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同:为什么你的实体店生意差?

分享到: 更多
2016-03-24 来源:中国眼镜网

想知道“为什么实体店生意差”的来龙去脉,最好从第一个字读起。想一下子就知道“如何解决生意差”的,直接跳到最后一段“实体店生意差原因之三:此山望着彼山高,不专注于数据分析与需求理解”即可。

今天早上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段子:出门发现常走的路特别堵,于是果断换了另一条路,结果更堵。一笑的同时,我想起了最近很多加我微信的读者跟我埋怨说他们的实体店被互联网冲击的一塌糊涂,生意超级差。而又有很多开线上店的童鞋跟我说,线上不好做了,准备筹集资金开实体店去。

其实站在我的角度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是你不知道别人家的经有多难念而已。所以无知者无畏的认为,自己家的经比别人家的更难念。

实体店生意差原因之一:自欺欺人,推卸责任

线上店为什么不好做我们不用多说,因为我曾经在多篇文章中提到,互联网在过去发展的20年里,流量红利已经被耗尽甚至透支,于是当下很多电商企业都发现获取新客户的成本要远远高出自己销售所获得的利润。而此前用低价优势导过来的“屌丝客户”基本没有任何忠诚度,更谈不上口碑和复购。于是,如果继续用低价卖货的老路子做电商,相当于找死。而如果不做,又无异于等死。

而线下店呢,总觉得进入互联网时代了,自己没有互联网思维和基因,所以被电商冲击的一谈糊涂。把所有的责任一股脑的丢在了互联网身上。仿佛自己就已经“努力到无能为力”了似的,成天沉浸在埋怨中。越埋怨就越生意差,越差还就越生意不好,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从2015年全国消费指数来看,线上消费占到全国总量的10%左右,也就是说还有90%的消费实际是发生在线下实体店的。虽然说线上电商的增速相对较快,但是发展了20年,也就抢了传统零售10%的份额呀。为什么实体店那么恐慌,觉得是互联网把实体店干掉了呢?而不是自己的“自欺欺人,推卸责任”的习惯把自己实体店给干掉了呢?

从无印良品在上海开了个大店所引发的排队入场风波和舆论来看,正中了马云那句话:不是实体店不行了,而是你的实体店不行了。而其中的你,也正是那些“找借口和推卸责任”的实体店主。

实体店生意差原因之二:坐吃等死,不学习,不进步

这话说的可能有点重,但是等我分析完你一定会把头点得跟鸡吃米一样。

很多老年人在拿起苹果手机之前其实从心理上都是抗拒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会英文,不懂拼音,不会电脑,所以更不知道没有键盘的手机怎样打电话、发短信......一切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又仗着自己老了,眼睛不好使,手脚不灵活,所以多数都觉得自己用不上那玩意儿。还是有键盘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好使,反正自己就接个电话、发个短信啥的。

老年人的这种心理其实在很多实体店主那儿非常普遍的存在着。归根结底是一种不愿、不想、不敢去学习的心态。其实不要说互联网时代,就连在毛主席时代,他老人家不也说过一句“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吗?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的知识更新量与传统纸媒时代相比,是指数级的增长。以前每天看看报纸便知道天下事,现在手机里一个新闻客户端已经无法满足信息的获取速度了,需要下载多个内容客户端才行。

所谓的学习并非是让大家去研究网站代码怎么写,UI怎么设计,UE如何改进......是要让大家每天都努力的、更多的获取更大的信息。其中包括快信息和慢信息。所谓快信息指的是时刻刷新的新闻,所谓慢信息是值得慢慢回味的书籍。

我时常和我们公司的小伙伴们说,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学习能力已经是我们工作所需的基础能力。快速学习,快速应用,快速试错,快速复制......虽然我们学习速度再快,阅读量再大,理解能力再强,也赶不上互联网的发展,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坐吃等死,不学习,不进步。一旦不学习,就意味着要吃老本。然后互联网时代里的“老本”保质期异常的短,如果你还是要吃,那无异于自杀。

实体店生意差原因之三:此山望着彼山高,不专注于数据分析与需求理解

文章开头已经说了,很多实体店想往网店方向走,许多网店欲开实体店。这就是此山望着彼山高的心态。原因我也说了,是因为无知者无畏。

人性是贪婪与恐惧的。多数人遇到了问题第一想到的是避开,而不是解决问题。于是最后那些喜欢解决问题的人都成功了,而那些习惯避开问题的人就变得问题越来越多。

商业的本质是解决用户需求。这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曾变过。在互联网时代只是被一些善于搞概念的人说成了“痛点”。这并无伤大雅,都对。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网店,商业的本质不会变。为什么宜家、星巴克开的那么火爆?是因为他们开网店了么?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无时不刻的在研究和挖掘用户的需求,并给与满足。

大家要说了,别扯犊子,人家那是多少年的品牌,有影响力了。你就跟我说说我的店怎么开的火吧?!

在互联网前20年,是产品的冷兵器时代,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来改造原来相对落后的产品,使得产品的功能得到升级,让用户的体验变得更加愉悦。后30年是品牌竞争的时代,产品再一次变得同质化。此时大家竞争的是品牌。而品牌意味着什么?

星巴克有一句经典的广告语是这样说的:我不在办公室,就在星巴克,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大家注意没有,这是一种人群和场景的切割。直接告诉大家星巴克是卖给office白领的,而且是在办公场景中的一种体验。如果把这句话改成“我不在家里,就在星巴克,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那么立刻这个品牌定位的人群可能就变成了家庭主妇了。

再说宜家有一句可爱的广告语:We throw in extra parts . Just to mess with you(我们喜欢给你一些多余的零件,来逗你玩),看到没有?宜家从广告语上已经避开了所谓的同质化产品竞争,它并不强调自己在卖产品,而是在卖组装家具的乐趣。

是的,通过这两个品牌我们不难看到,虽然所销售的产品和同行都是大同小异的同质化,但是其销售的场景与强调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拿我自己经营的品牌举个例子:

今天早上有位南京的读者问我,除了验光车上门服务,你们的优势是什么?我说是“诊断式的验配服务”。

虽然没有宜家、星巴克那么高的情操与B格。但是我所提供的是专业化的服务。就好比人们去医院是为了治病,所以医生一定要专业,而且要经验丰富。而我是解决用户视力问题的,本质上和医院差不多,所以我不会让用户自己去选择和纠结自己应该戴什么眼镜好看。既然是吃专业饭的,就应该像开处方一样告诉用户,最最适合什么产品。最后顶多是在适合的三五款产品中让用户根据个人喜好、预算来做个轻选择。

同样,如果你是开理发店、装修店、服装服饰店,也都可以通过卖你的专业性,亦或通过用户的场景、人群切割来达到品牌的塑造与口碑。

当然,在这里有个前提,互联网时代的实体店品牌与此前的产品思维不同。因为互联网产品是通过功能的升级来满足一个已经非常饥饿的市场,所以指数级增长是情理之中的。而品牌在多数时候是通过“人群错位”,卖给那些“买不太起的人群”来达到用户珍惜与口碑的。所以,时间上会稍微长一点。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