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助力 佛山传统陶瓷产业实现绿色增长
在热火朝天的车间里,老旧的机器运作着,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众多生产工人忍受着刺鼻的异味,搬运、拆卸,汗流浃背;室外,高耸的烟囱排放着滚滚浓烟,废水通过管道流进了已经发黑的河涌里……提起陶瓷制造车间,不少人脑子里呈现出的是这样一幅画面。
5月31日,由广东省网信办指导,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网信办主办,新华网广东频道承办的“经济活力看广东·一座工业城市的生态文明之路”网络媒体采风团继续深入佛山政企,探寻佛山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在蒙娜丽莎集团陶瓷薄板生产示范车间里,媒体团见到的却是另外一番光景——自动化生产机器有条不紊,诺大的厂房没有一丝异味,零星几名工人衣着干净而整洁,废气经过硫化处理,污水处理池清澈见底。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强市,佛山在陶瓷制造领域一直遥遥领先。但由于大多数企业工艺低端、设备落后、粗放式发展,在推动佛山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环境损耗问题。在痛定思痛后,2007年,市政府破釜沉舟,发出“宁可不要400亿的GDP也要把污染干掉”的豪言壮志,正式掀起了佛山的产业转型升级。
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谢国高回忆道,佛山陶瓷产业存在着一条“三七法则”,即七成企业消耗了三成的土地能耗,另外三成企业贡献了七成经济效益。在充分调研后,政府开始了对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当时主要实现了三个“一批”:扶持壮大一批,对于有实力有市场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调整改造一批,处于中间位置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能够达到第一批要求的则进行改造;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企业,进行调整和转移。“佛山2007年有400多家陶瓷企业,经过三年的整治,调减了338家,只保留了63家。”谢国高透露。
与此同时,佛山着力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型,鼓励新一轮技术改造,为传统产业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2015年,佛山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86.15亿元,增长38.6%,投资额位居全省第一。设立优质技改创新项目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市、区财政三年累计出资24亿元鼓励企业开展工业技术改造,促进企业开展智能化成套装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改造。
当日,媒体团参观了蒙娜丽莎集团减排绿色制造的定性定量指标最高的示范生产线之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旗康介绍,该条生产线可以生产两种风格的薄板瓷砖,分别为900*1800mm与600*1200mm,厚度则为5.5mm及3.5mm。
“这种产品与传统瓷砖的不同之处在于,比如传统瓷砖600*1200mm的厚度为13mm,同样的原料,生产传统瓷砖只能生产25平方米,但是生产薄板瓷砖可以生产83平方米,资源大大节约,同样的原料,同样的装备,综合能耗可以下降59%,各种废气、废水的排放可以减少64%以上。”张旗康说道。
追求绿色生产是否会对企业的效益造成影响?在蒙娜丽莎陶瓷薄板产品展厅,工作人员把薄板瓷砖整块摔到地上,瓷砖丝毫无损。张旗康认为,产品变薄、材料减少、能耗减少、环保治理费用减少,但是品质却得到了提升,这对企业的效益将产生良好的驱动作用。
从整个佛山陶瓷产业来看,数据显示,近年来佛山市陶瓷产量减少40%、能耗下降25%的同时,产值、税收却增长了33%。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