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岩的金属玻璃6年耕耘之路
金属玻璃是新材料界的一匹“爵士骏马”, 它身怀绝技,具有高反射比、高磁导率、低膨胀系数、强抗冲击性、耐腐蚀等众多物理、力学性能,它是航空航天工程领域难得的良才,可以用于制造精密光学器件、航天精密零部件、高容量存储器等。
然而,它也是一匹喜欢狂飙的红鬃烈马。 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上无人可以驯服它。而赵岩就是一位执着于征服烈马的驯马师。近日,记者专访了他。
“世界范围内,对于金属玻璃精密以及超精密加工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纳米切削Cu50Zr50 金属玻璃过程中的切削力波动、切屑形成机理、超精密加工过程剪切形变区原子组态演化的微观机制问题等一直困扰着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赵岩为记者介绍道。
为了破解这些世界级难题,赵岩迈上了对金属玻璃的6年耕耘之路。2011年,项目“单晶金刚石超精密切削金属玻璃实验与仿真研究” 因其创新性和前瞻性以及重大的科学意义,获得第四十九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二等资助金。他是项目负责人。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由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管,在遴选资助项目时历经严格的评审流程,2011年,通过国内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申请人数为12360人,最后通过审批获得立项的为1919人,通过率为15。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专家委员会曾如此评价赵岩所提出的研究内容:申请人很好地把握了金属玻璃的应用方向,开启了金属玻璃切削加工的新篇章,项目研究内容思路新颖,有可能成为今后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赵岩长达6年的科研攻关研究,他收获了累累硕果: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高技术通讯》等国内外机械行业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并多次在机械加工类国际会议上宣读论文,所报道的研究成果引起了行业内的广泛兴趣,其中专门针对非晶态合金切削加工的研究内容正逐渐成为领域内的研究热点。
在全球范围内,他率先进行了利用天然单晶金刚石超精密切削技术加工Vit1 金属玻璃的突破,他成功地利用分子动力学仿真技术研究了金属玻璃的切削机理,第一个建立了Cu50Zr50 金属玻璃超精密切削MD 仿真模型,填补了金属玻璃切削机理的国际空白。
赵岩从金属玻璃在其过冷液相区具备超塑性的角度出发,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研究了超精密加工过程剪切形变区原子组态演化的微观机制,为金属玻璃超精密加工机理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全球范围内,赵岩指出:“虽然金属玻璃本身硬度高,切削加工时刀具磨损严重,但针对非晶态合金的热敏感特性,利用激光辅助加热的方式来降低非晶态合金的表层硬度,在不破坏内部组织结构的前提下提高该类材料的可加工性将有可能成为非晶合金加工的重要方向之一。”
如今,金属玻璃这匹赵岩调教出来的“千里马”一路狂奔在新材料的土地上。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