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车离我们有多远?
燃料电池车的成本取决于其未来商业化的规模。事实上在传统汽车领域,在降低发动机排放的同时还要提升动力,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只是其规模效应摊薄了成本。据InteligentEnergy分析,降低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在欧美日以及中国已成政府共识,燃料电池车的市场化进程可能比预想的要快。
继去年12月丰田燃料电池车MIRAI在日本上市之后,今年秋天将在美国加州和英国伦敦销售。目前已经公布的MIRAI的美国售价为5.7万美元(美国政府补贴最高可达1.3万美元),英国售价尚未公布。
MIRAI是全球首款进行商业化推广的燃料电池车,加满液态氢燃料之后续驶里程可达502公里。据丰田官方信息,MIRAI上市首月订单就达1500个,大大超过预期。MIRAI原计划今年仅生产700辆,现已调整为2016年2000辆,2017年3000辆。
相比多年来纯电动车缓慢的商业化进程,燃料电池车的市场接受程度应该不算慢了。究其原因,燃料电池车首先是真正的零排放——以液态氢为燃料,排放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很快就得到了日本和欧美环保人士的认同。其次是燃料电池车技术已趋于成熟,2011年奔驰就完成了其基于B级车开发的F-Cell的环球之旅,行驶里程超过3万公里。而从动力操控、安全、舒适性和便利性来讲,燃料电池车毫不逊色于燃油汽车,加氢就和加油一样几分钟就搞定。再有就是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在燃料电池车根本不是问题,目前制约其商业推广的唯一短板就是加氢站的建设需要巨量投资。但是相比纯电动车的充电站,由于燃料电池车的续驶里程与燃油汽车相当,加氢站的布局能达到加油站的密度即可满足需求。目前美国加州的加氢站有40多个,大伦敦地区的加氢站预计48个就足够了。
今年年初,丰田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开放5680项燃料电池专利,包括MIRAI的1970项关键技术。丰田此举意味着,今后全球汽车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都可无偿使用丰田的燃料电池及MIRAI的技术,这非常有利于燃料电池车开发成本的降低从而加快市场推广的进程。丰田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等于是在宣告其已确信在燃料电池及整车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不惧任何竞争对手。而开放相关专利,反而更能凸显丰田的竞争优势——大家都来玩燃料电池车,共同把市场做起来,受益的当然是在技术和市场推广都领先一步的丰田。
近日,欧盟汽车门户网站Just-auto专门就燃料电池车采访了全球著名清洁动力系统供应商——英国IntelligentEnergy公司的技术高管。该公司与多家跨国车企和零部件巨头都有合作,已经与铃木联合开发出了了第四代燃料电池技术。以下是相关采访内容——
问:InteligentEnergy怎样看待燃料电池车的前景?
答:若干年前,很多汽车厂家都认定,由于是真正的零排放和环境友好,燃料电池车是新能源车的终极解决方案,比如丰田、宝马、奔驰。但近年来随着欧盟、美国排放法规及其阶段目标的日趋严苛,燃料电池车的研发速度大大加快,因为它能大幅拉低汽车厂家产品线的平均排放值。或可断定,燃料电池车的市场破冰也会比与预期的要快。
问:目前燃料电池车的价格还是太高,成本什么时候能降下来?
答:任何新技术的成本都取决于其应用的规模。其实在传统汽车领域,在降低发动机排放的同时还要提升动力,成本是非常高的,只是因为它们规模大摊薄了成本。我们和铃木联合开发的燃料电池组已经可以量产,成本也很有优势,适合于大规模装载于燃料电池车。在燃料电池组的设计方面,IntelligentEnergy居于全球领先水平。说到燃料电池车的价格,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降下来,因为降低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在欧美日以及中国都已成为政府共识,燃料电池车也会和纯电动车一样得到大力度的政策扶持。
问:可否介绍一下InteligentEnergy的技术优势和产品规划?
答:我们最新的独家专利技术是一种燃料电池组的蒸发冷却系统,这种系统取消了以往单个电池之间的液体冷却通道,可使整个电池组的设计更加紧凑,外围组件的设计也变的简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电池组的重量和体积的减轻和变小,可为整车设计留出更大空间。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行业标准,未来燃料电池组的能量密度要达到每公斤3.0千瓦。有关IntelligentEnergy产品规划,目前主要致力于低功率燃料电池组的开发,但相关设计是可扩展的,我们同时还开发了100千瓦的动力版本。该动力级别在燃油汽车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它的性能和纯电动车一样,由于没有转速迟滞,起步即可获得最大扭矩,其加速性能堪比V8发动机,并可在行驶中一直保持最大扭矩,驾驶乐趣丝毫不减。
问:未来数年,燃料电池车会否迎来市场突破?
答: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从IntelligentEnergy角度,我们居于行业领先地位的100千瓦的燃料电池组将成为2020年及更长时间的技术主流。而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我们与更多的汽车厂家和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将有助于打破技术垄断,促进汽车厂家之间的竞争,从而降低燃料电池及整车开发的成本,快速推出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产品。最后,在欧美国家和日本,加氢站的建设也在推进当中,氢原料的来源也不是问题,仅工业副产品就足以满足燃料电池车推广初期的需求。和纯电动车一样,在相当长时间内,燃料电池车的量不会太大,它只是传统汽车的陪衬和补充而已。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