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纺机:多数设备替代进口 可靠性仍是软肋
与进口设备相比,国产设备的差距主要是什么?国产设备的提升空间在哪里?用户对国产设备的评价如何?有哪些期待?日前,就国产纺机设备的使用情况,本报记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调查中发现,国产纺机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替代了进口纺机,成为纺织企业的重要选择,特别是在环锭纺纱机、粗纱机等设备中,国产设备已经成为主流。受访者普遍认为,国产纺机存在稳定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受访者最关心的问题。
国产设备能满足要求
调查发现,认为国产环锭细纱机能满足公司生产要求的受访者占比为73.1%,为各种设备中最高,其余依次为清梳联(69.2%)、并条机(65.4%)、粗纱机(65.4%)、精梳机(53.8%)。认为以上5种设备能满足生产要求的受访者均超过半数,这说明国产设备在部分领域,特别是棉纺成套已经取得突破,并得到用户的认可。
在采访中,宏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研发经理董贯东表示,弘扬公司的粗纱机和环锭细纱机使用的是国产设备,梳棉机和并条机也开始使用国产设备,但是转杯纺纱机和涡流纺纱机全部是进口设备。目前,我国已经很少进口粗纱机,这表明国产粗纱机已经能满足国内企业的生产要求。江西恩达麻棉精纺分公司副总经理黄九根表示,他们在设备选择方面还是倾向于国产设备,太行纺机的粗纱机、江苏凯宫的精梳机等国产设备都能满足公司的工艺要求。
价格、服务方面有优势
调查发现,有85.7%的受访者认为国产设备的主要优点是价格合理,为选择比例最高的选项。也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国产纺机设备的优点在于维修保养方便(50%)、售后服务好(46.4%)及配件价格合理(46.4%)。
由此可见,虽然国产设备在稳定性、制造质量、自动化程度方面尚显不足,但其价格实惠、配件服务到位的优势也非常明显。一些纺织企业的技术人员认为,进口设备虽然生产效率高、稳定性好,但投资大,后期维修费用较高.。
黄九根就表示,现在的国产设备水平也比较高,可以达到工艺要求,特别是在价格、售后服务方面与进口设备相比都有优势,不过,不同的国产设备企业在售后服务、价格等方面也有差距。除此之外,董贯东还表示,国产设备在能耗方面也具有一些优势,这可能是因为部分国产设备自动化程度与进口设备还有一定差距的原因造成。
质量问题企业最关心
调查发现,表示在采购中关注纺织设备的稳定性的受访者占比达81.5%,为选择比例最高的选项。其余选项中,选择比例较高的分别为制造质量(77.8%)、价格(63.0%)及设备技术的先进性(63.0%)。而受访者认为国产设备的发展应重视提升设备的稳定性(96.3%)、提高设备的制造质量(88.9%)及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77.8%)三方面。
由此可见,目前企业最需要的是制造质量高、自动化程度高、性价比合理的设备,而纺织企业对国产设备企业的期待也集中在这些方面。但是,问卷调查显示,认为国产设备稳定性差(81.5%)、制造质量低(66.7%)及自动化程度低(59.3%)的受访者较多,这些是用户认为国产纺机设备的主要问题。由此可见,国产设备与用户的需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除了主机之外,国产纺织器材与世界先进器材企业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调查问卷显示,认为国产配件器材类产品能满足纺纱要求的企业比例最低,仅为15.4%。国产配件器材类产品与进口产品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使用寿命较短、制造精度较差等方面。业内比较公认的是,国产纺织器材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质量上存在差距的原因主要与工艺的稳定性、一致性和操作者的素质好坏有直接关系。
此外,器材的质量和原材料使用也有很大关系。纺织器材原料涉及的种类繁多,对材质的要求较高。但是国内材料的供应渠道多且杂,而且对材料的研究和评估标准不统一,因此原料质量不稳定,大量原材料仍然需要进口,这就给纺织器材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增加了难度。
(lee)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