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5万亿需付出艰辛努力—体育科研所杨越

分享到: 更多
2015-11-17 来源:世界体育用品博览

  杨越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对于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去年10月,国务院出台刺激体育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为体育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在当时让杨越兴奋不已。现如今,一年过去了,体育产业的潜力早已人尽皆知。在政策的沐浴下,刚刚参加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杨越对于中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和未来也有了新的见解。

  回顾这一年来体育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体育产业研究的专业人士,杨越感触颇深。他评价2015 年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在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资本进入体育产业的势头异常猛烈,各方对于体育产业的估值也越来越高。尽管目前体育产业炙手可热,但杨越也清醒地知道,中国仍在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体育产业的道路,现在谈5万亿还为时尚早,实现这个目标尚需付出艰辛努力。

  就拿最受关注的体育赛事来说,这一年中赛事对体育产业产值的贡献的确比以往要大,这得益于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以及各地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当然也离不开职业体育市场的火爆。但产业发展是有规律的,任何事物不可能永远保持一个增速。“我最担心过几年赛事方面的增速掉下来,就像北京奥运会前曾经历过的,2002年至2005年与现在的情况差不多,也有大量资本涌入,但奥运会后便开始走下坡路了。”杨越说道。

  众所周知,体育用品制造业一直占据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半壁江山。但在2013年,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体育产业总量中的比重首次不足五成,其地位开始逐步下降。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体育服务在体育产业总量中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核心指标。体育产业越发达,体育服务的比重越大。因此,现在的数据表明中国体育产业正逐步完成由用品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虽然发展体育服务是发展体育产业的核心,但却不应忽略体育用品制造业。以美国为例,2014年,美国体育产业增长之所以能够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就是因为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增长非常明显。对此,杨越表示,中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是老问题——缺少品牌,所以,如果想要实现2025年的目标,体育用品制造业是必不可少的。

  而对于最近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成立体育公司布局体育产业,杨越则认为目前这些只能看作是先知先觉的社会资本的一种冲动,成效如何还需要时间印证。尚且,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标准,他们大部分的举措还不会被纳入到体育产业的范畴。但与此同时,杨越也表示,因为他们更具想象力,也许会给管理体制改革带来帮助。

  在谈到中国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时,杨越给出了三点建议。首先,他认为要增加体育的魅力。“这一点看似与产业发展无关,实际上却非常重要。”杨越补充道。“在国外,体育明星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明星的示范作用下,年轻人会因此产生大量的体育消费。然而在中国,由于缺少造星机制,导致最有潜力进行体育消费的人群无法产生消费行为。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增加体育的魅力,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比赛变得更好看,让明星变得更多。好在目前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趋势,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发酵。”

  其次,中央财政预算要加大。杨越通过一组数字向记者解释道,“我曾经计算过国民人均体育支出,说白了就是一年之中国家在体育领域补贴给国民的钱加上国民自身在体育市场中消费的钱。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国家每年为国民补贴5元,国民个人在体育市场中花掉120元,也就是说国民人均体育支出仅为125元。要知道同一时期,国民人均文化支出为1300元,医疗支出则将近2900元,差距可见非常巨大。”如何弥补这一差距呢?就需要中央财政加大体育投入以及提高国民的体育消费意识,而提高国民体育消费意识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就显得更切实际。“目前财政部拨给国家体育总局用来推动群体体育的预算为160亿元,如果按照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5万亿来测算,这一方面的预算应该在5000亿至6000亿左右,当然这笔钱也可以直接补贴给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者或者企业和体育场馆。总之,这笔钱是国家必须出的。”杨越说道。

  最后一点是管理体制亟待改革,杨越希望改革后的国家体育总局能够拥有更多的权力,尤其是财权。总局目前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机制去发展体育产业,实际上是造成了体育产业职能的缺失。杨越说:“地方体育局却有这个机制,因为他们直接面向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要发展经济,通常会把体育当抓手。因此,总局肯定要改革,但改革的模式还需深入研究。足协改革是一种方向,那就是完全交由社会。”

  不管怎样,目前体育产业面临的局面很好,社会各界的干劲也很足,但体育产业究竟能够做多大,正如杨越所言,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