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价格战杀向韩国,将大规模冲突!
还得记得不久前,韩国LG电子推出的新高端家电子品牌“LG Signature”吗?这一新品牌,号称是只面向世界上5%的土豪销售家电产品。虽然口号喊得响,但是,LG电子这一做法,却并不只是推出一个高端家电子品牌那么简单。
Signature,意为“签名、署名”。早年,VISA有Visa Signature,专门针对中高端信用卡用户;最近,土豪、奢侈品牌手机厂商Vertu也联手宾利发布过Signature Touch手机,起售价9000美元。所以,LG电子涵盖了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全套家电阵容的“LG Signature”新品牌,自然也是自我希望做成家电界的VISA或者Vertu。
据家电网了解,LG电子之所以推出高端子品牌,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家电企业的强势崛起。或许大家认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集中在彩电领域,但实际上,中国家电的品牌国际化步伐远远不只是彩电。
威胁!
LG电子H&A系统(HomeAppliance & Air Systems)事业部总裁Jo Seong-jin最近在出席韩国首尔的一场立式圆柱型空调产品活动上对外称,来自中国厂商的低价家电产品正在涌入韩国市场。他说,中国制造商的家电产品是一个威胁,尤其是低价型号产品尤其令人忧虑。
据家电网了解,由于中国家电市场步入新常态,为了扩大销售,寻找新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点,中国家电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家电市场。
除了我们熟知的中国彩电企业收购日本品牌,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亚洲区域市场,相近的文化和地理距离,使得更多的中国空调、冰箱、洗衣机厂商也在积极寻求在当地市场的品牌和销售存在。
以韩国家电市场为例,由于中国家电企业的价格战正杀向该市场,LG电子上述高管直称:“我们将在市场上发生大规模冲突。”按照Jo Seong-jin的说法,LG电子应对来自中国家电产品廉价市场冲击的策略,一是给品牌分级,强化高端品牌产品,同时给低端品牌产品提升生产效率,以实现更低廉的成本价格竞争力,二是技术和价格结合式竞争,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性价比。
据家电网了解到,LG电子今年还准备在空调销售领域平衡B2B企业级业务和B2C家用消费级业务,各占50%,以提升利润率。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家电产品的价格优势整体强于韩国家电企业,这些年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从CES2016和德国的IFA等国际家电展会上已经明显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产品工艺、设计水平不逊色于韩国家电,在价格战上,韩企很难占到优势,这可能也是他们强化B2B企业级业务和高端产品业务的一个关键。
前车之鉴
松下、索尼、东芝等企业在家电业务上溃败,日本家电企业的前车之鉴,关键原因就是因市场价格竞争惨烈,无法应对来自韩国、中国家电厂商的产品杀价冲击,巨亏惨重,不得不陆续退出世界家电舞台。因此,现在全球主要家电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逐渐集中到中国企业和韩国企业两方。
从CES2016展会窥探,中国家电企业目前的品牌国际化策略,首先是树立高端品牌形象,比如抢位OLED有机电视、量子电视等世界主流显示技术,积极跟进,甚至是引领世界市场潮流。因为品牌的溢价源自于产品技术水平和企业知名度,。国企业刚刚走出去,对当地市场还处于摸索阶段,营造技术派的高品质形象,建立用户口碑,有益于后续市场开拓。
第二个,则是不同的产品组合策略。除了高端产品线,中国家电企业也在尝试用廉价的自主品牌产品,先占据一部分当地市场,站稳脚跟。目前中国家电龙头企业产品的质量和设计都不输给国际同行,物美价廉的产品在海外的市场需求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点在中国廉价智能手机厂商上已经有所体现。
比如TCL在美国发布的高端量子电视QUHD旗舰产品X1。该公司称,这款产品搭载了量子材料、量子画质处理引擎以及采用多维度综合画质提升技术,配备行业顶级硬件配置、哈曼卡顿S级曲面音响以及 TV+ OS 3.0智能系统,是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和代表全球音响画质高水准的新一代电视产品,也是TCL曲面电视中的高端产品形态。
而据家电网了解,早年负责彩电业务的TCL多媒体公司,就收购了三洋电机墨西哥电视工厂,给美国市场供应液晶电视,仅沃尔玛北美市场每年就供应超过数百万台电视机。
所以,TCL彩电在美国市场的策略,就是早年先站稳脚跟,等待时机成熟,将自家最先进的量子电视高端产品投入美国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为后续的产品溢价、市场开拓塑造良性循环机制。
据家电网观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日本家电企业称韩国家电企业“抄袭”他们的技术和产品设计理念,并以低价推向全球市场。现在,中国家电企业正以更低廉的价格做出了OLED技术电视、量子技术电视以及高端冰箱、空调、洗衣机等质量、技术上乘的产品,面对激烈的价格竞争,有些韩企也开始称中国家电企业是在“抄袭”他们,口吻和当年的日本企业如出一辙。
现实在于,在中国市场家电价格战中,销售表现远不如中国家电企业的韩国家电厂商,将在韩国本土市场迎来自中国企业的激烈价格战火洗礼。接下来,韩国的家电消费者又会如何选择呢?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