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全球工程塑料供需平衡的决定性因素

分享到: 更多
2016-04-12 来源:中国塑料机械网

由于全球汽车、电气和电子消费品、建筑行业继续快速发展,工程塑料行业需求将强劲增长。东北亚尤其是中国,仍然是全球工程塑料需求最主要的地区。此外,国际油价低位和汇率波动也为生产商增加盈利提供了机会。不过市场人士认为,由于中国正努力实现包括塑料在内的许多产品自给,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因而中国将是全球工程塑料供需平衡的决定性因素。

ABS:发展中国家有潜力

IHS化学预测,ABS在家用电器及电子和电器产品市场增长潜力最大,ABS也是最大宗工程树脂。

据IHS化学《世界分析报告——ABS树脂2016》统计,2015年全球ABS需求达760万吨,未来市场主要驱动力将取决于发展中地区中产阶级人口与住房市场发展。未来5年,ABS树脂还将维持年均3%的增速。目前,家电行业约占ABS消费量的40%,随着小型和大型家电多样化发展,预计家电行业ABS需求还会保持年均3.5%的增速。到2020年,家电行业仍将是ABS最大的应用市场。

“ABS第二大终端市场是商业设备及电子电气行业,约占需求的27%。”IHS化学表示,“目前ABS树脂广泛用于办公电话和无线电话等。阻燃级ABS则通常被用于生产电子产品,此外,ABS-PC共混物也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和其他家庭、商业办公自动化产品中。”

据IHS化学数据,东北亚ABS已占到全球产能的76%和需求的66%。其中,中国拥有最大生产能力,并占全球ABS消费量的55%。现在全球ABS供应明显过剩,这也导致开工率较低。2010年ABS行业平均开工率约84%,而2015年开工率平均为73%左右。

PC:高利润市场需求大

IHS化学预测,从需求角度看,未来电子和电气行业将引领PC需求增长。目前,电子和电气行业占PC需求的22%,预计到2020年其份额将达到25%。

科思创(Covestro)北美地区PC业务高级副总裁吉姆·克里斯表示:“消费类电子产品数量急剧增加,将推动PC需求继续增长。例如,智能手机产量近些年一直在快速增长。另外,由于建筑行业环境改善,特别是商业楼宇,以及家居用品需求增长,也间接带动ABS和PC需求。由于商业和住宅建设市场活跃,去年北美地区工程塑料片材和薄膜需求增幅超过4%,预计未来5年片材和薄膜需求还会以年均2.7%的增速继续增长。”

“建筑行业是我公司主要业务的大型消费需求行业,而且市场前景非常好,在许多应用中如屋顶、采光、标牌和LED灯罩越来越多地使用到PC材料。”吉姆·克里斯说道。据IHS化学《世界分析报告——聚碳酸酯2016》,2015年全球PC需求为380万吨,同比增长2.6%,并预计未来5年每年还将增长3.7%,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约460万吨。这个增长速度将快于全球GDP增速,也将超过PC产能预期增速。

业内人士分析,PC在光学介质行业应用需求正在逐步下降,所以PC生产商一直专注于高利润的市场,包括汽车行业。与此同时,PC生产商多年来都在不断努力开发取代车窗玻璃和金属的产品以及应用工艺。现在PC已在汽车和卡车前照灯和尾灯组件,以及摩托车挡风玻璃中完全取代玻璃。

据了解,中国占到全球PC消费量的40%,并且显着影响着市场。IHS化学数据显示,2014年PC国际贸易量还在温和增长,2015年贸易量下降了约4%。需求水平减弱导致部分生产厂运行负荷降低,尤其是在东北亚的工厂。

尼龙和PBT:汽车领域有刚需

尼龙和PBT的需求数量与汽车行业紧密相关。尼龙应用于汽车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新款的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就采用了帝斯曼Akulon高流动性尼龙6。该材料比金属减重50%。索尔维Move4earth项目总监理查德·波登称,在欧洲,70%以上的汽车安全气囊采用了硅树脂涂层的尼龙面料,且主要是尼龙66材料。

IHS化学表示,从商业应用量角度看,尼龙6和尼龙66是两种最常见的尼龙树脂。经过近30年的发展,2015年尼龙6和尼龙66聚合物需求已增加到约740万吨。

据IHS化学《世界分析报告——尼龙纤维2016》,尼龙需求中心正在向亚洲转移。2015年东北亚尼龙占全球需求的47%,而2010年占比仅为42%。该地区更多需求是尼龙6,约占全球尼龙6产量的58%。尼龙66的投资也在继续增加。亚洲正在迅速取代北美和西欧成为尼龙的主要生产区。目前,英威达公司正在中国扩大尼龙66产能。东北亚将取代西欧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尼龙66生产区。

汽车行业也是PBT需求增长的引擎。PBT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电气部件例如点火分配器、保险丝盒和连接器,以及前照灯外壳、头灯挡板、窗支撑、门把手、刮水器电机外壳、中央锁部件、空气过滤器和传感器、燃油泵和供应组件和气囊组件等。IHS汽车表示,未来5年,全球汽车产量预计将以每年平均3.5%的增速继续增长。这也会拉动PBT的市场需求。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