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糖市场弱势将延续至明年一季度
作者: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 谢良俊
国内糖价2009—2011年大幅上涨,在2011年8月到达顶点,之后持续下跌。笔者认为,今年食糖市场全年仍将弱势,并延续至明年一季度。
食糖市场继续保持周期性波动
我国食糖生产一直保持着规律性的周期性波动。从1990年到2013年,食糖增、减产周期平均为2.56年,即31个月。完整的生产周期(包括增产、减产在内)平均为5.12年。受连续减产影响,国内糖价从2009年1月到2011年8月持续上涨,周期为31个月。2012、2013年国内食糖进入增产周期,糖价也逐步下跌。从2011年8月份到2013年3月,食糖月均价格下跌26%,下跌时间持续19个月。预计未来糖价仍将继续下跌,以31个月的周期估算,弱势将延续至明年一季度末。
食糖消费增长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2011/2012榨季食糖消费量为1330万吨,比2010/2011榨季的1358万吨减少28万吨,连续第三个榨季减少。2011/2012榨季食糖均价6250元/吨,较2010/2011榨季的7100元/吨降低12%。
从我国食糖市场需求表现看,2003—2011年我国食糖价格变化与消费变化呈现很强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6。2008/2009榨季我国食糖消费达到阶段性高点1390万吨,此后的2009/2010、2010/2011两个榨季消费虽然出现萎缩,但主要原因是食糖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需求减少,并非是食糖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引起的。2009/2010榨季糖价上涨26.8%,消费减少0.8%,2010/2011榨季价格上涨34.2%,需求减少1.5%。
2011/2012榨季食糖市场价格与消费需求同时下降,说明现阶段我国食糖消费市场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导致食糖消费长期增长率放缓甚至停滞。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受替代品影响,食糖消费出现结构性变化;二是我国经济增速减缓;三是消费者饮食结构趋于稳定,食糖消费增长出现瓶颈。上述三个因素使得食糖消费的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对食糖市场影响深远。预计未来3到5年食糖消费仍将持续这种趋势,即低速增长或者总消费量保持基本稳定。
进口糖对国内市场影响力增强
进口糖市场占有率大幅增加。近几年,我国食糖进口激增,市场占有率递增。近三个榨季直接进入市场的进口食糖量分别为134万吨、125万吨、278万吨,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9%、21%。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1/2012榨季我国实际进口食糖量419万吨,占国际食糖市场5亿吨的8.3%,为世界最大的食糖进口国。国际糖价与国内糖价相关性非常强。2006年1月到2013年3月纽约11号原糖与郑州白糖月均价格相关系数为0.92,呈现出非常强的正相关。
国际市场供应充足,食糖价格不容乐观。国际食糖市场在2011年1月份月均价格达到上涨行情的高点32.09美分/磅,之后受巴西等主要产糖国大幅增产影响,糖价开始大幅下跌,至2013年3月份月均价格为18.34美分/磅,跌幅为43%。2011年以后,产糖国新增投资带来的产能持续释放,使得国际食糖产量大幅增加。根据相关国际机构预测,2012/2013榨季,国际食糖产量过剩600万—800万吨,同时下一榨季产量将继续过剩。预计后市国际糖价仍有下跌空间。
自2009/2010榨季以来,国际食糖大量进口,占据国内食糖市场固定份额的基本形势已经形成。在国际食糖产量过剩的背景下,2012/2013榨季进口糖预计将在200万吨,市场占有率为15%。
收储政策发挥重要作用
收储政策在扩大市场需求,维护价格稳定,保护产业、糖农利益,以及弥补国内供应缺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2012榨季,国储收糖100万吨,政策效果非常显著,扩大了市场需求,减缓了糖价的下跌。2013年计划临时收储300万吨国产糖,同时结合进行更新轮换出库。从多年来国储糖操作实践来看,本次收储政策力度空前。今年两会期间,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要采取包括及时收储、提高对蔗农的补贴等措施,加大对糖业的扶持力度。预料本榨季收储政策仍将糖价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走私糖对国内糖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资料显示,2011年走私糖数量50万—60万吨,2012年不低于100万吨。据笔者调查,目前华北市场有走私糖在市场上流通。据估算,我国食糖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32。如果按照100万吨走私糖,占据市场消费量的7%左右估算,不考虑其他因素,其对糖价的影响为23%。
预计2012/2013榨季我国食糖产量1300万—1350万吨,全年进口量200万吨,总供给量为1550万吨。考虑到收储300万吨以及更新轮换出库,预计净收储量在150万—200万吨,总体市场供应量为1350万—1400万吨。
总之,预计2013年食糖需求1380万吨,市场均价5450元/吨。
相关新闻
- 文体用品行业国际市场商业机会分析报告2013/8/7 9:46:32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