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主打个性化 三因素影响用户选择
2015-11-02 来源:通信信息报
凭借移动通信、智能、语音、体感、生物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全面进步,可穿戴产品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个性化成为可穿戴产品的刚需之一。各类创新迭出,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市场接受度持续提高。
苹果公司最近提交的一项专利申请显示,该公司可能正在开发一种比Apple Watch智能手表还小的可穿戴智能设备,那就是“苹果戒指”(Apple Ring)。专利中描述了一种使用场景:用户可以通过握手转账给他人,随后通过语音来对转账交易进行授权。此外,近期《碟中谍》的热播,让智能服装也火了起来,剧中阿汤哥的智能潜水服让人叹为观止。剧外,不少厂商也开始研发起了智能服装。
从手环到戒指再到服装,可穿戴产品以时尚和跨界之名变得不那么“鸡肋”,整个可穿戴行业也是生机盎然。但随着使用过程的新鲜感淡去,越来越多智能穿戴设备的问题逐渐暴露在消费者面前,如何解决消费痛点是厂商当前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智能穿戴迎消费热潮
智能穿戴设备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七八十年代时,具备智能化功能的穿戴产品诞生,但在当时乏人问津。进入21世纪,智能可穿戴产品迎来了初步繁荣。随着近两年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的日益富足,其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数据显示,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2014年的规模达到22亿元,2015年由于 Watch的带动效应,市场规模将扩大到135.6亿元。智能穿戴产品也从概念热走向了产品热。
近年来,随着各大科技企业在智能手机市场遇挫,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热潮兴起,谷歌、苹果、三星、华为与小米等都已推出可穿戴设备产品。2015年6月18日,美国智能手环制造商Fitbit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价较发行价大涨52%,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首家上市公司。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和出货量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智能穿戴设备正处于“从概念热走向产品热”的阶段。
然而,几乎所有的新型产品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同质化。智能穿戴类产品也出现了同质化竞争。早期所展现出的市场前景引发无数创业者和巨头的涌入,而到整个产业颇具规模之后,技术创新受阻、硬件设计趋同,同质化已不可避免。
智能穿戴设备走向个性化竞争
创新和个性是智能可穿戴产品未来需要进步的方向。满足个性化需求,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大趋势。个性化是可穿戴产品的“刚需”之一。可穿戴产品同质化乃至低级个性化的市场特征将逐渐褪去,行业将走向做细做专之路。
在智能可穿戴产品类型方面,智能服装或将成为行业下一个争夺点。因此,作为智能手环等设备的承接者,同时作为推动可穿戴设备继续向前迈进的载体,智能服装无疑将是最优的不二选择。
服装产业的巨大市场容量给智能服装留足了可能。尤其近年来我国服装市场的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再加上智能科技的顺势而为,两者的结合无疑让“智能服装”的前景变得“不可限量”。
比如,可以在个人服装里嵌入纳米传感器的可穿戴产品就备受消费者青睐。人们穿上这种服装,就能检测自身状况,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健身锻炼;消费者还能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自己专属的智能T恤。未来,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可穿戴产品将进入人们的生活。
除了服装方面,可穿戴戒指、可穿戴手环、智能眼镜等一系列琳琅满目的个性化可穿戴产品将被佩戴在人体的不同部位,满足人们的各种个性化需求。
三大鸡肋受诟病,智能穿戴征途仍在路上
作为一个趋势产业,智能穿戴尽管长期向好,但在短期内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使用过程中的新鲜感淡去,越来越多智能穿戴设备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在消费者面前。
首先是安全问题。在大数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个人隐私开始透明化,而当运动、睡眠、心跳、血压等生理数据也被窃取的时候,其已威胁到用户的人身健康和安全。当可穿戴设备涉及到更多的服务,安全便将成为发展的瓶颈。从芯片厂商到系统软件再到具体的服务提供商,乃至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备,都将成为智能穿戴产品安全的制约因素。
其次,智能穿戴设备数据的准确性也是备受消费者关注的问题。智能穿戴作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行业,技术不成熟是客观存在的,但随着市场的倒逼和厂商的努力,技术瓶颈将逐渐被突破,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将是智能穿戴厂商确保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至关重要的任务。
最后,目前可穿戴设备大多停留在市场试用前期阶段,盈利模式有待探索,其还缺乏实际的变现能力。智能穿戴设备的核心是所收集到的数据,如果剥去了数据的外衣,智能穿戴设备也就失去了竞争优势。
虽然智能穿戴行业的潜力巨大,但这片“蓝海”的巨大商机是否能被成功挖掘,仍然存在着疑问。因此,厂商只有在充分挖掘与智能穿戴产品相关的各种技术内在的共性和互通点的同时,不断推出个性化应用和服务,才能使可穿戴产品摆脱“玩具”似的“鸡肋”形象,突出科技与时尚融合的效果,彰显其实用性,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差异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