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技术精湛的老工匠们去哪儿了
[导读]
拜政府工作报告倡导所赐,“工匠精神”现在大热,相关解读层出不穷。在我看来,与其说当代社会缺乏工匠以及工匠精神,倒不如说是缺乏培植和安置工匠精神的土壤。
说到工匠,很多人眼前必定浮现以下几类:簪金涂银做珠宝,修补文物挽救国宝,行走时尚潮头的各行业设计师们等等,这些高大上的艺术系工匠,多少还是跟普通民众的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以下简单列几类,也许大家意识中并没把他们归为“工匠”。但我觉得,他们也是工匠,是当下社会更为欠缺的工匠。
梳理历史,从前我们是有工匠的,“北宋窑工”把中国的陶瓷业推到历史新高度,匠人之心难得,更因政治经济的原因,诞生出一批能工巧匠,流传大量艺术佳品。农业生产方面的“老把式”,精于对节气、土壤、作物的挑选和管理,对年景大气候的观察和把握,他们专于“土地”应该算是农业种植方面的“工匠”。妈妈单位有个老阿伯,上海人,八级钳工,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个级别的职称在工厂里的地位,相当于今天海归博士后。八级钳工老孙师傅,瘦削,一丝不苟,揪出徒弟几毫米误差的出品痛批,令其不敢再犯。老孙的工资常令同单位邻居们咋舌,几乎比厂长还要高;地位似乎也不在厂长之下;在小单位大集团中,收获的尊重在某种程度上比厂长还多,而这些,均拜老孙“专业精神”所赐。为了赶零件或者技术攻关,他常常可以几个小时站在工具旁,细心琢磨图纸,动手改进工艺。
然而,这些人,从九十年代之后的某一天,突然消失了,老了?退休了?还是被迫下岗了?外企入股把他们简单打发了?陈丹青也曾追问,当年的上海老工人,有技术有专业精神的一大批人,他们去了哪里?
这些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老工匠们,每一个个体的失落,合起来就是一代工匠精神的失落。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近三十年来的各方面快速发展,培植“琢磨”、“打磨”等跟“慢节奏”品质相关的土壤,已经在喧腾、浮躁的社会潮流中,随风吹走。
的确,社会每一秒都在进步,手工机械制图让位于CAD等电脑制图程序,更高更快更强,制图系新生的基础原理学习让位于电脑程序操作。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一切点、线、比例、剖面不放在脑子里而都存在电脑里,遇到非标准件需要当场手绘的,傻眼,不会啊,电脑里没有,尴尬抛下一句“甲方,你等等,我回去弄”,仓皇而逃。
专业人不具有专业范儿,整个社会都缺乏适合专业者、敬业者生存的土壤,虚浮、浮躁之风大炽,本应教书育人的大学教授,忙于包装自己贩卖观点当明星;研究生答辩常被爆出乃剽窃之作,这样的生态环境下,静心书斋,安于寂寞、勤学苦练就像老套笑话一样不具笑点而惨遭厌弃,相反“一夜成名”、“一飞冲天”、“网红包装”等名词倒是时常抓人眼球,刷新三观。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虚的名堂多,实际的东西少,工科毕业不会换灯泡的人实在太多。因为缺乏“潜下去”的土壤,为了谋生,很多人今天干保安,明天上流水线,干得不爽,立马换,什么来钱快,什么容易干什么。而一些对于非遗手作的宣传与保护,更多则是披上面纱的炒作,图的是其背后的经济利益。前文提到的老孙师傅,从十来岁进厂当学徒,到一级级成为八级钳工,其间几十年光阴孜孜不倦地专注于本行,站坏多少鞋?磨坏多少袖套手套?没人替他计算过,老孙对徒弟的每次认真纠错,虽然严苛却带着温度,是工匠责任心的体现,“恒心与专注”,“等待与收获”有许多理念和内容可以研讨。
重建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业精于专”,提倡专业精神,才能让工匠精神落地成为可能。作者:马虹玫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