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研讨会在京召开

分享到: 更多
2016-11-1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14日电 11月8日,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届三次理事会暨第四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研讨会在京召开。

    据了解,本次会议由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联盟废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主办。与会嘉宾就行业普遍关心的废旧动力电池产业政策、回收模式、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交流与探讨。会议分别由联盟废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赣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区汉成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温宗国主持。

    联盟理事长、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强在致辞中指出,“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大动力电池的研发力度,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动力电池相关技术取得新的突破。2016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生产30.2万辆、销售28.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100.06%。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2016年上半年出货量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45倍。按照相应的报废标准,预计到2020年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7万吨左右,因此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报废高峰,刘强认为行业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完善回收利用机制;二是建立规范的回收渠道;三是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如加大对废旧电池测试、寿命预测、拆解等的攻关力度,提高回收拆解过程当中的效率。

    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发展网副总裁卢必成在致辞中强调了锂电池回收的重要性,介绍了当前发达国家制定的锂电池污染防治、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及相关措施,以及我国正在制定的政策、管理办法及各地正在积极探索的措施,如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了动力电池回收责任主体和追责方式。他认为政策的调整落地将促进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回收利用数据部部长徐树杰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制定的思路。该管理办法制定的核心思路是明确责任主体、溯源管理。如动力电池的编码制度,将从源头上保证可以跟踪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即从前端开始保证信息的可追溯,对于后端电池的再生利用也可以起到跟踪作用,保证动力电池的有效闭环回收。对于行业非常关心的锂电池回收是否需要危废资质,徐树杰也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铅酸电池、镍电池回收需要危废资质,但锂电池的回收,则可以不需要危废资质。

    来自高校及相关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前景、方法、价值、管理、政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和解读,对当前存在问题如何解决提出了诸多可行性建议。

    江西理工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教授徐盛明首先分析了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前景,指出2015年我国锂离子电池总产量47.13Gwh,其中动力电池产量16.9Gwh,占比36.07%,消费锂电池产量23.69Gwh,占比50.26%;储能锂电池产量1.73Gwh,占比3.67%,预计到202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25Gwh。从效益来看,从废旧动力锂电池中回收钴、镍、锰、锂、铁和铝等金属所创造的规模价值在2018年将达到52亿元,2020年将达到136亿元,2023年将超过300亿元。其次介绍了动力电池回收方法,指出镍氢电池还是有一定比例,混合动力还是用镍氢电池,这个工作主要是从镍氢电池里回收稀土元素。再次介绍了关于三元锂电池回收,指出尽管铁回收处理价值低,但我们要关注里面有大量的锂,材料中锂含量比较高。最后指出随着动力电池材料变革和发展必将给回收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不断开放新领域的回收意识。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金惠针对当前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及管理现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一是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建立废旧动力电池管理体系;二是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系统完善的回收网路;三是合理布局回收利用企业,推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研发;四是完善废旧动力电池配套的扶持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曹宏斌主要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废旧电池回收可持续性分析的成果。希望通过技术开发的同时,能够结合环境管理共同开展工作,首先要建立可持续的方法。希望铅行业,原生铅的供给可以通过有效管理削减30%,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我们一直强调行业可持续发展一定是技术和管理共同进步的。尤其对于废弃物阶段管理更加重要。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黄国勇主要从个人研究角度介绍了高锰类废旧电池循环利用,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水热法是在微纳米结构的有效方法;第二,微纳米结构通过钴锰氧化物、镍锌氧化物可以发现是有效的途径;第三,引入活泼元素,如锰、锌可以改善单一金属氧化物的循环性能;第四,单向的可降低金属氧化物的放电平台,可能存在新的充放电机理。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席晓丽做了有关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的演讲。其研究团队开展了废旧电池研究,最后获得了再生产品以及对于产品过程当中来做一些高性能材料的制备和研究。如全生命周期过程当中,从资源节约角度来做钨循环,环境友好替代放射性元素,最后实现高性能材料应用。生态环境材料是让资源环境紧密结合,同时也是一个冶金材料加工和资源环境等多个学科交叉作用的产物。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实验室副主任赵光金主要介绍了其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梯次利用涉及到科学问题、研究手段,以及针对这些基础问题引发的需要、应用技术,最后是上升到应用。安全性测试是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通过衰减性研究能够得到电池梯次利用所需要的配套技术,第一是快速分析;第二是定义重组标准;第三是均衡策略、管理体系。谈到回收处理问题,强调全产业链参与在设计过程当中要考虑回收,满足安全可靠情况下设计有利于拆解的工艺,使成本和效益更加明显。

    来自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巴特瑞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分享了建设新能源汽车循环经济生态圈的思考、动力锂电池回收及技术利用创新、动力电池梯次应用等方面的经验。

    最后,大会为新的副理事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举行了授牌仪式。会后,参会代表还参观了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研讨会在京召开。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