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玻璃完成环保“成人礼”
空气质量排名长期靠后,令河北邢台压力巨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陡然升级。产能占全国平板玻璃总量近1/5的沙河玻璃行业,首当其冲。
更令当地主政者犯难的是,这一轮强力环境整治恰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玻璃行业市场不景气,普遍处于亏损或半亏损状态。
双重重压之下,沙河玻璃行业又一次行至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何舍何取,沙河在探索,外界在关注。
治污力度升级,抓住契机除病根
在沙河,市委书记曲斌抓环保是出了名的。他曾因“双三十”工程考核成绩出色,在市长岗位上被提拔为副厅级。熟悉玻璃行业情况的他,曾被一位上级领导幽默地称为“县环保局管业务的副局长”。
玻璃对沙河意味着什么?曲斌的理解是“绝对的支柱产业”。统计显示,沙河玻璃年产值290亿元,直接容纳劳动力5万余人,带动相关行业就业3万人。
2014年初,为摆脱空气质量排名垫底局面,邢台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陡然升级,这一支柱产业再次行至十字路口——或达标排放,或停产治理,没有其他选项。
邢台市对沙河玻璃行业提出明确整改时限:2014年6月底前全部生产线上齐脱硫设备,9月底前上齐脱硝设备,否则一律停产整治。
面对“生死大限”,沙河市把治污作为转型升级重要抓手,促进玻璃行业由普通浮法向节能安全、工艺美术、新能源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排放等产品转变,彻底“铲除病根”。
面对“生死大限”,沙河市把治污作为生产经营前置条件,对预期不可能按期完成设施建设的4条玻璃生产线采取了炉窑熄火措施,使企业认识到治污要动真格,不治污不开工,不达标不生产。
去年8月26日,距离整改大限只剩一个月,面对上级督察发现的一系列问题,沙河玻璃企业深度治污暨综合整改紧急调度会议强调,沙河市环保工作到了千钧一发、十分危急的时刻。
当时,沙河所有的玻璃企业负责人都坐在台下。之后,或主动,或被动,这些企业顶住压力,投资15.6亿元,在全部52条在产玻璃生产线建成了脱硫、脱硝、除尘、料场全封闭等环保工程。
据沙河市副市长裴沛华介绍,治理后的沙河玻璃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在300毫克/立方米左右(国家标准40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在500毫克/立方米左右(国家标准700毫克/立方米)。
如此大规模的环境整治,没有压垮沙河玻璃行业。数据显示,“十一五”末,沙河市玻璃产业产量1.1亿重量箱,产值140亿;截至目前,沙河市玻璃产业产量1.6亿重量箱,产值290亿元。
在邢台市环保局局长司国亮看来,大规模的环境整治让沙河玻璃行业获得了“通行证”。他解释说,如果依然像过去那样不能达标排放,在新环保法施行的背景下,玻璃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冲击。
紧扣行业特点,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与其他行业比,玻璃行业有其特性。与其他地方比,沙河玻璃行业也有自身特性。“我们充分考量行业特性,也充分利用了行业特性。”全程见证和参与玻璃行业转型升级的沙河市环保局副局长张利阁告诉记者。
玻璃行业特点之一在于,每个炉窑有使用周期,一般6~8年,必须连续生产,不能熄火,否则整个炉窑报废,损失巨大。沙河市利用这一特点,高标准严格要求,个别企业即便有想法也不愿意因小失大。
玻璃企业特点之二在于,烟气颗粒物细微,易堵塞治污设施,电力、钢铁等行业成熟的治理技术不能直接用。但由于平板玻璃在国民经济中属产值低、规模小的行业,其烟气治理技术研究滞后。
基于此,沙河市投资1亿多元,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成立国内第一家由县级政府投资建设的科研机构——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据院长王建忠介绍,研究院建立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品质量检测、产品缺陷快速诊断与分析四大平台,有效推进了玻璃产业科技创新。
与其他地方相比,沙河玻璃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产业集中度非常高。这为大气污染防治提出了新课题:单个企业达标排放了,但集中在一起,区域排放量依然超过环境容量。
“这一特点,一方面增加了污染治理的难度,要做其他地方不用做的事,同时让我们有了基于这一特点的治污新思路,敢做其他地方做不成的事。”沙河市环保局局长曾社斌说。
第一,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转型升级。“十一五”期间,沙河拆除、关停落后玻璃生产线202条,淘汰产能4742万重量箱,占全国淘汰计划的158%。“十二五”前4年,沙河淘汰64条生产线、落后产能4732.5万重量箱,占全国“十二五”总淘汰计划一半以上。
第二,统一供应清洁煤制气。沙河市拟以480万标准立方米/天的高效清洁燃气项目为依托,逐步取缔各玻璃企业自备煤气发生炉,统一集中制备、供应洁净燃气,实现玻璃全行业煤炭洁净化使用。
第三,提升玻璃产业链条。将玻璃深加工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和支撑玻璃产业的核心,推动玻璃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由玻璃原片为主向深加工为主转变、由建筑玻璃向电子光学玻璃和新能源玻璃转变,不断提高产品效益。
第四,开展趋零排放试点。根据规划,沙河市将加快常州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玻璃炉窑烟气趋零排放、中惠科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高级氧化法脱硫脱硝一体化示范工程建设进度,实验成功后在全行业推广实施,推进玻璃行业治污向趋零排放迈进。
环保达标是玻璃企业“成人礼”
“这是我头一回印名片。”现在转型做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聚印和记者交换名片时说,之前从事玻璃行业烟气直排,不好意思印名片。
“环保达标是玻璃企业的‘成人礼’。”曲斌说,一家现代企业,不能将内部成本转嫁给社会,不能将环保成本推给社会。烟气直接排放时,企业入不了流,不能登堂入室。
在他看来,通过上治污设施实现达标排放,使玻璃企业由很粗放、很不正规的企业变成了感觉比较规范、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企业,规范了企业发展。
谈起大气治污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曲斌认为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规范了企业发展,二是倒逼提升管理水平,三是引导行业向深加工发展,四是创造了好的招商引资环境,五是催生了一批节能环保产业。
在提升管理水平方面,为消化新增环保成本,玻璃企业不断强化自主创新,降低污染和能耗。通过在所有浮法玻璃企业中推广富氧燃烧、余热发电等节能技术,每重量箱玻璃能耗由16千克标煤下降到15千克标煤,每年可节省标煤13万吨以上。
以沙河市长城玻璃有限公司为例,总经理王海龙介绍说,公司余热发电建设规模达36兆瓦,年发电量2.1亿度,用电量全部自给。
沙河市发改局副局长向记者提供了一组对比数据:“十一五”末,沙河市玻璃行业深加工率13.6%,如今这一数据超过了40%。
据悉,按照缩短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思路,沙河市坚持把发展玻璃深加工作为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把消化玻璃原片、增加产品附加值作为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如今,沙河玻璃产品由过去单一的建筑玻璃向安全节能的卫浴、装饰、幕墙玻璃等多方面拓展,产品附加值从每平方米10余元提高到几十元、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不等。
统计显示,全市发展玻璃深加工企业600多家,年消化玻璃原片6400万重量箱以上,可生产中空玻璃、钢化玻璃、玻璃餐具、空心玻璃砖、工艺美术装潢玻璃等1000余种玻璃深加工产品。
截至目前,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正大、鑫磊、德盛等8个玻璃深加工园区。每个园区内都聚集了多家工艺不同、产品各异的玻璃深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在帮助当地企业消化玻璃原片产能的同时,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