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艺美术概说

分享到: 更多
2016-11-18 来源:云南工美协会

           由于居住环境及其自然、物产、生产生活方式对工艺美术的产生、形成、演化、发展有密切关系,在各工艺美术品种制作技艺、风格特色的成因中占据很大比重或曰有决定性的影响,为有助于清晰认识云南工艺美术(主要是民间工艺美术)的基本面貌,特选择因分别居于坝子或山区、边疆或内地、高海拔或中低海拔地带,从而在自然条件、生存活动内容、方式及信仰风俗等方面有不少差别,随之在工艺美术表现上呈现不同特点的民族的民间工艺和单独工艺类型情况做例子来加以说明,以利管中窥豹,由点及面,较好地解析认识全局。

 

(一)白族工艺美术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洱海区域大理州境内。丽江、迪庆、怒江、普洱、昆明等州市及湘、黔、川三省亦有少量分布。多数居于水源丰沛,土地肥沃,自然和交通情况良好,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较温暖的中高海拔坝区。民间工艺历史悠久,种类多样,古时已十分兴盛。其中金属铸造、织染、刺绣、绘画、木雕、石雕、建筑等工艺享誉四方,水平很高,迄今尚有不少杰作存世。著名白族木雕、白族石雕、白族扎染、白族建筑彩绘、白族础石家具(即大理石家具)等不仅久已形成传统深厚、有口皆碑的地方驰名“品牌”,而且分布面广,从业者多,杰出工艺美术家(师傅、工匠)数不胜数,诸如“剑川石匠木匠漆匠”、“鹤庆木匠铜匠”、“大理画匠装裱匠”、“大理染匠绣匠”、“大理金匠银匠”、“大理扎发匠”(扎制灯彩匠人)、“大理础石匠”、“弥渡篾匠”等在历史上名声很大,踪及省内外许多地方,犹如“丽江粑粑鹤庆酒,剑川木匠到处有”之类谚语说的那样,在云南工艺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近现代至当代,白族地区工艺美术依然保持着昌隆不衰势头,并不断有新的创造发展。扎染、刺绣、服饰制作、木雕、石雕、金属工艺(炊具、餐饮具、马具、首饰、佛像、礼器)、草编、竹编、建筑装饰(彩绘,花砖、纹瓦、鸱吻、瓦猫制作)、泥塑(彩塑)、麦秸画、蝶翼画、彩扎(灯彩、牌坊)、甲马、香包、布扎、手工造纸、制砚、础石家具、艺术食品造型工艺(饵块花、面塑、糖画、花式糕点)、乐器制作等传统工艺品种在民间依然故我,流传情况喜人。其中一些形成规模大小不等的产业,产品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大量销往外地,出口国外。工艺美术行业对丰富、提升地域、民族文化艺术内涵、水平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明显有效的作用。有些带有标识性意义的品种仿佛已成为白族和大理地区灿烂耀眼广为人知的文化符号,例如:

 

1、扎染。俗名疙瘩花染、疙瘩花布。由来已久。宋《大理国画卷》将军武士形象头饰中可见它的身影。数百年来它都没有离开过白族人的生活。民间参与制作人数之多和使用面之广同其它工艺美术品种相比,属排于前列之例。近二三十年来,大理周城、喜洲等地扎染个体、作坊、公司(工厂)生产呈多样性,产量较高,在大理州内外主要旅游线路有许多销售门店,生意兴隆。每年有较多国外订单,产品颇受外国欢迎。扎染一直受人青睐的原因主要是:一、技艺别具一格。纹样通过规律化扎、缝“疙瘩”多次浸染成型,纹色变化无穷,富于浪漫美感,即便旧了仍经久耐看;二、染料独特,安全。以植物板蓝根色液浸染为主,据说非但无害于人体,且还含消炎祛毒功能,对健康有益;三、色彩花纹典雅、自然,素中带艳,清秀漂亮,传统与时尚相容相生,符合男女老少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周城扎染厂有一本名为《花世锦囊——名称编号册》,汇集着扎染主要传统图形纹样,是对外不传的扎染经典秘笈,代表着扎染规范、优质、工艺水准上乘的保证和市场、人心所向。四、扎染花纹图案蕴藏着丰富的令人喜心、暖心、舒心的传统祝福祈吉文化内涵。花纹是扎染技艺的核心,严格按“锦囊”规定做,易通达人的心理与情感,人们对扎染喜爱的热度就不会降低。这是白族扎染工艺被人交口称道备受欢迎的关键一环。

