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专家学者谈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实践告诉我们,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动创新才能摆脱低质低效的陷阱,稳步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这背后,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更离不开工匠精神——
嘉宾:
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 马建堂工信部副部长 冯 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金 碚
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
“工匠精神”被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热点话题之一。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马建堂:当前,我国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适应,中低端产品充斥市场,优质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个中原因很多,而工匠精神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也无论规模大小,生产高端、优质产品的企业都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在一丝一毫之间倾注大量心血,成功创造极品后依然安于本分,日夜精进,进而达到了品质日臻完美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倡导培育工匠精神,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企业一年广告投入上亿元,用几千万元购置设备,却不愿拿出几十万元培养能工巧匠。我们要建设制造强国,如果没有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工匠群体,没有细节和品质的精神追求,根基是不牢靠的。
在我国劳动成本等传统优势减弱之际,要继续在全球化中占据有利地位,培育以质量、技术、品牌、标准、服务等方面的新优势,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核心还是提高产品质量。而提高产品质量,在同等技术水平下,还得靠具有工匠精神的人。
冯飞:现阶段,我国消费需求的升级轨迹和前些年相比有非常大的变化。前些年消费结构升级轨迹以新的消费领域横向拓展为主导,现在则是以既有消费领域的纵向升级为新特征。不过,目前我国的供给侧与需求结构升级不相适应,导致国内消费者到海外大量“海淘”。
中国消费者到日本去买马桶盖、电饭煲,买回来之后发现是中国制造,这说明我们的制造能力不差,但问题出在哪?我认为,一是产业升级的环境不好,恶性竞争、拼低成本,没有形成促进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发展环境。二是消费环境亟待改善,假冒伪劣和质量档次低的产品充斥市场,面临“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是要从要素新供给、制度新供给和政策新供给三个方面出发,用改革的方式来推进结构性改革。工业增长靠规模供给基本上撑不下去,要素新供给的改革,就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工业领域面临劳动力成本增长过快,但劳动生产率并没有相应提高。因此,新要素供给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关注劳动力的规模供给转到劳动力质量提升上。而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提升劳动力质量非常核心的问题之一。
金碚:自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呈现下行趋势,表面上看是因为需求不足,实质上是供给侧的有效性不足,尤其是技术创新乏力,经济活力受到抑制,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
提升一个经济体的有效供给能力,关键要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当前,在我国供给体系中,许多产品的精致性、可靠性、适用性、耐久性等品质特性和技术水平不能令人满意,多数产业的生产流程和供应链流程仍处于较低水平,生产过程的节能、低碳、环保都处于较低标准,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频发。从效率方面看,一些传统产业存在着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价格低迷等问题,这些行业中的低效率企业面临财务困难,陷入债务困境,其中有不少成为所谓“僵尸企业”。这些现象表明,提高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已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凭借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成就了一段高速增长的辉煌历史。现在,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我国只有着眼于提高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摆脱低质低效的陷阱,稳步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这背后,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更离不开工匠精神。
推动品质革命的动力源泉
工匠精神古已有之。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如何理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提倡哪些内容?
马建堂:工匠精神是工业革命的伟大推动力量。产业革命历史表明,工匠群体是各行各业的探索家和发明家,是传统技艺和机器生产的嫁接者,是科学技术和工业制造结合的传动轮,是专利制度、公司制度发展的促进者。他们不仅生产了产品,也创新了精神,创造了文明。在新的工业革命浪潮中,工匠精神的作用再一次凸显出来。经过信息技术革命,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更快。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竞争中占领先机,美国提出了“回归制造业”,德国提出了工业4.0。制造业版本不管如何升级,最终还是要靠大批有工匠精神的产业工人。
当代的工匠精神,应当是传统和创新、理念和务实、中华文明特色与世界发展大势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精益求精、细节出彩的专业精神;一种追求完美、宠辱不惊的专一精神;一种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敬业精神;一种物我协调、巧夺天工的和谐精神;一种永不满足、探新求异的创新精神。
冯飞:中国的历史上也不乏工匠精神。早在先秦时候,古代的匠人就会把自己的名字刻在青铜器上,这是一种匠人的担当。可是,为什么我们在工匠精神的传承方面出现了断档?有人认为是因为我国工业化进程高度压缩,在超高速度下很难培育和发扬工匠精神。也有人认为在短缺经济下,产品很容易卖掉,所以很难培养工匠精神。这些分析还不能完全站得住脚,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思考。
工匠精神是从匠人精神中凝练升华的理念。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基本内涵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注重细节,专注专业,摒弃浮躁,不忘初心,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倡导的是一种职业精神,引导人们树立职业敬畏感,秉持职业操守,恪守职业道德,强调在精益求精、确保品质的前提下,兼顾时间效率。
新时代工匠精神滋养是科学的工业价值观和工业文化,比如,艰苦创业的精神,日新月异的创新精神,千金一诺的诚信精神,敢为人先的企业家精神,合作共赢的共享精神等。这些精神和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我们看待工匠精神要系统地看,要把工匠精神和其他的工业价值观和工业文化系统结合起来,践行工业价值和文化,使工匠精神成为新常态下推动中国制造“品质革命”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金碚:总的来看,影响产业发展的三大要素包括资源、技术和文化。在工业化早期和中期,资源和技术对于产业发展的作用会很强、很明显。不过,在工业化后期,文化因素的影响会更远。
在改革开放头30年的快速发展中我国的资源优势很明显,要素投入成本低,通过成本优势吸引大量资金投入,从而实现快速发展。后来,我们发现光有资源不行,还得有技术。如今,我们的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仅有资源和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依靠文化。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对资源利用和技术发展也会产生不同效果。比如,互联网在我国形成了淘宝这样的产业形态,因为中国人的消费文化更青睐“物美价廉”。但互联网在德国助推了工业4.0,实现了互联网技术和生产过程精致制造的高度结合;而在美国,互联网则成了颠覆性的创新工具。
从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看,一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注重细节,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二是认真规范。绝不投机取巧,确保每道工序、每个流程都符合质量要求,对产品采取最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妥协;三是专注专业。摒弃浮躁、不忘初心,专注于自身领域,绝不停止追求进步,不断提升产品服务;四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过程不仅是为了获得物质性报酬和社会认同,更重要的是热爱工作、珍惜岗位,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工作;五是勇于创新。工匠精神不是一成不变,守成守旧,而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针对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复改进,找到最好的结果,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
营造追求卓越的制度环境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更好弘扬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成为优质产品之“魂”?
