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盘绣:土乡女子一生的必修课
2015年12月22日,暖暖的冬日下,走进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年先村苏德云家,村里的妇女们正聚集在一起,穿针引线,用彩色的丝线绣制着一幅幅精美的图案。
苏德云的妻子马兆梅说,闺女长大了,亲友们聚在一起,用民族特色鲜明的盘绣,为女儿缝制嫁妆。正好苏德云的女儿在家,在我们的要求下,家人用这些盘绣作品为她装扮起来。件件精美的绣品,披挂在女孩的身上,霎时显得舒展大气,光彩夺目。
盘绣是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着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
土族盘绣以其鲜明的特点被认为是西部高原乃至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刺绣艺术中的一朵奇葩,2006年5月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凭借这一品牌优势,2015年7月,苏德云零元注册了一家公司,邀请了县上的老师为村子里100多名妇女进行了盘绣技艺培训,大家在农闲时就在一起绣制各种挂饰、鞋垫等作品。到目前,作品买到了省内外,为妇女们带来了6万多元的收入。而他还有个计划,希望在政府的支持下,把村里剩余的200多名妇女都进行培训,通过盘绣,让大家不断增收。
据考古发现,在我省都兰县发掘出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有类似盘绣的盘绣品,由此可以推知,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盘绣技艺已经发轫。土族盘绣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中,形成了独有的民俗学、美学等多种价值。
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是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
土族盘绣由于精工耗时,绣品经久耐用。土族盘绣应用十分广泛,民间盘绣非常活跃。时至今日,土族妇女从头到脚用盘绣装扮,看上去花枝招展,如仙女下凡一般。
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操针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盘绣不用棚架,直接用双手操作,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包括法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人物等几十种样式。
土族盘绣对彩线的运用,颜色的搭配,都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胸花”一般用盘线绣太极图、八卦图等,颜色娇嫩、鲜活,栩栩如生。衣领一般修饰边沿,用金线盘绣“富贵不断头”、各种花卉等。姑娘们结婚用的“达博布”,是比较大的服饰盘绣,有一丈二尺长,一般为墨绿棉布。带子两头都绣花,一头最小的为三个眼子,大的有四个、五个眼子的。各个眼子都用不同的图案组成,色彩缤纷,层次丰富,而且带子两头的图案都要对称、和谐。一付“达博带”,就是一件盘绣艺术珍品。
土族盘绣在中华刺绣百花园中是一枝独秀,其技法、针法独特,用料考究、工序复杂,针法严整,图案精美,绣而饱满,一件盘绣品虽然费工费料、费时、费心,但一经完工,一块厚实华丽、层次分明,经久耐用的盘绣珍品,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褪色,不松线,长久保持着独有的魅力和神韵。
土族盘绣透露出土族对色彩、对美的追求,缤纷的色彩夺人眼目,逼真的图案或隐藏着古老文化的神秘,或传达着山间林中的鸟语花香,或寄托着美好的祈盼,用心用情绣出的盘绣品在形、色、质、意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