 

2、木雕隔扇门。也叫格子门。是白族和滇西、滇西北不少民族民居和园林亭阁楼榭、宗教庙宇常见的标志性构件。雕工精湛,题材广泛,其主要作用是能在作为门扉保障家宅平安温暖的同时令家庭(包括其它建筑)聚山水人文为一体,使人居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和自然、智慧灵性,让吉祥温馨氛围永驻,朝朝暮暮陪伴在人的身边。故而隔扇门文化艺术品位很高,是云南民族、地方建筑最具典型性的工艺性门面设置,具有超乎寻常的历史与文化艺术价值,自古有极深厚的社会根基。迄今可见遗存较多,其中有典型意义的杰作有:丽江大宝积宫“太中大夫资治少尹世袭土官知府木嵚造”《南无净土梵王帝释部众》和《南无忉利天主帝释部众》镂空雕大型隔扇、巍山县图书馆原孔庙明伦堂三层高浮雕南诏瑰丽山川与佛城梵宫佛塔和四季山水大型木隔扇门6扇、大理庆洞村圣源寺四层高浮雕《白国因由》文图大型隔扇门3铺共18扇(可惜文革时期画面被铲削毁坏,如今只留下门板原物上一些隐隐约约的痕迹)、姚安德丰寺大殿山水故事高浮雕隔扇门和源自青莲寺移植而来的高浮雕隔扇门、剑川景凤阁高浮雕隔扇门、剑川宝相寺高浮雕隔扇门、永平金光寺高浮雕隔扇门等,俱是明清白族木雕高手留下的高端代表性作品。由于雕花隔扇门一直以来是白族和当地其他民族居家房屋离不开的带有标牌性质的配置,因而需求量极大,社会根基固实,始终被视为白族传统工艺美术产品高水准的代表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深受人们喜爱,因而无论客观情况产生什么变化,它都不曾凋零,始终如同亲人一样陪伴着各家各户主人和乡里乡亲,保持着较稳定的个体(家庭)制作、作坊加工、木雕木器厂批量生产及多种方式销售的链条式的供需模式传统。平日街子天(赶集)有专门售卖该物的热闹地块。每年大理三月街更有该物在旷野露天市场云集展销交易的一望无际叫人眼花缭乱的壮观景象。白族及大理地区工艺美术事业的蒸腾活跃状态,从隔扇门的需求、使用和生产营销情况可见一斑……

 

(二)傣族工艺美

 

傣族分布在德宏州、西双版纳州、保山市、普洱市、红河州等地较低海拔的湿热河谷坝区。在文献中,古代傣族先后有“越”、“滇越”、“越裳”、“掸”、“绣脚蛮”、“绣面蛮”、“摆夷”等多种称谓,其中居于举目可见大象的滇西、滇西南(今德宏州、保山市一带)的人口较多的一部分傣族先民是西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叫做“乘象国”的居民,号“滇越”。古往今来,傣族村寨多建在河流岸边,从事水稻种植,兼及捕捞、饲养、手工制作和小商业活动。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有文字和傣式历算,“京比迈”(泼水节)是傣历岁首年节。由于生存环境条件优越,有较好的文化生态氛围,传统工艺美术有较牢固的乡土民俗文化根基,民间保存较多。突出者有:

 

1、土陶制作。又名慢轮制陶,是以足趾推动木质制陶工作台转轮的原始制陶工艺。特点是在慢轮上做好器物泥胎并晾干后,进行无窑堆烧成陶,即在平地上将器物坯子堆叠起来,覆以柴草燃料并用稀泥糊严,留三四个点火孔兼通气孔,令其在燃温不很高的状态中慢烧慢闷完成烧制。产品属于初级陶器类型,火候不高,质地不像现代陶瓷那样紧密,具有数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原始陶器特征,对回望、探索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轨迹和陶瓷工艺发展史有不可替代的实证价值。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具有这方面的重要意义。

 

