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祖传木雕到脱胎泥雕 冲山佛雕“冲”进颐和园
光福冲山村,是国内少有的上规模的佛雕制作基地。从冲山上,到冲山下,家家户户都在雕凿着久负盛名的佛像,这一景象堪称为“冲山一绝”。执着的雕刻师坚守着祖辈留下的手艺,并且不断寻求新的突破。
现在,“冲山佛雕”已经被纳入非遗项目保护。记者从光福顾澳华精益工艺雕刻厂了解到,今年他们接到一笔具有特殊意义的订单,年底他们将完成6尊神像输往北京颐和园里的龙王庙。
□商报记者陆怡
A
古法技艺世代传承
冲山木雕佛像,本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改革开放后,冲山村几乎家家做起了佛雕,从事佛雕的人员有400多人,是国内少有的上规模的佛雕制作基地之一。
走进冲山村,一排排破旧的厂房毫不起眼,走进去才发现,传承近百年的技艺在这里熠熠生辉。
午后,在冲山村的一家工厂里,光线透过天窗投影在光线暗淡的工棚,木屑扬尘在阳光的照耀下,颗粒分明。阳光洒在佛雕身上,犹如镀金一般。数十名雕刻匠正在忙活,一凿子一凿子,手头的活儿一刻也没停下。
弥勒、观音、韦陀……一尊尊佛像都栩栩如生。一块普通的香樟木,经过老师傅吴虎松的刀削斧刻,成为一个个神态各异的佛雕。今年是吴虎松从事佛雕行业的第18个年头,从前他是一名太湖边渔岗村的木工,从事机帆船制造。十几年前,机帆船面临淘汰,吴虎松转行来做佛雕,每天赚个200元工资,日子还算不错。他告诉记者,村里头的佛雕大多是木雕,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老手艺,打造一尊中型佛像要花费4~5个月的时间。
在这里,打箱、雕像、油漆、风干、贴金,每一个步骤都有着明确分工。与老吴同厂的员工,还有一位叫蒋东的80后。他担任着最“吃香”的雕像任务,做着难度最高的环节——雕刻面部五官。做这活儿光是努力还不够,还得有一些天分,因此蒋东的工资也是员工中最高的。蒋东说,学这雕像,他总共学了五年才出师,平均5天能出一个头像,如果不留神把头像刻坏了,一次损失就将近4500元。
B
脱胎佛雕蓄势待发
类似于这样的家庭作坊式经营在冲山村很是普遍。但是,一位佛雕厂老板却说出了他的隐忧,传统的木雕材料要求高、难度大,不如脱胎佛像那样更经得起时间考验。但目前的现象是,村里头只有一两家小规模“试水”。
村民口中的脱胎佛雕,有着改良古法的新工艺。传统木雕是在整块香樟木上进行雕刻,但是一旦雕错了,只能“做减法”,修复余地较小。而脱胎佛雕,先用木头搭架,再经过泥塑工序,形状效果都能调整改动。
顾国荣便是冲山村第一个尝试脱胎佛雕的人。顾国荣青睐脱胎佛雕中的泥塑工艺,是因为它的可塑性好,雕出的佛像看着更有“灵性”,也能保持得更长久。只是脱胎佛雕对很多经营户而言,毕竟是新事物。敢于改弦更张的还是少数。
C
用心才能走得更远
当冲山村其他木雕厂还在日复一日做着手艺活儿时,顾国荣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工厂。冲山村做佛像木雕的人很多,但是像顾国荣这样能在光福镇开厂的工艺师,少之又少。出于对传统文化的情怀,顾国荣对这门行当非常讲究,敬重传统,做有品质的佛雕,久而久之,不少外地5A级景区慕名而来,离市民最近的,苏州虎丘的神像就由他们制作。今年,他们还接到了来自颐和园龙王庙的单子,6尊神像均按照原本庙里的文物雕刻。
“珍惜木材,不粗制滥造,只做能让自己觉得自豪的有味道的佛雕。”顾国荣坦言,问题是,做一件好的精美的佛雕,意味着成本的大幅上升:用成色上乘的原材料,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对制作工艺要求苛刻,意味着要请资历高的老师傅;要精工细作,意味着工序拉长,成品速度慢。这些因素,都导致一件精品木雕的成本要高出“市场货”很多。
而且更要命的是,精品的产量往往有限,就算是不愁卖,也无法提高太多的产值,只能靠市场慢慢形成口碑,以卖出更高的附加值,而这需要非常耐心地等待与坚持。同样的成本、时间和精力,做“市场货”的收益却明显要高得多。
顾国荣的两栋大厂房内,见不到一座彩绘描金好的佛像,他告诉记者,只要一做好,订货方就立马收走了,零库存,供不应求。
与冲山村普通老板不一样的是,顾国荣的厂内还设有佛雕设计办公室,每年花在设计上的费用就将近200万。为了让冲山村的名声打出去,他将这些图纸免费提供村民,不收取一分费用,他认为,只有团结,冲山村才能走得更远更好。顾国容积累的好人缘,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行内无冤家”。
在这个行业里,要静静地做一个匠人,非常不容易。你想要认真做好佛雕,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和劳作,从这出去的每一尊佛像,无论手掌大的小佛,还是佛手指比人都大的大佛,顾国荣都要亲自一一经手检验。
顾国荣说,把木雕当生意在做的人能快速地变得富有。不比别人笨,只是想专注做点东西,做生意无可厚非,可是说真的,佛雕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的“匠心”,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
记者手记
上世纪70年代起,冲山佛雕迅猛发展,政府大力扶持,吸引国内甚至海外客商。典型的大型工艺佛像如上海龙华寺的千手观音(国家级文物)、日本的太阳神(大圣金刚)、泰国的关公、台湾的妈祖、南海观音都来自冲山,可以说一个工艺造就一座太湖村庄。
“玉不琢,不成器。”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秉持工匠精神之人。工业文明的发展,对传统手工艺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们或是被工业流水线所淘汰,或是不被年轻人看好,断了传承。然而在光福,工艺雕刻技艺传承稳固,“子承父业”、“徒从师授”、“厂间教培”,三者相辅相成,具有强大的雕刻技艺人才群体。
佛像造型新旧方式和观念方面的冲突不是孤立的,这也无时无刻不发生在冲山村的雕刻师身上。冲突过后的调和其实就是传统的改良,经过改良的佛像便成了传统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我们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这样的时代,粗放、粗糙的生产生活方式将会成为过去,消费者都爱追求有品质的产品,这样的时代亟须“工匠精神”。
春晚刘欢唱的木心的诗《从前慢》,带着些许匠心味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拥有匠人情怀的,对产品总是精雕细琢,磨练时间的质感。就像顾国荣所说的,能够在风雨中岿然不动的,或者风雨过后看到彩虹的,永远是那些坚持初心、坚守“工匠精神”的匠人。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