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补”事件令家电补贴 从双赢变双输

分享到: 更多
2016-01-18 来源:中国家电网

新年伊始,家电圈就因“退补”事件而头疼不已。长虹、康佳、TCL、创维等彩电巨头相继发布公告,称收到当地财政部门通知,需退回一定数额的节能家电产品推广补贴清算资金。这一方面被解读为,政府要对节能补贴“骗补”行为秋后算总账,另一方面也招来家电企业集体“喊冤”。

自2007年起,国家先后启动了“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和“节能产品惠民补贴”三大工程,开始了长达6年的政策性密集补贴期,出台一系列密集的家电补贴。

消费者获得补贴,企业把产品卖出去,实现双赢。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在执行中却出现了偏差。不少家电企业“喊冤”,认为在补贴金额的计算方法上,企业和政府之间可能存在出入。节能补贴是有一个期限的(2012年6月1日到2013年5月31日),有些农民可能不知道这个消息,有的没要发票,知道有补贴后又去开发票,就存在购物的实际时间和开票的实际时间不一致。

不过在笔者看来,各家企业被要求退还的金额如此之大,说明不仅仅存在计算上的误差,更存在“骗补”的可能。“骗补”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虚报销量,另一方面企业也存在虚标能效的可能。

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也认为,“骗补门”的根源在于政策“被钻了空子”,家电补贴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制定到执行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甚至扭曲,比如缺乏有效监管等,任何企业和经销商一旦发现政策实施过程中有空子可以钻,企业都会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大企业是主观恶意骗补的,因为由此会带来品牌等各方面的伤害,但全行业的人都在这么做,便难以独善其身。

“退补”事件不仅令家电企业遭遇诚信危机,对各企业的营业利润也造成直接影响。同时,过度密集的家电补贴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副作用也在慢慢显现,变成了一种双输的局面。

对于补贴带来的问题,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曾对外表示:“家电作为耐用消费品,(补贴带来)短期繁荣的刺激性消费必将以漫长的寒冬为代价。”而彩电行业去年的大范围亏损,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家电补贴政策对整个市场的透支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轮的家电补贴,都给企业留下了“可发挥”的空间,不论主观上还是客观上的。在有了财政补贴之后,企业可能会因为补贴,而减少之前产品研发、市场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转而去生产符合补贴政策的产品。一旦补贴取消后,企业又要重新去了解市场,从而再做研发。对于整个行业发展来说,这是非常不利的。

从制度设计来说,如何令家电补贴政策一方面能够刺激消费促进行业升级,另一方面真正普惠于民,对行业主管部门来说是一种智慧的考量。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