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格局 中小芯片厂“好日子”走向尽头

分享到: 更多
2015-12-24 来源:高工LED

 自2013年下半年LED照明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以来,一大批曾经快撑不下去的中小芯片企业又重新获得了复苏生机,而这种良好的态势也仅仅持续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GGII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LED行业总产值达3445亿元,同比增长31%。

  其中,LED上游外延芯片产值达到了120亿元,同比增长43%。而2015年中国上游外延芯片产值仅同比增长8.3%,产值为130亿元,其增速明显放缓。

  同时,LED外延芯片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前五芯片企业营收占比达65%。 也就是说包括三安光电、同方股份、华灿光电在内的芯片大厂占据了国内将近7成的市场份额。

  有熟悉的LED芯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芯片市场的格局已经基本确定,目前封装企业所使用的芯片,基本上就是来自于那么几家主流芯片厂。

  而那些采用低价策略的中小芯片厂的生存更加艰难。


  

定格局

  LED上游外延芯片行业大者恒大的格局正逐渐清晰起来。

  去年以来,随着LED照明需求的快速提升,带动了上游外延芯片企业的销售趋旺。在芯片销售持续走旺的情况下,芯片企业规模有了较大增长,三安、德豪润达、华灿、、乾照光电、德力光电、澳洋顺昌等企业近两年来“毫不犹豫”地不断进行扩产。

  在市场需求和政府补贴即将停止的双重刺激下,MOCVD设备采购出现高速增长,2014年全国MOCVD保有量达到1172台,比2013年的机台保有量提高了15.2%。2015年中国LED芯片行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期,外延芯片大厂继续扩产,新增MOCVD数量将近超过250台。

  正如同方股份副总裁王良海所言,现在芯片行业慢慢的比较清晰了,2015、2016年的基本格局已经确定。现在不管是大型企业也好,还是其他的主要客户也好,规模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目前封装企业所使用的芯片,基本上就是来自于那么几家主流芯片厂。

  国内部分LED芯片大厂为把握旺市契机,一方面积极与中游封装大厂签订采购合同,加紧产能优化配比;另一方面,则通过资本运作不断扩充产能,加快规模效应的显现,进一步加强自身市场竞争力。

  而中小芯片厂只能以低价参与竞争。但随着大厂不断扩产后成本下降,中小芯片厂尤其是背后没有雄厚资本支撑的话更是举步维艰。

  LED芯片行业的集中度正越来越高,国内LED芯片厂之间两极分化的现象愈发严重,资本竞争与规模竞争的时代已然到来。

  2015年7月29日,台厂华新丽华(1605)董事会宣布以1.66亿元人民币将旗下主营LED外延芯片的大陆子公司--西安华新联合包括土地、厂房以及设备在内的所有资产出售与陕西电子信息集团,这也标志着华新丽华全面退出大陆LED产业。

  亿光董事长叶寅夫表示,大陆LED供应链确实以低价竞争,但那只是短期现象,要作大还是有限,不会撑很久,有实力的业者终究还是会做得好。

  此观点在国内上游芯片领域得到了印证。

  记者从各大芯片企业了解到,包括三安光电、同方股份、华灿光电等在内的主流芯片企业2015年的产能利用率都在90%以上,大部分企业都处于持续的满产状态。经过两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本土芯片厂商竞争格局进一步明显。芯片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加大,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大部分产品,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一定的话语权。

  晶元光电总裁周铭俊表示,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台湾所有LED芯片制造商预计将合并成1-2家制造商,中国大陆也将如此,全球预计只有5-6家LED芯片制造商可以存活下去。

  士兰明芯总经理江忠永也认为,“从市场需求来看,未来5年LED芯片厂能继续存在的大概只有5家。将来具备成本控制能力、技术领先优势、产品品质稳定以及具备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才能够留下来。”


  “芯”突破

  2015年开始,LED照明需求增速明显放缓,上游芯片厂也开始陷入普遍的“增收不增利”窘境,其中更不乏营收增长低于10%的芯片企业。

  以国内芯片龙头三安光电为例,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三安光电总营收为36.02亿元,较去年同期仅增长3.55%。

  而一些营收增长的芯片厂,也因为芯片价格的持续下滑,盈利能力转弱。

  显而易见,未来规模放量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芯片市场。除了投资推动和寻求合作,芯片厂的技术提升也会成为增强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缩减成本并提高利润的重要砝码。

  11月14日,周六,国星光电(002449)公告称,拟增资旗下两个外延芯片子公司。其中,向亚威朗增资1725万元,向国星半导体增资6000万元。完成增资后,国星光电持有亚威朗67.21%的股权和国星半导体74.27%的股权。

  据了解,国星半导体的业务主要侧重于照明、显示、背光用的中小功率白光和蓝绿芯片。

  而亚威朗的业务主要侧重于大功率蓝绿芯片和紫外芯片,前者主要应用于特种照明、亮化工程等,后者应用在空气净化、食品保鲜、植物生长、工业光固化、医疗美容及健康保健等高端非照明领域。

  国星光电在此时增资这两家子公司的意图不言而喻:

  加强LED芯片布局,强化“立足封装,做大做强,兼顾上下游垂直一体化发展”的发展战略。

  “从国星光电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公司的芯片业务一方面能够支撑国星光电中游封装业务的扩产和发展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芯片业务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持续优化产品性能,不断强化公司在 LED 上游芯片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国星光电董秘刘艾璨子告诉高工LED。

  事实上,随着LED在通用照明普遍应用,未来3年LED芯片行业仍将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同行之间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兼并、洗牌将在所难免,一些规模小、技术实力不强的芯片企业的生存之路将变得愈发艰难,而外延芯片企业的数量也会逐步减少,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紫外、深紫外等医疗健康领域的LED芯片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未来有望成为LED芯片的蓝海市场。日前,圆融光电高调收购青岛杰生,看中的也是后者在紫外芯片领域的深耕细作。

  对国星光电而言,亚威朗的紫外芯片业务刚好可以迎合这一蓝海的发展,形成对母公司的强力支撑。

  晶电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谢明勋也表示,照明应用市场庞大需求所带来高营收景况其实只是假象,实情是,近年价格战使得利润锐减。为寻求更好的利润,晶电目前正积极准备投入氮化镓LED功率元件市场;目前氮化镓功率元件市场规模大约只有整体照明市场三分之一。

  为提高营收,晶电也同时投注更多资源于IR LED和UV LED的市场应用领域。谢明勋表示,“平均来说,IRLED的卖价是照明用LED的10倍。”除此之外,晶电另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预测UV LED和IR LED营收将在2016年翻倍成长。

  晶电也着手布局穿戴式装置市场,可望将IR LED产品以及绿色LED应用在光体积变化描记图(PPG)的技术上,已广泛应用于Apple Watch和FitBit的智慧手环上。

  UV LED也是晶电计划扩增事业群之一,谢明勋对于UVALED和UVBLED市场展望抱持乐观态度。

  华灿光电今年以来也在小间距显示芯片、倒装芯片等高毛利市场频频布局,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通过规模化成本管控来抵御价格下滑,同时朝高利润的细分市场挺近,将成为所有想在“芯”格局生存下来的LED芯片厂商的必要条件。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