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酒店掀投资热潮 酒店LED智能照明前景分析

分享到: 更多
2015-04-29 来源:照明周刊

近两年,国内酒店数量增长迅猛,酒店业投资呈现热潮。在这样的趋势下,新老酒店的竞争加剧。


  另外随着现阶段人们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酒店业的发展也将随着人们的习惯改变,而改变其传统的经营模式和设计思路。当下,转型、整合、跨界等,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热词。关于酒店业具体有哪些动静,本期我们就跟随设计师的关注点进行探讨。


  【酒店业发展前景看好】


  中国投资者掀海外酒店投资热潮


  2014年以来,海外酒店资产成为中国境外不动产投资者的新宠,不仅是万科、绿地这样龙头地产商,更有开源控股、安邦等非地产资本扎堆涌入。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仲量联行(JLL)报告预测,中国投资者今年将收购总价值50亿美元的酒店资产。酒店顾问预测,中国海外投资者的目光将出现新的聚焦点。


  其中,有澳媒报道称,中国收购酒店行动规模超过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中国阳光保险出资4.63亿美元收购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高力国际亚太区酒店业务总经理、资深产业人士史蒂芬·伯特说,这种现象并非新鲜事儿。上世纪80年代日本资本统治了澳酒店地产业,90年代则是新加坡投资者的天下。但如今这次的资本流量更大,酒店地产的覆盖范围更广。2015年中国资本可能将占到澳全境酒店地产交易总量的60%,覆盖范围将从400万美元的汽车旅馆到4亿美元的大酒店。


  越来越多的房企涉足酒店业


  目前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发现了酒店业的机遇,也开始涉足酒店业。除了刚提到的万科、绿地等房企,据了解,到2015年万达集团旗下酒店计划达到100余家,这其中将约有一半都挂上万达自有品牌,并由万达酒店管理公司负责运营。而到了2020年,自有品牌酒店所占的比例还将更高。此举被视为万达想要摆脱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意欲“单飞”。这在国内已经不是孤例,同属商业地产商的绿地亦早早开始类似筹谋。


  【前景看好 现状堪忧】


  虽然酒店业的前景预期良好,但是酒店业的现状却令人堪忧。


  酒店业竞争激烈,新酒店不断增加,传统酒店亟待改善。日前,山东完成了对全省523家星级饭店的年度复核,有60家饭店被取消星级;20家被责令限期整改。根据各级星评委反馈的意见,星级饭店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部分饭店不同区域质量档次存在差异,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员工流动性大,服务质量不稳定,以及个别饭店不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生存困难。


  另外,酒店产品形态尚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细分市场存在巨大缺口,亟待新型产品形态填充。


  因此,抓住先机的同时,更要瞄准市场需求,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得以生存。
 

【国内酒店业发展趋势解读】


  4月9日上午,在第十一届CHAT北京论坛上,北京凤凰天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单大伟指出未来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


  趋势一,走跨界整合道路,做特色酒店。目前我国已有四百多家主题酒店,且发展态势良好。


  趋势二,资产证券化——酒店的金融属性日益凸显。在酒店结构性过剩背景下,酒店的交易渐趋活跃,有的酒店开始寻找买主,有的资本在寻找待出售的酒店。例如万达集团在国内市场出售的一些酒店资产,同时还在境外寻找收购标的。考虑到养老等寿险基金、信托基金、战略投资者的介入,近期可能会有酒店并购的小高峰。


  趋势三,产品迭代——度假租赁业态大行其道。以途家网为代表的度假租赁业态的发展,给行业以新的启示,特别是对酒店的统计和运营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却是福音,又多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家庭游、自驾游、周边游等的快速增长,也让出行者在住宿方式上更倾向选择性价比高、具有家居氛围和个性配置的度假租赁住宿方式。“O2O”模式的度假租赁,将会从很大程度上改变游客的消费方式和酒店经营业态。


  【变革期 各酒店集团试水新招】


  “云酒店”概念受关注


  自从微信跨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酒店为大众提供服务的方式也完全被颠覆了。


  据报道,东呈酒店集团联手微信支付发布了“云酒店”概念,用微信串联传统酒店服务和互联网数据,依靠互联网云端的能力,让手机成为前台。据了解,其信服务号已经扩展为包括预留房、秒退房、晚退房、微续住、呼叫清洁阿姨和维修大叔在内的六项微服务。同时,微信连WiFi的功能也能在帮助客人快速连接WiFi时接入微信公众号。东呈酒店集团负责人表示,微信目前活跃用户数量及有效使用时间是最庞大的,同时,微信接入口技术支持、支付功能和社交属性都具有很大优势。


  如家推出首个全智能酒店


  如家酒店集团将推出全新中端商务连锁酒店品牌“如家精选酒店”,旅客通过手机APP软件不仅能办理入住、退房手续,还能远程遥控开关电视、电灯等设备,实现从预订到退房全链条智能化。如家酒店集团方面介绍,如家精选酒店拥有智能酒店系统,通过如家APP可以实现预订、支付、选房、开门、退房、续住等全功能。同时,可以远程调控客房里的温度、灯光模式、音乐、空气湿度和洁净度。


