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在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发动机领域获新突破
中新网太原1月17日电(任丽娜) 17日,记者从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获悉,该校科研团队在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发动机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业内人士称,这将对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随着石油价格的迅猛飙升,机动车的行驶成本日益沉重,寻求石油替代资源迫不及待。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发动机作为一种直接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具有几乎不产生污染的优良环保特性,使之成为世界各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王远洋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所研发的离子液体电解质甲烷燃料电池发动机能够直接使用甲烷燃料。王远洋教授表示由于本项目成果属于创新技术,相关技术标准尚未建立,目前只能权且采用《QC/T691车用天然气单燃料发动机技术条件》现行通用标准,“我们将会积极寻求途径参与标准制定,从而确立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先创性地位”。
王远洋教授特别指出的是,迄今为止中国燃料电池动力汽车尚未实现产业化,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实现技术突破和难以解决制约产业化的瓶颈问题。“我们技术的先创性丝毫不损害其成熟性。我们的先创性在于应用离子液体技术将原有电池材料予以质的改良,从而显著降低了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
山西极为丰富的四气(煤层气、天然气、焦炉煤气和煤制气)资源中甲烷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煤层气、天然气和煤制气高达90%以上,无疑可以作为机动车的替代燃料,从而为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将对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产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