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毛皮鞣制方法之我见

分享到: 更多
2016-03-22 来源:阳原毛皮文化研究会

 [导读]
  人类对动物毛皮的利用和加工始于远古。

  众所周知,现代人类的毛皮服装已经变得相当轻盈、柔软、华丽典雅。然而,用于服装制作之前的动物毛皮,却远不是如此的舒适柔和状态。它带有油脂,且僵硬,并具有动物气味。这类未经硝制处理的动物毛皮称为“生皮”。为了获得光滑而柔软的服装毛皮,必须将“生皮”进行“硝皮”处理,使之成为皮质柔软、皮毛无味,富有光泽和弹性的“熟皮”。这一过程就是“硝皮”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鞣制过程。硝制好的毛皮手感爽滑、轻盈柔软,皮质牢固,毛色如缎,是制作成衣的上乘之选。当然,如果鞣制技术不过关,那么相同级别的毛皮原料,结果也可能皮板沉重,手感不滑。

  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条件极为艰苦,自然环境相对窘迫,生产力发展极其低下。出于生存和生理本能,为了抵御严寒及防护伪装的需要,人类开始对兽皮进行下意识的本能利用。开始,只是将毛皮用来简单披挂,后来,为了披挂更加舒服合体,而产生了把动物毛皮变软的愿望。因为动物毛皮是远古人类用来抵御严寒的主要物品之一,也是他们的第一件衣裳。而不经过处理的动物毛皮披挂起来硬如木板,极为不便。

  人类在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周围一切资源和条件,千方百计地解决生存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不断地进行试验和一次又一次的艰难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肯定不断会有新的发现。于是,开始了远古时期人类对动物毛皮的加工鞣制历史。

  据研究考证,远古时期,人类对动物毛皮的鞣制方法应该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油鞣法和烟熏法。这是被考古界专家一致认可的两种毛皮鞣制方法,也是毛皮界较为权威的说法。

  油鞣法和烟熏法的鞣制方法及原理如下:

  一、油鞣法。远古时期的早期人类基本过着“茹毛饮血”、“食肉寝皮”的生活。而当他们意识到动物毛皮有着御寒保暖等作用时,就将其披挂于身体上或铺盖于身。后来为了更便于披挂铺盖,他们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于发现动物的脂肪、脑浆皆具有使动物毛皮软化的作用。于是,他们将猎获或自然死亡的动物,以他们制造的石斧、石铲、石刀等石器工具,将兽皮剥下,铺展开,然后将动物脂肪、脑浆、类脂物等,涂抹在皮板上,再用力进行反复地捶打揉搓,从而使兽皮变得较为柔软。再后来,也就是旧石器晚期人类发明了骨针和骨锥,他们便可以对兽皮进行简单连缀,这样穿戴起来较之以前更加方便舒适。比较而言,那些没有经过鞣制加工的动物毛皮则仍然又干又硬,使用起来非常困难甚至无法使用。

  二、烟熏法。在漫长的生活实践当中,远古人类还发现了另外一种可以使动物毛皮变软的方法,即烟熏法。在架起的树干上放置兽皮,下边点燃木柴,产生烟雾熏烤兽皮,使其软化。然后,用草木灰、灶土等对毛皮进行简单处理。

  其实,无论是远古人类所采用的油鞣法还是烟熏法,以现代科技分析,其中包含的原理都是醛鞣。醛鞣的根本作用就是使动物毛皮中的蛋白质发生改性,使皮革柔韧,不易腐烂,耐用,易保存。

  据传,也有二者结合的方法,先油鞣再烟熏。

  第二是水鞣法和口鞣法。这是目前尚有争议的说法。

  三、水鞣法。在利用石器去除动物皮肉渣的基础上,利用水的温度、以及酸碱度等因素对毛皮鞣制产生一定影响。远古时期,人类利用自然温泉水资源,加上原始的石板、木棒等工具,对动物毛皮进行揉、搓、捶、打,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使毛皮净化变软。

  这是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生活在远古的人类,他们会利用各种自然的河水,泉水,包括动物血,尿液等等,对动物毛皮进行反复捶打揉搓,不断进行尝试,从而通过这些物理作用,获得了使毛皮软化的方法。这即被称为水鞣法。

  四、口鞣法。就是用牙齿咬嚼皮板,使其变软。这一过程中,唾液与皮质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而且通过嘴巴的咬压力和口温的作用,最后使动物毛皮达到一定的软化效果。这是一种人类所具有的本能。因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利用嘴巴的频率是最高最强的,除了手脚四肢,嘴巴也是强有力的生产生存工具。嘴巴的功能不仅限于饮食。历经百万年,直至现在,妇女们在做针线活时,为了达到衣服线缝的平整还会用牙齿来咬合。这是很便利的一种最为古老的熨烫方式。而咬断缝线更是平常。而口鞣法也就做为一种方便实用的鞣制毛皮之方法被应用并流传。

  第三是土鞣法。

  五、土鞣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毛皮鞣制尚有一种土鞣法。因为大自然的土里含有大量盐、碱、硝等微量元素,对袪除油脂软化皮革都有很好的作用。利用其鞣制毛皮,不仅有物理作用,也会发生化学等综合反应。

  比如,在黄帝时期,泥河湾盆地的桑干河两岸的盐碱滩地,就成为黄帝鞣制加工毛皮的主要生产基地。因为,黄帝在由陕西渭河流域迁徙泥河湾盆地后,意外发现了桑干河滩盐碱地上的盐碱土竟然具有使兽皮变软的神奇功效。于是,他将盐碱土鞣制毛皮的方法研究后加以推广,广为普及,建立了众多毛皮加工和鞣制作坊。从此,这种技术就被流传下来,千万年来经久不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还被当地人广泛应用。经化验,桑干河畔盐碱土中硫酸钠含量达百分之十五,另外还有硝、碱等元素。而这些都是鞣制毛皮不可或缺的原料。

  在数百万年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需求,远古人类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采取种种可行的方法,对毛皮进行软化处理,以充分地利用毛皮御寒保暖,从而实现了人类的繁衍、生存、进化和发展。作者:李树恩 李志平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