2、傣锦织造。有棉锦、丝质锦、棉丝混合锦、木棉锦等。古代曾是朝廷贡物。织锦色彩艳丽,纹样多变,多为手工织造,用于制做筒裙、衣装、被面、褥垫、门帘、壁挂、寺庙祭幡、艺装、象脚鼓鼓衣等。不仅本民族人喜爱,天南海北的人见之亦爱不释手,目前销量颇好。傣锦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的纹样、色彩潜藏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

 

3、土法手工造纸及其用于写经绘画工艺。用构树皮或竹、山草为原料,经土法沤泡、捶打(或石碾碾压)、再浸泡、抄纸、晾干等工序制作,是一种质地较厚较松软但吸水性、韧性较强的土棉纸,用于书写经卷、绘画效果极佳,对保护弘扬古老傣文、傣族经典和傣式宗教民俗绘画有非凡意义。傣族民间土法造纸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其制作工艺能活灵活现知道我国造纸源头的情形,具有不一般的价值。

 

4、民间剪纸。傣族剪纸多用于寺庙赕佛和婚事祈吉,贴挂于佛龛、庙堂房舍及结婚新房和喜礼包装上。题材包括佛像、佛塔、寺庙、民居、树木、花卉、藤蔓、草叶、芭蕉、菩提树、槟榔树、荷花、谷穗、河流、云彩、水波、拜佛、斋盒、劳作、舞蹈、菠萝、大象、飞鸟、松鼠、孔雀、马鹿、跑马、牛、猪、鸡、兔、鱼、螺蛳、虾、蝴蝶、蜻蜓、传说故事、傣文吉祥言等。居家多用红纸剪,用于寺庙则红、黄、白色皆可。造型简洁美观,技法娴熟,构图精妙,地方民族特色浓郁。民间剪纸传人多是妇女。该工艺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保存和普及情况较好。

 

5、乐器制作工艺。傣族民间乐器较多,其中需求量制作量列于前位的品种主要是象脚鼓和葫芦箫(即“葫芦丝”)。象脚鼓傣语叫“光”,有长鼓、中鼓、短鼓、儿童鼓4种。用攀枝花木整木剜空做成鼓腔(鼓身),大的一头采取牛筋绷拉法蒙以牛皮,呈喇叭口状的另一头任其空着,供敲时传出声波。鼓身涂刷油漆或涂料,有的还加上浮雕或漏印图案花纹加以美化。缠上挎带并罩上“鼓衣”(网状编织物或刺绣、彩绘披巾)后挎在肩上敲打。外形如大写意象足,声音浑厚空灵,是舞蹈和各种欢乐场合少不了的核心乐器,同时还是供厅堂房舍摆设的一种特殊艺术观赏品,深受人们喜爱。由于质量上佳的象脚鼓制作技艺深藏奥妙,因而制作高手在乡间非常受人尊敬。象脚鼓舞和象脚鼓制作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情况良好。葫芦箫傣语叫“荜兰岛”,用葫芦做音斗,葫芦口为吹口,内插置有簧片的竹质主管、副管各一根,主管奏旋律,副管出和声,二管共鸣,高低音互衬,音韵饱满舒朗,优美动听。不仅当地普及,且已走向全国。民间有多位制作与演奏传人,已形成一定的商品制作供销规模。

 

6、民间绘画工艺。有壁画、纸画、祭幡画、布画、经卷画数种。壁画多见于佛教寺庙,题材多为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成道故事、惩恶扬善戒谕、信徒赕佛、民俗事象、吉祥物类等。祭幡是信徒布施和许愿的一种方式,幡上绘画根据祭赕的不同目的、用途安排内容,常见有佛像、佛塔、佛天与大地人间、驱邪吉祥物、驱鬼赞佛故事、劝善故事等。用色五彩斑斓,画风别致,造型别具一格,富有很强的观赏价值。民间画师亦即绘画传人各地皆有,目前传承情况尚好。

 

