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手工传承贵州民族文化 走出国门推动蜡染
2016年12月6日,“开放的中国:多彩贵州·风行天下”外交部贵州全球推介活动在京成功举办。来自贵州蜡染家族的第七代传人,90后“绣娘”熊兆美为各国使节和国内外媒体展示了她娴熟的技艺。“不管什么作品,我都坚持要手工制作,这样才能留住民族的美。”熊兆美告诉记者。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熊兆美
用心创作每一幅作品作品
“我现在展示的就是第一个步骤,准备好一张白布,然后准备蜡刀,直接在布上画出我们的苗族图腾的图案……”在推介会现场,熊兆美仔细向嘉宾们讲解苗族蜡染技艺。
作为蜡染家族的第七代传人,熊兆美从小就展露出顶尖“绣娘”的天赋, 13岁就能独立设计蜡染手工艺品,2006年“多彩贵州两赛一会”上,熊兆美用自己的第一幅作品一举荣获三等奖。随后,她开始在各类赛事上崭露头角,频频荣获省市级相关奖项。
尽管成绩不小,但对于熊兆美来说,最大的梦想是对民族文化的延续。“不管是大作品还是小作品,都要手工制作,传统的做法是不可改变的。”对于蜡染、蜡画熊兆美有自己的理解, 坚持选用纯天然植物蜡染的染料,为此她常独自上山,就连搅拌的方法也必须按照一个方向进行。就是这样的执拗,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崇拜之情、延续民族文化的坚定之情,让她年纪轻轻获得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殊荣,同时传承了苗族蜡染的艺术之美。
走出国门推动蜡染
虽然熊兆美对蜡染的制作近乎苛刻,但在表现形式上,她却与时尚相结合,将苗族蜡染制作成钱包、旗袍、围巾等物品,深受市场青睐。近年来苗族蜡染蜡画先后受到国内外商家的认可,年收入从过去的2、3万元增加到如今的7、8万元,订单最多时年收入高达15万元。熊兆美的蜡染已经远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2012年,熊兆美开办了兆美蜡染手工艺作坊,经营各种蜡染、蜡画、刺绣、民族手工艺品和旅游商品,同时开办蜡染传习所,每年培养200-300名民族手工艺传承者。随着民族文化进校园,部分小学开办了民族手工艺班,熊兆美也走进校园,分享民族文化的知识。
“现在的条件太好了,能参加全国大大小小的博览会,甚至可以走出国门,到国外去交流表演。”熊兆美感叹道,她希望通过努力,将苗族蜡染打造成一张精致的“贵州名片”,从而将这项民族手工艺推向全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金融网无关。凡来源非中国金融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中国金融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