会而言,主要可以选择那些在产业链上做长期布局、有充分的积累以及具有强大的产品力的公司。
广发基金:目前这一轮乳制品上涨的原因,一是市场对二胎的放开的预期,如果二胎逐步放开,可能会对婴幼儿乳制品市场带来5%到10%的增量市场,二是消费者出于食品安全和健康需求,越来越重视营养保存较高的巴氏奶产品,这一市场的拓展也刺激了相关乳制品公司的上涨。
从中长期来看,看好龙头公司的发展机会,乳制品公司增长的空间和机会在增加,同时竞争对手进入门槛在提高,优质公司会凭借着产品质量和品牌优势,在选择提供高质高价产品基础上,获得长期增长机会,尤其是大众龙头公司。从估值来,短期部分公司的确上涨较快;不过,长期来看,回报还是值得期待的。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