马建堂:我国要成为真正的“匠人之国”“匠心之国”,需要将工匠精神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与建设制造强国和经济强国结合起来,与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结合起来。要立足我国劳动力数量庞大、人民创业创新积极性高涨的现实,在“众”和“创”上多做文章,在社会氛围和机制保障上多下功夫,在职业教育上多想办法。
要借“双创”东风,使工匠精神成为亿万人民创业创新的价值追求。“双创”和工匠精神互促共进,工匠精神是提升“双创”的跳板,“双创”是培育工匠精神的熔炉。“双创”和工匠精神,核心都在于“众”和“创”,就是激发亿万人民的热情和活力,人人是创新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在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汇聚一个个精益求精、追求细节的“微行为”。通过组织变革、科技研发、工匠技能合作共享,每个人做擅长之事,每件事有擅长之人,实现创新资源的大融合。
要形成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过去我们尊称人为“师傅”,现在称“老板”;过去几级工很自豪,现在好技工很难找。这说明现在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不丰、作用不够,许多优秀人才不愿加入工匠群体。在瑞士、德国,做一个工匠是很多学生尤其是男孩子的梦想。在我国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之时,日本则把民间艺人奉为“国之瑰宝”。要加快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形成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技能光荣”的社会风尚。建立并完善“工匠制度”,形成工匠职级晋升、荣誉授予、国际交流的机制,收入分配要向能工巧匠倾斜,调动工匠“在车间完成创新”的积极性。
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一批大国工匠。“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工匠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需要社会、企业、教育机构共同完成。我国也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广大劳动者相结合。
冯飞: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首先在国家、地区和企业三个层面都要高度重视,特别在企业层面,如果每一家企业都把培育弘扬工匠精神作为核心竞争力,那么国家和地区的工匠精神才会得到实现。
从企业层面看,我们面临着低端产品过剩、企业过多过散、竞争手段比较单一等问题。这其中,产能过剩对行业的损害要比其他的大很多。如果我们不改变,很难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从国家层面看,要把新要素供给放在重要位置,把提升劳动力质量作为非常重要的要素增长战略来看待。
其次,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来培育工匠精神,形成尊重技工、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在新中国历史上,技工是很受社会尊重的,现在恐怕还没有形成这种氛围。
再次,要在制度上形成弘扬工匠精神的良好体制和机制,在产业发展上要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产业发展的环境,在市场方面要形成有利于精品的市场环境。
最后,要考虑从系统上解决问题。一个长期给日本在华投资企业做咨询服务的日本人曾说,很多企业在春节过后会流失20%、30%的工人,甚至更多。这些劳动力可能到其他企业去,也有可能留在家乡了。这样的用工环境,不利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当然,这或许不完全是经济政策能解决的,需要在社会政策方面进行配套改革,比如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形成有社会保障、有一定稳定性的劳动力供给。
总之,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要有系统性的设计,要通过倡导品质革命,由品质革命来带动;也要通过工匠精神培育和发扬,推动品质革命的实现。
金碚:当前,中国制造的精细化、精确化是一个大问题。我们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必须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产品品质,实现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所以,国家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做好了规划,希望通过30年的努力,使制造业能够赶上世界的发展水平。这种赶超,不能局限于技术上的差距缩小,还要包括整个社会工业文化基础的增强。
如果只用一个概念来形容工匠精神,我觉得那就是求异精神、求异思维。也就是说,你能做的,我要比你做得更好;你做这件事情,我做那件事情;你有这个优点,我有那个优点。与别人不同,这对于中国制造来说很重要。一哄而起的模仿不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要求的是精益求精、独特专注,甚至做到独门绝技、与众不同。在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应寻找既能体现创新、又能体现时代特征的产业文化。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状态,而不是齐步走的状态。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