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的丹阳眼镜为何如此辉煌

2013-04-03 来源:眼镜人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丹阳市众多产业在“寒冬”里苦苦挣扎,而眼镜产业却是一派“小阳春”,大多数企业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依然是产销两旺。丹阳眼镜产业为何风景这般独好?用业内资深人士的话说:“是丹阳眼镜人用灵活多变的营销手段及稳定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市场,使国内外市场对丹阳眼镜尤其是镜片存在着较大的依赖度,市场已经离不开丹阳这个全国重要的眼镜生产基地”。

  目前丹阳有眼镜工贸企业1100多家,其中生产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年产眼镜架1.2亿副,占全国1/3强,年产光学玻璃及树脂镜片2.5亿副,占全国生产总量的70%以上,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年销售额超过了70亿元,形成了从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完整的产业链及社会化分工、规模化配套、上下衔接的产业体系。眼镜产业已成为丹阳的“第一形象产业”,成为丹阳对外的一张“烫金名片”。“一副眼镜扮靓一座城市”成为诸多媒体宣传丹阳时的一句常用语。

  从毫无产业基础到今天的“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中国眼镜出口基地”,执全国乃至世界眼镜业牛耳,是谁成就了丹阳眼镜业的辉煌?回顾丹阳眼镜产业走过的这段不同寻常的路,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得到答案。

  70年代:萌芽阶段 集体创业

  丹阳市从唐宋时开始就是个鱼米之乡,蚕桑、稻米种植历史悠久。但是由于东部靠长江、西部是丘陵,晚清之后水旱连年,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为了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上世纪50年代,丹阳先后创办了制绳、五金、制鞋等集体工业企业。文革期间,人民公社和生产队企业遭到批判、限制,曾严重受挫。

  但是迫于生计,一些社队企业仍然在秘密地发展。上世纪60年代末,一批从上海、苏州眼镜厂下放返乡的技术工人在社队的组织下在丹阳的司徒和大泊开始尝试进行眼镜制造,开始了集体创业。由于当时眼镜生产要求、技术含量跟资金投入都不是很高,再者因计划经济时代,整个市场货物严重短缺,所以我们的产品市场需求还是很旺盛,整个眼镜产业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

  窝棚里的一点星火却在上世纪70年代燃成大火,给丹阳带来了一个新兴产业,为丹阳百姓开辟了一条致富途径。这个时期,邓小平主持工作,大力发展全国经济,相对宽松的环境促进了社队企业的发展。在“窝棚眼镜厂”的带动下,丹阳的眼镜厂也在多个社队兴起,眼镜厂从眼镜一厂排号到十几厂,这其中就孕育着后来的镇江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等全国知名的眼镜生产企业。

  政策的放宽,特别是允许私人办企业后,丹阳一些集体企业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纷纷离厂兴办企业,并逐步形成了由眼镜原料配件、镜架制造及电镀、镜片生产及加硬镀膜、眼镜机械、镜盒生产、印刷、包装等企业组成的一个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丹阳眼镜产业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从这个层面上可以说社队企业的崛起和老一辈的回乡工人技师为丹阳眼镜奠定了基础。

  80年代:市场兴起 工贸一体

  产业的兴起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眼镜商贩。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购货,再将货物卖到四面八方。由于供不应求,一时无法拿到货的商贩只好住下来等货。于是丹阳火车站附近的几个旅社开始经常客满,而经常同住一家旅社的商贩之间也开始熟悉起来,并相互询问拿货情况。一些拿不到货的商贩不愿意住在旅社浪费时间,干脆就直接从熟悉的拿到货的商贩手里拿货出去卖。旅社很快成为了一个热闹的眼镜交易市场。一些大的商贩逐渐成了专业的批发商。

  1986年,旅社所在地的村发现这一情况后,干脆在火车站附近建起了一个全国最早的专门用于眼镜交易的"华阳眼镜市场"。为了做大市场,田地紧邻市场的另一个村接着在"华阳眼镜市场"北边建起了一个“云阳眼镜市场”。商贩们开始像潮水般涌向市场,盖起的玻璃钢大棚迅速向吹了气一样急剧膨胀,很快变成了一大片。上世纪末,连成一片市场经过四期改造占地面积达到了32000平方米,拥有门面房400多间,摊位500多个,拥有眼镜经营户500多户,经营眼镜架、镜片、成品眼镜、眼镜专用工具、眼镜零配件等近千个品种,市场年交易量超过了10亿元。丹阳眼镜市场一跃成为了全国最大的眼镜市场。

