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资本泡沫乍现
2016-11-16 来源:上海市自行车协会网
在摩拜和ofo攻城略地的同时,优拜单车、骑呗以及官方力量等一批共享单车玩家近期也在资本簇拥下摩拳擦掌,这个被誉为互联网产业下一个风口的行业一时热闹非凡,虽然与滴滴们同属共享经济,但是自行车这个载体的环保以及对解决拥堵的贡献让政府和从业者更为兴奋,不过有过过山车式O2O经历的互联网行业对风口也应该有更深的理解,如何防止市场过热产生泡沫、如何抓住适合自己的切入点与运营同样重要。
有时候“爆款”并不是短期效应,至少现在看来共享单车的热度并没有因为时间而削减,反而更加火热。
公开信息显示,在9月底获得天使轮融资后,上周上海共享单车初创公司优拜单车宣布完成1.5亿元A轮融资。此轮融资主要用于车辆的生产,预计11月中旬单车将陆续投放落地,将以上海作为首发。
几乎同时间,骑呗宣布与芝麻信用达成战略合作,并计划于短期内在首批入驻城市杭州投放10万辆骑呗单车。骑呗单车创始人、CEO周海有对媒体表示公司已经获得Pre-A轮融资,估值为数亿元。同样宣布融资消息的还有Hellobike,投资机构包括GGV,不过该企业并未披露此次A轮具体的融资额。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余家公司进入共享单车市场,且背后的资本势力有滴滴、腾讯、阿里以及各路官方力量,创始人不是拥有大公司资历就是具备高校背景,这些特征看起来都具有风口的气质,这也让此新兴产业在仍处于寒冬的资本市场成为另类变得有据可循。
诚然,共享单车拥有不少滴滴式的DNA,巨大的出行入口、利用共享缓解城市拥堵等优势显而易见,在此基础上,共享单车还有自骑自停、环保等独家杀手锏,这些被几乎所有的共享单车创业者们陆续拿出来表达情怀。
从舆论热度来看,共享单车从业者的目的达到了,此行业已被默认为O2O尤其是到家类O2O后的下一个风口。不过无论从企业的扩张速度还是入局者数量来看,该行业比起当年的团购和O2O盛况还是稍逊一筹,在这个以惟快不破为真理的互联网圈内,这究竟是利好还是谨小慎微可能是个辩证的存在。
可以肯定的是,共享单车的单次使用价格决定了它不适合也玩不了O2O那样的疯狂补贴战,甚至可以说1元与0.5元的收费差别并不是抢夺用户的关键,更多的竞争则是价格背后的细节。可以大胆预测下,车辆的外形和设备的科技化程度在几轮较量后都很有可能趋同。此外,由于共享单车提供服务的前提必须是具备自行车这一硬件,与O2O售卖服务不同,不像O2O企业或滴滴们一样搭平台找流量那么简单,这无形中拉长了企业的战线,考验着共享单车企业的成本和运营智慧。
“其实做共享单车很累的,线下很重,区域性又很强,只是外表光鲜而已。”早在共享单车冒出爆红苗头之时,从业者们就向北京商报记者吐槽过。车辆的成本、区域性、投放与密度的调控每一项都具有挑战性,共享单车玩家们甚至会自问为什么资本忽然间对这个行业如此感兴趣,也会怀念没有资本加持时的精耕细作。逐利是商业的本质无可厚非,不过拔苗助长势必适得其反,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任何行业都一样,如何把自带慢基因的共享单车行业调整到恰当的前进速度任重道远。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