7、供品制作工艺。每逢佛寺做赕、赶摆和遇民俗节日傣历新年(即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之际,城镇村寨佛寺张灯结彩、香烟缭绕、进进出出人如蚁行之时,大殿佛像供台及侧边和尚房供架上会重重叠叠摆满信徒送来的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的供品,包括银制、竹编、藤编斋盒,供品提篮,绸花、纸花、草编花,彩纸或人民币折叠制作的花枝、菩提树、宝塔、斋盘、佛殿、宝瓶、大象、孔雀、飞鸟、神马、鱼、船等造型,木雕小型佛像、佛塔、象、马、马鹿、鸡、金娜丽鸟、大鹏鸟、鳌鱼等,各种用糯米、米面做成的花式食品,加上悬挂在佛殿内外的彩扎纸、绸、布质的莲花、鱼、龙、鸟、凤凰、象、羊、牛形灯笼和布质绘画或傣锦织成的长条形、方形祭幡,等等。绝大多数是信徒和民间艺人的手工作品,异彩交叠,千姿百态,使整个佛寺仿佛变成堪称难得的傣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会,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傣族民间工艺美术土壤之丰饶,此是最佳展现。

 

(三)景颇族工艺美术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德宏州。怒江州、保山市有少量分布。多数居住在山区。历史上以从事山地种植并兼狩猎、饲养、山林采集为生。智慧、勤劳、质朴、善良、强悍、热情好客,是其民性特质。信仰自然神灵,重视对祖先的感恩、怀念与祭拜,因而形成以颂扬祖先长途跋涉迁徙功绩和荫佑后辈子孙恩德为目的的最隆重节日目瑙纵歌节。民间歌舞风格独奇,种类丰富。舞蹈有单刀舞、双刀舞、象脚鼓舞、整奖(大鼓)舞、手巾舞、扇子舞、舂米舞、筛米舞、盾牌舞。音乐有目瑙文绷(代表景颇族古老文化传统的乐曲演奏),创世纪、山歌、情歌很多,乐器多种多样,有象脚鼓、整奖(大鼓)、洞巴(牛角号)、“商比”(簧箫、吹管)、“吐良”(中吹横箫)、“勒绒”(双管长箫)、“展共”(口弦)等,形状、声音、旋律、演奏方法与众不同。妇女善纺织,衣装扮饰璀璨瑰丽。村寨民间手工技艺亦即工艺美术品种较多,典型者有:

 

1、景颇锦织造。景颇锦有棉锦、棉丝混合锦,花纹五彩斑斓,色泽润厚,是妇女做筒裙和男女老少做挎包的理想用料,是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锦的传统织法为跽织,即不用织机,织者席地而坐,将经线一头挂在特意栽的木桩上(或挂在房柱、树杈上),另一端挂在织者腰上,然后织者用竹片在穿过梳篦的经线上灵活挑插隔开上下线,用梭子来回横穿纬线,复用竹木纬刀将线打实,如此循环往复,织出各种瑰艳花纹。这种织法亦被称为“腰机”织、坐地织。景颇锦缝成筒裙,妇女穿在身上,是勤劳、聪明、灵巧和有本领的象征,由此能获得社会的肯定和赞美。民间谚语“男人无刀不能出门,女人不会织筒裙嫁不了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景颇锦缝制的筒裙、挎包,除本民族同胞喜欢外,还受到其他民族的欢迎,目前有较好的市场需求。

 

2、民间乐器制作。前述景颇族歌舞所用乐器,多为景颇男子自己制做。各种乐器不仅声音悦耳,符合乐器本身应有的特点及基本要求,而且造型皆有艺术性,或雕刻图案,或涂刷色彩,有的用羽毛、五彩缨穗绒球进行装饰,浓具山地个性,显示出景颇族工艺美术与众不同的特质。

 

3、目瑙纵歌标志牌及冠服设施制作。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隆重的节日。节日活动的核心是民众在一个宽阔的舞场跳舞。舞蹈不仅展示舞姿、动作和欢乐,而且能从一些舞场必备标志性设施和道具服饰中窥见高超的民间工艺美术造诣。这些物品包括:⑴目瑙石栋。即舞蹈标志牌——在场地中央树立反映景颇族古代由北向南迁徙历史传说的约高4米上下的木牌柱,共2对(4块),每对代表日月亦即象征男女——景颇族的先民始祖阿公阿母,分别称为雌牌雄牌,雌牌比雄牌略矮一点,最上部画月亮,中部画双蛇会身的双曲线图案,表示舞蹈交叉行进路线;雄牌最上部画太阳,中部画连续漩涡状纹,代表祖先在迁徙途中曾以野蕨菜为食维系生命,提示舞者需牢记祖先恩德,同时在舞蹈行进中不断按涡状纹路线走步,体现出这个意境。4块牌柱通过雕刻、涂彩、绘画、装饰,造型和风格特色在云南民族广场群众舞会布置中属独一无二,非常惹眼,堪称最具民族异彩的大型民间工艺美术品。⑵乐台。约高3米,台面呈方形,长宽约2米左右。置于舞场牌柱一侧。供演奏代表舞蹈起源的仿双角犀鸟叫声的乐器洞巴的人使用。全竹质。极尽编、刻等花纹装饰,别致美观,宛若一件较大的民间手工艺术品。⑶领舞者冠服。领舞者景颇语叫“瑙双”,冠服包含舞蹈和目瑙纵歌历史文化内涵,形式奇绝出彩。冠用藤编帽囊加鸟喙翎毛构成,服为长袍,上绣双龙,色彩斑斓,显得尊贵而有气势,展现着山地民族工艺美术别具一格的特征。