  市场的繁荣,反过来又推动了眼镜制造业的发展。依托眼镜市场这个“桥头堡”,司徒、大泊等地大大小小的眼镜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许多在田间劳作多年的“泥腿子”摇身一变成为小老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与此同时,原有的小作坊式的企业也抓住机遇,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家里生产、市场销售市场与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工贸一体成为这个时期丹阳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浙江人开始提着手提包到全国进行商品贸易,其中一部分人就盯上了眼镜这一商品。在国有大厂私人很难拿到货的情况下,他们来到丹阳,开始承担了许多丹阳眼镜的销售任务。一些早些年从事眼镜贩卖的浙江商人告诉jizhe,当时在火车站附近旅社住的大部分是他们的老乡,其他地方人是很少的。眼镜市场建立后,其主要经营者也就是浙江人和丹阳人。

  丹阳人对这些外来的人也是很包容的。已经在丹阳发展了几十年的浙江商人表示,在以前的贩卖生涯中,他们在外地遇到过有人拿眼镜不给钱、遇到过敲诈勒索,但他们在丹阳却从没有被欺负过,而且许多丹阳人还与他们成为了朋友。

  正因为如此,浙江商人到丹阳来的越来越多,甚至在眼镜市场经商的浙江人已经超过了丹阳人。这些浙江商人用他们的精明与智慧将丹阳眼镜销到了全国各地、销到了海外,为促进丹阳眼镜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经扎根丹阳,从事着眼镜产品及配件的制造、销售。

  是产业滋生了市场,市场反过来又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丹阳眼镜市场的兴起,与浙江人的贡献密不可分。可以说,两个大队兴办了市场,浙江人催生了丹阳的眼镜市场繁荣。

  90年代:走出国门 纵横天下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丹阳、温州、广东、厦门等地眼镜产业的迅速崛起,国内眼镜销售市场“狼烟四起”,企业间、区域间竞争激烈。如何“突出重围”?丹阳眼镜业面临着艰苦抉择。

  机遇在不远处等着丹阳眼镜企业。上世纪90年代初,眼镜协会牵头组织了每年春秋两季上海和北京国际眼镜博览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云集博览会,采购物美价廉的中国眼镜产品。一些精明的丹阳眼镜生产企业的老板开始参加博览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零距离接触,这不仅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订单,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获得了许多有用信息。

  借助上海和北京国际眼镜博览会这两个平台,丹阳的眼镜产品逐渐为国外客商所了解,成批量地摆上了国外眼镜店的货架。而初尝甜头的丹阳眼镜生产企业老板胆气也更足了,其中一些有实力的老板甚至走出国门,参加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地举办的国际大型眼镜博览会,直接将生意做到了国外。就这样,丹阳眼镜产业成功“突出重围”,另辟出一方天地。到目前为止,丹阳眼镜产品近一半50%出口到欧洲、西亚、美洲等地,年出口额超过2亿美元。

  丹阳眼镜走出国门,不仅为企业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而且还“招蝶引凤”,吸引了众多台湾及韩国等国外公司到丹阳投资兴业。世界知名眼镜公司——台湾金可集团在丹阳合资兴办江苏东方光学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副金属眼镜架,由金可集团投资兴办的海昌隐形眼镜公司落户丹阳司徒镇后,结束了大陆没有大型专业隐形眼镜生产企业的历史。台湾宝岛眼镜公司独资兴办全钛高档眼镜架生产企业,年产30万副全钛高档眼镜架。今世明光学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在丹阳以生产钛合金高档金属眼镜架为主,年产40万副。现在在丹阳安家落户的40多家韩资企业中,从事眼镜生产的就达到了近20家。 这些企业的落户,延伸了丹阳眼镜产业的产业链,提升了眼镜产品的档次。

  中国眼镜协会牵头组织了每年春秋两季上海和北京国际眼镜博览会,成就了丹阳眼镜的出口型企业。东方公司入驻丹阳带来了国际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经验及先进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对提升整个丹阳地区镜架产品的品味和档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广告位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