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大师是如何“炼”成的
在众人眼中,工艺美术大师仿佛拥有一双“魔术手”,平淡无奇的材料经他们之手便可化腐朽为神奇。日前,第三届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结果揭晓,最终55人从近400名参评者中脱颖而出,获评第三届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我省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队伍进一步壮大。从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是如何“炼”成的?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第三届省工艺美术大师,听他们讲述从业之路上的那些事。
坚守
生命的重要组成
1972年,高中毕业的马文侠因对美术的喜爱,选择到哈尔滨工艺美术厂工作,开始跟着师傅学习麦秸画,从此一干就是40多年。“麦秸画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是我生命的重要部分”,马文侠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马文侠这样把工艺美术视若生命中难以割舍的重要组成的工美大师不在少数。他们在从业生涯中、艺术创作上都遇到过许多的起起落落,许多人都曾有过放弃的念头,面对困难,甚至一些人一度中途放弃过。然而,最终他们仍然选择坚守工艺美术这份心中的挚爱。
马文侠回忆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国内传统工艺美术,尤其是麦秸画这样依然坚持手工制作的工艺品种,由于人工费用高昂、人才流失、产品制作耗费工时、价格偏高等原因,遭遇整体性的市场衰退,无论是产品的产量和创造产值的能力,与鼎盛时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市场遇冷并没让马文侠就此退却。马文侠告诉记者,对麦秸艺术新产品的开拓研发与探索没有停步。这一时期,麦秸画的艺术造诣和艺术技巧,更趋成熟,并在国际舞台连获嘉奖。这一时期,最新研发的产品——大型浮雕麦秸壁画,在哈尔滨友谊宫友谊会堂一楼大厅亮相,这就是三维立体的《松江湿地》。随后,这种大型麦秸壁画在其他公共场所陆续推出,成为哈尔滨工艺美术作品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传承
延续技艺的生命
张林在大学时代学习工艺美术,对各种各样的材料颇感兴趣。当她接触到鱼皮画时,便被鱼皮这种天然的材料所深深吸引。后来,张林多次前往赫哲族聚居区,逐渐感受到挖掘、保护、传承、发扬这种赫哲族古老民间技艺的责任。像张林这些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们不仅在不断提高自身的造诣,还通过师带徒、社会推广等形式,延续工美艺术的生命。
从赫哲族聚居区回来,张林曾开办培训班免费教授鱼皮技艺。张林说,当时场地和办公桌椅都是有关部门帮忙协调的,买鱼皮、请助教等由她个人开支。当时她想,办班教学员做一些作品,然后把作品卖掉,用这些资金再教学,形成良性循环,让这门技艺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培训班吸引了不少学员,但由于授课效果、资金等原因,开课两个月后无奈停办了。
几年前,张林将鱼皮技艺带进了高校的课堂。张林告诉记者,当年她曾在一所学校讲拓展课。一次偶然的机会,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校领导看到了她的课件,后经过协商,她便开始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有关鱼皮艺术的课程。从最开始一个班到后来两个班,现在每学期报课的二百多个学生抽签上课。她还多次在寒暑假带学生去赫哲族乡进行田野普查,记录“非遗”项目的情况。
开创
艺术道路多元化
说到选徒弟,被称为“中国玻璃书刻第一人”的郭居凯表示,走艺术道路要多元化发展,这样才会给你的创作产生不竭的动力。郭居凯原是一名企业的工会工作者。他曾师承多位名家,精通书法、绘画、篆刻等,这些为他后期创作“玻璃书刻”奠定了坚实基础。
郭居凯介绍说,他的“玻璃书刻”艺术是在玻璃茶具上进行书刻艺术创作的一种工艺美术,将传统的书法、绘画意境与双钩技法融入“玻璃书刻”领域,被著名工艺美术专家杨宝源先生评价为“填补了中国工艺美术的一项空白”。
一个偶然的机会,郭居凯开始尝试用刀在玻璃茶具上进行书画刻画,最初只是一种单纯的艺术情感抒发和雅玩,后来被命名为“玻璃书刻”。随着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专家指点,他开始认真起来,深切感悟到自己肩负着开创一项工艺美术种类的使命。
玻璃易碎,又是手工雕刻,有时创作了好几天的作品,一不小心在落款的时候刻坏了,几天的辛苦就这样毁于一旦。后来,郭居凯开始自己研究制作刀具,让工具首先达到得心应手。探索在白炽灯“灯泡”上进行反复练习,现在基本没有废品。
郭居凯喜欢在晚上进行创作,事先构思好后全身心投入,一气呵成,有时可能从晚上九点多一直创作到凌晨一两点甚至到天亮。郭居凯说:“要想出好的作品就要耐得住孤独和寂寞。我有几件作品,是熬了几个月才完成的,完成最后一刀时,就像路遥在完成《平凡的世界》把笔摔出窗外一样。面对刚刚完成的五千多字的《道德经》,静静地坐着、发呆、流泪……”
拓风
注重地域特色
谈到艺术创作,许多工艺美术大师都会提到要耐得住寂寞。夏立军在说到漆画创作时表示,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漆画具有绘画和工艺双重属性。相比于油画、国画等画种,漆画创作比较耗时,因此从事漆画创作要耐得住寂寞。他曾创作了一幅80cm×100cm的白桦林,光是粘蛋壳就花费了约6个月的时间,这仅仅是完成了这幅画的镶嵌部分。
我省许多省级工美大师将更多的关注投向创作具有北方或黑龙江地域特色的作品。夏立军坦言,以前创作的题材比较泛泛,也比较杂,而且多是为了迎合市场。现在他更多地注重创作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作品,树立自己的漆艺风格和品牌,如围绕桦树林、丁香花、音乐之都、冰雪文化等元素的创作,他特别提到冰灯题材的创作,相比于国画、油画等画种,漆画通过贝壳、配色等可以更好地展现冰灯的晶莹剔透、灯光色彩等。
黑龙江的广袤森林给手工木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曲学英说,他的木雕创作主要在黑龙江就地取材。他以前常自己到山上选材,使木雕作品呈现自然与人工相契合,选材上主要选一些够奇特、与众不同的树根、“树瘤”之类。后来一些“采山”人发现了这些奇形怪状的枯木、倒木的价值,便开始有意识地采集,现在他主要到这些人的手中选购原材料。
多年来,曲学英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曲学英说,如今木雕制作上基本延续传统的工艺、工序,只是在工具上采用现代电动工具与传统手工工具相结合。浙江、福建等省份木雕工艺发达,但南北方木雕可以说各具风格,他希望能创作出更多带有北方特色的木雕作品。
相关新闻
-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暨“巧夺天工•金马2016/3/25 9:36:51
- 《中国工艺美术名家精品集》(2015)后2016/3/25 9:36:51
-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暨“巧夺天工•金马2016/3/25 9:36:51
- 《中国工艺美术名家精品集》(2015)后2016/3/25 9:36:51
- 《中国工艺美术名家精品集》(2015)后2016/3/25 9:36:51
- 2015年10月份中轻工艺美术行业景气指2016/3/7 10:47:19
- 2015年9月份中轻工艺美术行业景气指数2016/2/17 10:14:51
- 2015年9月份中轻工艺美术行业景气指数2016/2/17 10:14:51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