 

4、竹编和竹质餐饮用具。竹制工艺品在景颇族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竹编餐桌、坐凳、篾背篓、小腰箩、饭盒、杂物小箩包、装衣服的带盖箩箱等为居家常见之物,造型美观,工艺精细,编纹含装饰图案。饭碗、汤匙、茶杯、酒杯、随身酒筒等用鲜竹砍成,上刻花纹装饰,圆口处用双色细藤丝编成花箍箍紧,既防开裂,又起美化作用,是城市人不易享受到的保持自然生态原汁原味的最质朴同时也是最“奢侈”的餐饮用具……

 

(四)其他民族代表性工艺美术

 

1、彝族。纺织(麻、火草布)、刺绣、蜡染绘绣结合、服饰、乐器制作、草编、面具、乐器、土漆餐饮器具、擀毡(素毡、彩毡)、羊皮挂制作等。

 

2、藏族。木碗、木雕、土陶(黑陶)、氆氇纺织、佛像泥塑及金属制作、金银珠玉首饰加工、酥油花、制革及衣装靴子制作、乐器、唐卡与壁画绘制、玛尼刻石、建筑木雕、藏文书法刻写、经版刻制与刷经、转经筒制作等。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阿布老屋明崇祯柒年(1634)佛龛雕刻是现存古代藏族木雕作品的典型物证。

 

3、汉族。木雕、石雕、织染、刺绣、服饰、陶瓷、金属工艺(铜器、铁器、锡器、乌铜走银斑铜、斑锡、掐丝珐琅、金银首饰)、葫芦雕绘、蝶翼画、羽毛画、鼻烟壶内画、面人、泥人、糖艺、扎结、灯彩(狮子龙灯)制作、竹编、草编、麦秸编、工艺革制品、牙雕、玉雕、骨雕、工艺包装等。

 

4、苗族。麻布纺织、刺绣、蜡染、服饰制作、手工造纸等。

 

5、布朗族。纺织(大树木棉布)、生态染布、竹餐饮具、服饰、乐器制作、藤编(勐腊克木人)等。

 

6、拉祜族:葫芦笙制作、服饰、花带挂包制作等。

 

7、阿昌族。金属工艺(刀具)、服饰、石刻、乐器(葫芦箫)制作、灯彩(会街节扎青龙白象、塔亭、灯笼等系列彩扎艺术品)。

 

8、佤族。佤锦、祭祀木桩雕刻彩绘制作。

 

9.瑶族。纺织,刺绣、服饰、乐器制作等。

 

10、水族。吞口、灯彩(狮舞道具)、面具(孙悟空、猴子、牛魔王、笑和尚)制作等。

 

11、布依族。竹制工艺品小水车、竹根杵棍、竹根餐具等。

 

(五)云南传统陶艺

 

云南陶器大致可分工具陶(做生活器用的朴素实用陶)、工艺陶(带装饰和含艺化设计味的实用陶器)、观赏陶(纯粹供装饰、摆设欣赏的美术陶)三大类。按民间通俗具象说法,它们有两种,一种是灶房用的,一种是堂屋里摆的——意思和上述三类陶器的实情和所表达的含义差不多。

 

