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高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需求更高性能的动力电池
作为“十二五”的最后一年,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井喷之势。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5.62万辆,同比增长300%。
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增长,拉动了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需求规模达到约200亿元人民币,并且第四季度依然保持强劲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纯电动商用车生产3.97万辆,同比增长近700%,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1.26万辆,同比增长75%。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产品开发总监蔡毅在接受盖世汽车专访时表示,目前国内排名前十的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大多都与CATL有着密切的合作,其中包括宇通,金龙,金旅,中通,南车等。
市场高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需求更高性能的动力电池
位于福建的CATL公司是领先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今年前三季度,其动力电池出货量仅次于比亚迪,位居国内第二位。CATL公司拥有材料、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PACK结构、电池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其动力电池广泛应用在电动巴士和乘用车方面。
据了解,目前国内动力电池的产能已经满足不了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需求。在巨大利益的诱惑和驱动之下,各路资本纷纷涌入动力电池领域,新建项目纷纷上马。有行业人士告诉盖世汽车,动力电池产能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的主要因素,“只要能生产出动力电池,基本上不用担心销售不出去”。质量参差不齐的动力电池产品因此得以被应用到电动车辆上。
为了进一步引导和规范汽车用动力蓄电池行业健康发展,工信部制定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并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相关要求,首批共有10家动力电池制造厂商最终进入符合该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其中包括CATL公司。
据盖世汽车了解,CATL公司申报的动力电池产品类别包括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两种。
蔡毅告诉盖世汽车,“未来三到五年内,在电动大巴应用领域磷酸铁锂依然是动力电池的主流。就当前动力电池技术来讲,磷酸铁锂电池比较成熟,符合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电动大巴等公共交通领域的需求。而三元材料的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电池高,更符合乘用车的发展趋势。”蔡毅指出,乘用车由于空间小,车辆的续航里程要求较高,因此三元材料的动力电池是其发展方向。“在目前的技术状态下,用三元材料做的电池包要比磷酸铁锂电池包成本高一些。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相对低,更符合空间较大的大巴的需求。”
据介绍,CATL承担了2012年度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在电动汽车领域,该公司已与德国、美国等国际顶级汽车厂商及国内众多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全球客户提供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解决方案。
动力电池性能应为新能源汽车增长提供强力保障
今年以来,国内发生了多起新能源公交车起火现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对动力电池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ATL非常重视安全问题”,蔡毅向盖世汽车记者表示,CATL提供的电动巴士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严格遵循汽车行业ISO/TS16949、ISO26262等相关流程,电池包经过针刺、火烧、重击等严苛测试,并通过仿真分析等,电气及结构安全成熟可靠。
市场高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需求更高性能的动力电池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已经进入冬季,寒冷的天气严重影响了电动车辆的行驶里程,限制了车辆的使用。蔡毅告诉盖世汽车记者,CATL的动力电池系统具有出色的环境适应性,在高寒地区性能表现优越。“我们的电芯可在-30度至60度使用,我们的低温电芯设计可以做到-20度容量可达常温90%以上,-30度在80%以上,高于同行业现有水平,能有效保证车辆的高出勤率”。
据介绍,CATL的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具有8-10年的使用寿命,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纯电动及混合动力类的中大型车辆和乘用车。
在采访中,蔡毅告诉盖世汽车,CATL在电池管理系统(BMS)和快速充电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可圈可点。据介绍,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品研发,以及大批量产品的实际运行经验,CATL的BMS设计水平近年来有了显著提高,能够让动力电池系统达到最佳的整体性能和最长的使用寿命。
“在快速充电方面,CATL基于过去ATL在手机类产品上应用的经验(比如OPPO智能手机),将其发展提高并应用在动力电池的快充性能改进上,目前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蔡毅告诉盖世汽车:“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够提供电动汽车充电的便利性解决方案。”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