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项非遗剪纸项目在社区展示
岫岩满族剪纸、庄河剪纸、新宾满族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建平剪纸等12项省级以上非遗剪纸项目近日在沈阳浑南现代商贸区浦江社区展出,这是我省剪纸项目第一次大规模集中展示。透过这些作品,不但能看到辽宁不同地域的剪纸风格,更能看到老一代剪纸艺人与新一代剪纸艺术家的坚守。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传承 人蔺心宇教小观众剪纸。

孩子们围在庄河剪纸传承人韩月琴身边请教剪纸技艺。
展示剪纸传承成果
此展由省文化厅主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大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剪纸艺术报》协办。
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吉祥说,作为省政府惠民实事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是重要内容之一,此展以“剪纸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展品中既有传统民俗剪纸,也有当代的艺术剪纸,剪纸作者包括老、中、青、少四个年龄段,大部分剪纸作品出自国家、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之手,反映出我省传承人群的保护成果。
走进一楼展厅,记者看到“剪纸一家亲”“妙剪满乡图”“辽海剪绎秀”“剪出小康美”四个主题展区。“剪纸一家亲”展示了庄河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韩月琴的剪纸世家、会聚四世同堂104人,成为全国剪纸传承之最。
“妙剪满乡图”展示岫岩满族剪纸、新宾满族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初春枝满族剪纸、本溪满族剪纸、西丰满族剪纸等满族特色比较突出的项目。而“辽海剪绎秀”则展示了建平剪纸的蒙汉融合、回族剪纸的民族特色和瓦房店东岗剪纸、朱月岚剪纸、彰武民间剪纸的丰富多样。“剪出小康美”将剪纸艺术与婚俗、科技、环保、勤俭节约等相结合,如通过磁性剪纸体现关注环境保护,通过废物利用剪制成的剪纸作品装点生活环境,等等,反映幸福、和谐、健康、环保等社会大主题。
二楼展厅侧重展示剪纸的创意衍生品,通过剪纸与陶瓷、剪纸与丝绸、剪纸与刺绣、剪纸与建筑、剪纸与服饰、剪纸与音乐戏剧等不同门类艺术的交融互生,体现剪纸艺术的兼收并蓄和博大精深,以及剪纸艺术与国际文化接轨的成功典范。
在这个展厅里,记者还看到辽宁剪纸之最:第一本剪纸教材、第一把可换多头剪纸刀具、第一张《剪纸艺术报》等,这些都让人感到剪纸艺术的厚重。
《水浒好汉图》《龙抬头》格外引人瞩目
展厅里,王克满的剪纸《水浒好汉图》格外引人瞩目,长10米,高0.45米,108个人物栩栩如生。王克满告诉记者,这幅作品是他从2002年至2007年用了五年时间创作完成的。谈到为何创作这幅作品时,他说自己从小就喜爱水浒里的英雄好汉,用剪纸这门艺术把108个英雄好汉的形象剪出来,也算是了却了心愿。现在王克满每天都在剪纸,他着重用剪纸表现岫岩满族民间故事和民俗风情等。
还有一件作品惹人瞩目,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龙抬头》,作者张波是锦州市剪纸协会会长、北镇满族剪纸研究院院长。画面里为黄龙和青龙,还有水井和村落。一侧房屋中娃娃坐在摇篮里,满族阿哥在洗头,格格叼着大烟袋,整幅画面体现出东北满族风情习俗。
在现场,记者看到许多传承人为市民表演剪纸,让市民感受到民间剪纸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
韩月琴出身剪纸世家,其家族现有104人从事剪纸艺术,此次她和孙女在现场不但展出作品,还传授剪纸技艺。沈阳市铁西区工人村第二小学和铁西区兴工街第四小学的20多名学生围在韩月琴身边请教剪纸技艺,这些孩子还在现场用剪刀剪出心中美好的祝福。
剪纸专题展是首次采取政府部门与民间社团联合举办的展览,作为民间协办方,《剪纸艺术报》主编许可说,剪纸是中国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只靠政府,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文化自觉,把民族的文化力量传播出去。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