  其移动设备可无线连接智能电视,实现双屏互动等。此外,除了推出新的中端酒店之外,如家昨天还宣布,将旗下已有的中高端商务连锁品牌“和颐酒店”升级至高端酒店。


  高端酒店推出定制化服务


  洲际酒店集团举行全球“洲道”计划发布暨“欢迎中国”认证加盟仪式。洲际酒店集团在全球范围推出针对中国出境消费者的计划“洲道”,为中国的休闲、商务及会务旅客提供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服务。


  天津中心唐拉雅秀酒店在月初举办的2015贵在上海酒店大赏颁奖盛典上,荣获“最佳奢华酒店奖”。作为眼光挑剔的生活艺术家,《贵在上海》始终坚持精致的生活方式。首届“VANTAGE酒店大赏”以独到视角邀精英们甄选出最值得体验的酒店,追求生活中每处元素的尽善尽美,崇尚卓尔不同的生活态度。作为海航酒店集团旗下高端品牌唐拉雅秀的旗舰店,天津中心唐拉雅秀酒店秉承唐拉雅秀品牌传承东方礼仪文化精粹的服务理念,推出了真正的“个人化的定制服务”——唐拉全时管家专属服务,通过服务所承载的东方传统待客之道,为宾客带来极赋东方文化底蕴、华贵舒适的“唐拉雅秀”专属高端体验。


  【设计师畅谈酒店设计】


  本期嘉宾


  禅影照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昌祎
 

MLD张继先灯光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 张继先


  Q:为了让酒店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未来的酒店设计中,有哪些可探寻的趋势或设计思路?


  李昌祎:目前每年我国智能照明产品的需求超过1000万盏,已有“智慧城市”试点193个,智能照明前景可期,照明智能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照明质量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常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照明控制也就是在给定的空间里针对特定的任务或情况调整照明水平和照明质量的能力,控制得当不仅能提升体验,而且能随时随地节能。


  张继先:未来的酒店设计中科技化与个性化酒店将来或许有新的突破,个人觉得未来的酒店空间更注重科技含量,采用先近的技术让客人享受科技成果。个性化酒店也是一大发展趋势,我们最近配合梁志天完成的君临酒店就是比较有特色的居家型酒店,它与家居化紧密相关。从服务层面进行必要的提升和创新,使酒店更能贴近和融合家居化。


  Q:目前,一些高星级酒店推出了真正的“个人化的定制服务”,以打造奢侈和高端的品牌定位。对于个性化定制服务,与设计而言,将有哪些改变?灯光又将如何满足服务体现?


  张继先:个性化酒店是指为有某种特性群体而服务的酒店。而个人化是具体到一个人的特性,个人化与家居化紧密相关,也就是所谓的私人定制试服务。当然在硬件上几乎不大可能实现。但通过灯光的明暗,灯光色彩的变幻,灯光的光影韵味等软手段来实现相对的定制是完全可能的。因此要从技术层面和服务层面进行必要的提升和创新,根据个人的喜好来特别营造属于个人的定制化光环境服务。高端的酒店都会在灯光模式和场景上进行智能调光设计,在私人空间客房也有采用智能调光设计,顾客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灯光场景设置,通过灯光打造奢侈和高端个人化定制服务。


  Q:最近消息,东呈酒店集团联手微信支付在广州正式发布了“云酒店”概念,用微信串联传统酒店服务和互联网数据,依靠互联网云端的能力,让手机成为前台。微服务等O2O模式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给酒店设计带来哪些发挥空间和设计挑战?


  李昌祎:高级酒店的照明不能仅仅是把空间照亮,更需要通过准确的灯光控制渲染酒店的艺术特质,营造宾至如归的温馨舒适氛围,让宾客奔波一天的脚步在此得以歇息停留。


  对此,酒店照明设计是决定酒店成败的重要因素,专业的酒店灯光设计,能有效塑造酒店特有的气氛,获得好的经济效益。而酒店照明设计角色里,智能模式有着不同的功能发挥,如有全亮模式、会议模式、视频模式、清扫模式、宴会模式、仪式模式、平时模式、节能模式、午夜模式等等。如当客人进入房间,将门卡插入感应式开关后,客房起居空间的所有灯光渐亮至欢迎场景,所有受控插座开始供电,客房空调系统将自动转为温控面板控制,客人可以通过集中或分散的面板自行对灯光、电视、窗帘、空调进行控制等。


  当结合了人的视觉需求,结合了传感设备和电子电路,结合所有的通讯与控制设计,整体照明系统可以给到一个最佳光环境,满足最佳的视觉需求与兼顾能源效率,这才叫智慧照明。


  张继先:这就是典型的应用科学技术的科技化酒店,酒店的软硬件与时代科技与人们生活习惯的同步,科技改变了人们的很多生活习惯,全新的生活习惯会产生很多新的需求。当然上面这些酒店在顺时适应现代化人们的微信支付习惯,在享受舒适环境的基础上,未来酒店设计或许会迎来全新的科技与服务,并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客人的体验。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