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高科技电池驰援尼泊尔灾区

分享到: 更多
2015-04-28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北京4月27日讯 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代表来到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捐赠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的镁/空气应急电池及直接醇类燃料应急电池,以供中国搜救人员和前方记者在尼泊尔地震灾区现场工作使用。

    据介绍,4月25日尼泊尔8.1级强震发生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迅速召开紧急协调会议,调配了首批捐赠电池,并于次日空运至北京。

    此次捐赠灾区的镁/空气电池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根据以往抗震救灾实战经验开发出来的新型号,干重仅370克,体积0.85升,可以使用自来水甚至河水、污水作为电解液,其自带的led灯可持续照明90~100小时,一次可为20部智能手机充电,还可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设备充电。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孙海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与传统电源相比,这种电池比能量高,不污染环境,可移动性强,放置数年都不需要日常维护,非常适合在救灾前线等艰苦环境下使用。“根据救灾前线的实际需求,我们还会继续为灾区提供更多性能可靠的应急电源。”他说。

    据了解,大连化物所研发的这种大容量、高比能量电源曾在2013年“4·20”芦山地震中立下汗马功劳。当时,500余台电池运达灾区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光明使者”,在灾区救援部队、应急指挥部门中备受好评。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