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工艺美术发展现状
江苏、浙江、上海是中国工艺美术的发达地区,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成员较多的地区。尤其以刺绣、牙雕、紫砂工艺和玉石雕技艺水平和产业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
1、刺绣。当今苏绣的针法、技法和图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源自常州杨守玉先生(刘海粟的表妹)的乱针绣,几经传承,不但在常州发扬光大,而且影响了宝应、苏州镇湖乃至全国。特别是苏州镇湖,在苏绣发展传承创新上,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产业的整体规划、大师团队的培养、集团效应打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涌现出梁雪芳、邹英姿、姚慧芬、蔡梅英、范玉明、姚琴华、姚建萍、、姚卫娟、陈英华、卫芳、卢红梅、汤晓红、付健、李鸣苏等一大批中青年优秀领军人物,她们的作品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乱针绣的发祥地常州的孙燕云、周明敏独树一帜;宝应也形成了以朱军成、汤祝萍、王文兄等为代表的刺绣明星团队。而在浙江杭州的金家虹,作为杭绣的领军人物一直在传承培养人才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前行,为中青年的培养不遗余力的奉献着。从调研的十几家绣庄来看,每个绣庄现场一般都有7、8个绣娘,多的10多个绣娘,且每个绣娘都在绣作品,其中不乏大作和佳作。
在镇湖召开的刺绣调研座谈会上,21位中青委同仁们济济一堂,大家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以及对中青委工作的建言献策畅所欲言,热烈讨论,反响强烈。江苏宝应县政府也在刺绣产业发展上为行业和企业谋划发展。扬州著名画家刘南平先生把画作《扬州胜迹图》授权给祝萍绣庄,主管副县长及相关的委办局领导亲自参加绣庄的开针仪式。这对于我们工艺美术从业者也是一种激励。
2、紫砂工艺。中国的紫砂工艺历经千年,名家辈出,也吸引着大量热爱紫砂艺术的中青委同仁聚集在宜兴,2015年9月2日下午,在中青委副主任委员乐毅涛、甘慧琴的组织下,在宜兴国际现代壶艺馆召开了中青委宜兴调研座谈会,宜兴国际现代壶艺馆馆长、当代陶艺家葛军,丁山南麓、浙江长兴的程超委员也专程赶到宜兴参加座谈,座谈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就紫砂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各抒己见,反响热烈。座谈会前后,调研组还先后参观了宜兴国际现代壶艺馆、宜兴紫砂工艺城,参访了徐琴、郁伟杰、孙建平、于永茂、甘慧琴等大师工作室,并专程赶到长兴和苏州,考察了程超紫砂工艺工作室和钱盈盈紫砂工艺创新平台。
从调研中发现,在从事紫砂工艺的中青年艺人中,从业人员由过去的家庭传承逐步变成面向社会传承,学徒的知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更多的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年轻人在学习传承这门古老的技艺。随着紫砂工艺中青年从业者的学历水平和知识层次的提高,在紫砂工艺的创新上也在大胆的进行探索。
3、象牙浅刻。常州象牙浅刻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肖建波的带领下,周旭良、童建林、陈桂方、朱波和袁亚虎、陈云等老师的象牙浅刻已成为常州独树一帜的工艺美术技艺。中青委委员袁亚虎、陈云夫妇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其作品象牙微雕《十八罗汉》,从创作构思到作品画面布局到最后完成,耗费了4年时间,该作品荣获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4、玉石雕刻。此次调研,先后走访了杭州吴松江石雕工作室、上海蒋宏利玉雕工作室、上海王桂平水墨浪子玉饰品工作室。在创作理念和市场运营上三位老师各具特色:市场定位不同其创作理念和经营方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中青委副主任委员王桂平专门为此次调研整理了关于工艺美术《生存环境与发展趋势》的PPT,就传统工艺美术如何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行了讲解。
5、金属及其他工艺美术技艺。作为中青委的发起人之一,扬州金银细工工艺专业的方学斌老师在探索工艺美术技艺的艺术化方向狠下苦工,敢于挑战,专注创作,其金银细工工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而在苏州同为中青委委员,从事红木雕刻技艺的钟锦德、钟斌父子在专研木雕技艺的同时还在学术上不断探索,发表了《论明式家具的文人气质》、《紫檀木雕刻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紫檀作品生命之环创作思想》等文章。而中青委蔡兴发委员在苏绣镇湖基地独树一帜做制扇工艺,在探索中努力前行。
相关新闻
-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暨“巧夺天工•金马2016/3/25 9:36:51
- 《中国工艺美术名家精品集》(2015)后2016/3/25 9:36:51
-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暨“巧夺天工•金马2016/3/25 9:36:51
- 《中国工艺美术名家精品集》(2015)后2016/3/25 9:36:51
- 《中国工艺美术名家精品集》(2015)后2016/3/25 9:36:51
- 2015年10月份中轻工艺美术行业景气指2016/3/7 10:47:19
- 2015年9月份中轻工艺美术行业景气指数2016/2/17 10:14:51
- 2015年9月份中轻工艺美术行业景气指数2016/2/17 10:14:51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