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发集团柔性生产线——转型升级的秘密武器

2013-07-10 来源:中国制笔信息网

      “机器换人、节地增效”是近期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而贝发集团的柔性生产线恰恰是宁波文具行业企业中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一个项目。因宁波日报经济新闻部朱宇主任的需求,6月21日下午,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汪勇携秘书处成员陪同朱宇主任一行赴贝发集团对柔性生产线进行了参观、了解,受到了贝发集团生产总监胡冬热情的接待。
      2008年1月1日新劳动法颁布和国家宣传舆论导向引起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下半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贝发集团萌生了立项研发柔性生产线的想法。为了不在市场大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被淘汰,以“解决劳动力”为突破口,本着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的理念,贝发集团从2009年开始在集团内部立项研发,尽管在研发过程中由于没有文具专业的工程师以及文具科研诉求机构而遇到了许多技术瓶颈,但最终在协会的帮助下,通过牵线搭桥、引进外国专家、整合外部资源等方式,花费两年时间自主研发完成了柔性生产线最初雏形的建立,并经过不断改造,达到目前这套比较完整、优良的第四代生产线。
      柔性生产线是把多台适应于多品种、多品类、多工艺的生产工序设备通过智能化自动输送装置实现无缝联接,组成的高效数字化、自动化、集约型的精益生产线。柔性生产线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集成化生产;以产品标准化结构为导向,实现了同种结构多品类、多工艺的自动化生产;实现了员工从单一技能到多能工的转型;达到了物流零距离,产品零库存,实现了集约型生产的目标;实现了既能担当大批量生产的专用线,又能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灵活生产线。
      胡总监针对朱记者提出的问题对2012年柔性生产线的成品指标和经济效益作了说明。周转箱从72个降低到0个;物流距离从1000米降低到300米;半成品占有面积从7.2平方米降低到0平方米;作业人数从22人降低到10人;产品等待时间从14.6天降低到2天;制造时间从120分/支个降低到3.12分/支;生产周期从7.6天降低到2天。而年产量由1600万支提高到3200万支,增幅100%;年产值由694.76万元提高到2160万元,增幅311%;劳动年产率则由人均31.58万元提高到人均180万元,增幅570%。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柔性生产线的优点。
      胡总监还表示贝发将继续优化该生产线,向信息化方面发展,根据国家的国际战略,攻克技术贸易壁垒,并在协会助力下向全行业、其他行业企业推广,大范围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达到互利共赢。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广告位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