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刻一雕”见证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60年岁月

分享到: 更多
2016-12-13 来源:上海工艺美术馆提供

      为庆祝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60周年,由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的“作品回顾展”上,近200件精品佳作包含了所内老中青三代艺人的代表作品。

1956年11月,上海工艺美术研究室正式成立(1979年更名为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初设象牙细刻、瓷刻、砚刻、竹刻、剪纸、面塑、灯彩、编结等11个专业,第一批进驻的老艺人有薛佛影、杨为义、张景安、支慈庵、赵阔明、王子淦、何克明、黄培英、冯秋萍、赵松涛、杜漪萍、林水溪等12人。

杨为义《耳瓶》

 

1963年5月,上海工艺美术研究室迁至汾阳路79号的“小白宫”,2002年在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设立了民间工艺、雕刻、织绣等专业的工作室及展示厅,采取藏品与现场专业制作相结合的展示方法。这种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展示模式使人们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了上海的工艺美术,推动了艺术的普及和推广。

张景安《旭日东升砚》

 

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四刻一雕”,即象牙细刻、瓷刻、砚刻、竹刻和黄杨木雕。它们除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就是江南的文人气息。从大量留存下来的作品上可以看到,其“四刻”和文人书画结合极为紧密、和谐。如支慈庵的竹刻《花鸟烟盒》,徐素白的竹刻《松鹤》《蛙莲》《梅花》,张景安的砚刻《旭日东升砚》,杨为义的瓷刻《松柏万年乌金瓶》《山水小方瓶》,薛佛影的象牙细刻摆件《绶带鸟》《岁朝图》等。在展览中,有三件细刻《滕王阁序图》,观众也可以比较不同细刻大师的手法。以徐宝庆为代表的上海黄杨木雕,在继承黄杨木雕优秀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西方的雕刻技艺和人体解剖学,开创了“海派”黄杨木雕的先河。这些作品表现题材多样化,既有西方的宗教题材,又有极具上海地方和时代特色的弄堂游戏、劳动题材,人物造型生动逼真,用刀明快简洁,取得了颇高的艺术成就,代表作品如《撑骆驼》《打谷》《拔萝卜》《喂牛》等。

 

流行于上海本土,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还有海派面塑、海派剪纸和“何氏”灯彩。这些民间工艺美术作为第一批被保护的工艺美术品种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以赵阔明为代表的海派面塑在继承北方传统面塑精华的基础上,又经过江南文化的洗礼,逐渐形成了精致、优美、灵动的艺术风格,使面塑这种原先在街头卖艺的民间工艺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工艺美术,荣登大雅之堂。以王子淦为代表的海派剪纸具有构图饱满、线条简练的艺术风格,它吸收了北方剪纸粗犷朴实、线条奔放的特点,又糅合了南方剪纸纤细秀丽、线条流畅的特色。此次亮相的代表作有《团花鱼欢》《大公鸡》《青蛙》《红灯记》等。

 

“何氏”灯彩即何克明灯彩。有着“江南灯王”美誉的何克明是上海立体动物灯彩的创始人,他在继承江南传统灯彩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创制了象征吉祥的“立体动物”灯,并吸收西洋雕塑艺术,使制作的灯彩更加细腻逼真。在展览中也可见“何氏”灯彩的风韵。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研究所的工艺美术种类愈加丰富,先后引进了玉雕、象牙和漆器雕刻,同样具有鲜明的海派艺术特色,如展览中的玉雕《双罐花卉瓶》、象牙雕刻《天女散花》和漆刻挂屏《万寿山》构思新颖,做工精湛,兼具自然美和艺术美。此外还有手工编结、戏剧服装等专业都留下了珍贵、精美的藏品,如戏帽《真翠贴金箔皇帽》、手工编结服装《孔雀披肩》等。

 

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内的工艺美术门类构筑了海派工艺美术的璀璨画卷,它作为传统工艺美术项目和数项国家级及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对上海工艺美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传承保护和示范作用,对本土工艺美术乃至上海文化的展示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是对外宣传、推广民族文化艺术的一扇窗口。据介绍,为了吸引年轻人,博物馆和研究所也在思考如何转型。如今,工艺美术研究所吸收了一批青年人加入到工艺传承的队伍当中,使上海工艺美术后继有人,并逐步探讨如何创新工艺美术审美,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海工艺美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