云南陶器出现较早。至今保存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陶器制作方式、技艺的主要类型,其中早期型陶器——土陶制做过程活态记录着云南居民在古远岁月进行初始泥物创造的情景,十分难能可贵。后来形成的精致陶器,则代表着云南制陶发展的高水平状态,是艺化泥土文明繁荣和升华的结晶。欲知云南工艺美术的古往今来,浏览一番陶器存在的一些实情,可从中获得生动有用的信息,找到文献阙如的若干历史悬疑的答案。

 

兹举二例如下:

 

1、民间土陶制作。约有二类。第一类是藏族黑陶、傣族红陶,属于采用脚拨慢轮或以簸箕当“底盘”用手转动进行拍打捏抹或直接拍捏成坯,然后无窑烧造的陶器。第二类是使用转轮制作成坯,放入土窑或龙窑烧造的陶器。前者以西双版纳和耿马傣族为例。西双版纳傣族使用慢轮制陶;耿马傣族不用“轮”盘,直接在膝盖上捏制捶打制做。两者皆属红色土陶,多数无窑,用堆烧法烧制(偶见用鸡罩式小土窑烧制,较少)。前者堆放在平地,盖上柴草后用稀泥糊严,留三四个点火孔兼通风出烟孔,烧、闷至火熄为止。后者不糊泥,烧至“泥熟”成陶后,乘热取出,在提梁和器口内外用竹片涂上植物紫梗汁,犹如上一层无光“釉”似的,既牢固又好看(元江、新平花腰傣制陶情况与此大同小异)。红陶有工具陶(水罐、饭罐、挂瓦、灯盏)、装饰陶(寺庙屋顶屋脊动物神怪形象饰物造型)两类。火候较低。器皿在群众日常生活中用途较多。藏族黑陶,在香格里拉尼西村村民孙诺其林家有传统、典型的制做现场。龙窑烧制土陶,在临翔区勐托乡碗窑村(汉族)和祥云县大营村(汉族、彝族)等地清楚可见。它们是探索云南陶器发展史早期阶段的活灵活现的难得资证。

 

2、云南精致陶器。建水、华宁、玉溪陶是较典型的工艺美术陶器的例子。以建水为例。那里历史上生产的陶器多种多样。首先是土陶,即居家日常用的陶质生活器皿,八十年代以前叫做瓦货,建水东门向西的主街中段有一个四面围墙,宽如一个半篮球场大小的露天场地,即是卖土陶坛坛罐罐缸盆碗盘的地方,门墙挂“建水县供销社瓦货门市部”。场地上摆满白陶、灰陶、黑陶等“瓦货”制品。每天不断输入出窑新货。买的人出出进进,生意很好。其次是精致陶红陶(紫陶),是云南陶艺的高技术品种,曾远近驰名。然而由于受社会经济兴衰情况的摆布,它曾起起落落,不止一次出现时盛时微的情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趋于凋零。那时建水东门外到石桥的街上有一家“建水县贸易公司陶器处理门市部”,2元钱可买一只汽锅,几毛钱可买一个砚水盂、小花瓶。八十年代以后,精致陶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形势变好又渐渐回到令人兴奋的景象。近期,建水紫陶(红陶、黑陶)已经成为许多人竞相追逐并日趋昂贵的上档次工艺美术品。

 

由于陶和人关系密切,达到离了缺了不行的程度,因而制陶师傅颇受尊敬。据已故建水县碗窑村土陶女艺人邹荣珍(技艺出色,62岁去世)讲述,解放前建水流传着一种说法:建水至通海之间道路艰险的曲江坡路段土匪很多,但土匪有“三不抢”:一不抢教书先生,二不抢瞧病的医生,三不抢卖坛坛罐罐的人。“卖坛坛罐罐的人”即制陶匠人、师傅。这则故事说明,陶器和民众关系密切,感情至深,抢做坛罐者等于自绝生路;陶器工艺的悠久历史非但使陶艺本身发展进步,同时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等方面也随之带来熏陶,产生积极影响。

 

    工艺美术史实际是人类劳动进步史。上述陶艺衍移发展之例,对探究云南工艺美术往昔、今朝、未来的状况具有启迪意义。云南陶器从原始初级陶开始到高峰期精致陶各个环节的存在,活脱脱保存着一部上下约莫三四千年的陶艺史,视之让人仿佛有时光交错之感。这个陶艺史现场的“进行时”式存在,远远超出了一个省的意义,对探索中华陶器演进历程亦即中华文明发展史亦具有重大价值。

 

  》》四、云南列入非遗保护名录的民间工艺(技艺)项目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传承,是云南工艺美术的福音,已在实际上产生前所未有的令人鼓舞的效果。2006年以来,云南民间传统工艺美术项目列为省级以上保护名录情况如下:

 

1、列为国家级保护名录的民间技艺(工艺)有:傣族慢轮制陶技艺(西双版纳)、白族扎染技艺(大理市)、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大关县)、阿昌族户撒刀煅制技艺(陇川县)、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临沧市、香格里拉县)、纳西族东巴画(丽江市)、傣族剪纸(芒市)、苗族服饰(昌宁县)、彝族(撒尼)刺绣(石林县)、建筑彩绘(白族民居彩绘,大理市)、陶器(迪庆藏族黑陶、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迪庆州、建水县)、傣族织锦技艺(西双版纳)、斑铜制作技艺(曲靖市)、贝叶经制作技艺(西双版纳)、普洱茶(贡茶、大益茶)制作技艺(宁洱县、勐海县)、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石屏县)、木雕(剑川县)、抬阁(通海抬阁即民间社火表演。扎制高台技艺是其核心,高技术与巧艺术相融,属于彩扎工艺范畴。通海高台。通海县)、民族乐器(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临翔区)、黑茶(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大理州)等。

 

2、 列为省级保护名录的民间技艺(工艺)有:彝族剪纸(石屏县)、玉雕(腾冲县)、拉祜族葫芦笙制作技艺(澜沧县)、镇南月琴制作技艺(南华县)、黑陶制作技艺(镇沅县)、傣族传统制陶技艺(耿马县)、乌铜走银制作技艺(隆阳区)、传统手工造纸技艺(鹤庆县)、普洱茶传统制作技艺(勐腊县)、彝族刺绣(永仁县)、甲马画(隆阳区)、傣族壁画(勐海县)、晋城圣贤画(晋宁县)、白族布扎(剑川县)、拉祜族竹编技艺(澜沧县)、佤族木雕制作技艺(沧源县)、布朗族传统纺织技艺(双江县)、藏族传统金属铸造工艺(迪庆州)、纳西族传统纺麻技艺(香格里拉县)、汉族铜器制作技艺(罗平县、江川县)、火草纺织技艺(马龙县彝族、丘北县壮族、永胜县彝族)、壮族刺绣技艺(文山州)、苗族蜡染技艺(文山县)、壮族银器制作技艺(广南县)、傣族银器制作技艺(芒市)、瑶族蓝靛制作技艺(丘北县)、景颇族织锦技艺(德宏州)、纸伞制作技艺(龙陵县)、苴却砚制作技艺(永仁县)、大理石制作技艺(大理市)、白族刺绣技艺(大理市)、傣族高升制作技艺(西双版纳)、竹乐器制作技艺(玉溪市)、锡器制作技艺(个旧市)、云子(围棋)制作技艺(昆明市官渡区)、羊毛花毡印染技艺(禄劝县)、汉族刺绣技艺(嵩明县)、珐琅银器制作技艺(永胜县)等。此外在省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中,涉及工艺类的有剑川县金华镇梅园村白族石雕艺术之乡、通海县者湾书画之乡、梁河县葫芦丝(葫芦箫制作)之乡等。

 

上述民间工艺美术非遗保护名录在政府公布的文件中,多数划在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类,少数划入民间美术类、工艺类(200658日公布的云南省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有“工艺”类,拉祜族葫芦笙和镇南月琴制作技艺列在其中),个别划在民俗类。这是因为申报时申报单位报的名类或侧重点不同造成的。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列入非遗保护名录的民间技艺类项目并非都属于工艺美术之列,例如,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民间技艺类的“火腿制作技艺(宣威市)”不属于工艺美术范畴,但它们之中多数皆属此类艺术范畴,或都和工艺美术关系密切(例如土法造纸对绘画、彩扎、剪纸、折纸、风筝、书法、产品艺术化包装等具有关键性意义)。

 

    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斐然成绩,对云南工艺美术事业的兴旺发展起了及时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有关法律法规保障下,多民族边陲云南五彩斑斓的工艺美术百花园必将更加嫣红姹紫,绚丽夺目。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