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海信联手协防霸主创维 OLED上演三国杀
11月30日,继创维和京东方、华为海思抱团合作后,TCL与海信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当天正是华星光电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生产线正式开工之际,国产彩电OLED阵营将上演三国争霸。
来自TCL方面的消息显示,双方将在电视液晶显示面板展开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推进手机显示面板的合作——这被业内解读为海信会加大从TCL旗下的华星光电采购显示屏,而且不仅仅用于电视液晶面板,也会用于手机屏,由海信出动芯片。
两者罕见高调合作,很容易让人对比两个阵营之间的关系谱:创维、京东方(面板提供方) 和华为海思(芯片提供方); TCL、海信(芯片)和华星光电(面板)。依然是电视厂商、面板提供方和芯片的三合一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创维、TCL、海信在国产彩电领域彼此之间虽属竞争关系,但从三位走的技术路线来看,TCL和海信同属三星阵营,创维站在LGD阵营,而三星SDI和LGD又是一对冤家。TCL和海信从竞争变成了亦敌亦友“竞合”关系。
事实上,之前在家电网的报道中曾提到,这不再是一个单打独斗就能一路走下去的时代,这是个“抱团+取暖“的时代,抱团可以取暖也可以用来打团战。产业链各大佬加速抱团站队,国产自主全产业链的路线图大致“浮出水面”。这是中国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自主OLED显示产业走向成熟,中国彩电行业自主化率不断提升的信号,而创维、TCL、海信三者之间上演三国杀,各企业之间相互制衡,在竞争激烈、资源紧缺的当下,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抱团取暖已经成为大趋势。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IHS最新发布的数据报道称,国产彩电品牌在内销市场的占有率已由2014年的76.6%增至2015年的81.9%。到今年第三季度,这一数字上升到了84.3%。与此同时,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三星、LG等韩国彩电品牌在中国彩电市场比重已由2014年的6.9%降至4.5%。与韩国品牌的遭遇相似,以索尼、松下为代表的日本彩电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比到今年第三季度已降至4.4%。
业内人士分析向家电网称,随着国产本土品牌全面拿下彩电最关键的产业链布局,面板自主规模化生产基本实现,以及在创维推出首款OLED电视之后,智能电视技术领域实现全球领先,日韩彩电品牌在中国市场无论是质量、价格及服务上都已不具备竞争优势。事实上,近年来,韩国三星和LG已把产品重心聚焦在高端战线,市场重心也转移到北美和欧洲市场。
另一方面,作为面板巨无霸的京东方近日宣布将投资465亿元人民币,在四川绵阳建设一条第6代AMOLED生产线。早在2015年5月,京东方便已在成都投资建设了一条第6代AMOLED生产线,预计到2018年可大规模量产供货,而华星光电11代线则于2019年10月30日才正式投产。京东方此次再投资建设绵阳6代线,京东方表示主要是为加大对柔性显示屏布局。京东方新的面板投资都聚焦在OLED领域,企图在这个增量市场中占据先机。而与LG和京东方两家面板提供方同一阵营的创维将再次占尽优势。
同时据OFweek报道, 京东方已在早前拿到了苹果的认证,有望在未来为苹果13.3寸款MacBook Air笔记本供应屏幕面板。从过去严重亏损的老牌国企,到今日面板行业的巨无霸,京东方入选苹果供应链,——众所周知,苹果对供应链厂商的要求,几乎是苛刻,京东方也借此机会表明了自身面板技术已经不输于国际厂商。
然而相比京东方全力投产OLED面板,由于TCL力推量子点,海信主打ULED,华星光电依然晚了一步。而另一头,OLED电视先行者、中国家电“巨轮”创维已经从东南亚、南非、欧洲再到美洲市场逐个占领了一遍,一条清晰的国际化路线图标示着创维出海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旗下拥有华星光电的TCL也是国内唯一能做完成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企业,是中国电视机企业中唯一拥有屏、模组、芯片、组装垂直一体化资源的企业。对于海信选择TCL作为合作伙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海信看上了TCL面板生产线的资源。至此,中国5大彩电企业其中3家进军OLED电视,TCL和海信虽然分别在推量子点和ULED,但是对于厂商来说,获利才是关键的因素,这个新阵营依然是为了OLED而来,中国5大彩电企业已全部上线。
从几大彩电巨头的动作来看,抓住OLED电视的产品线就等于抓住高端电视市场的命脉,甚至把握电视发展的脉搏。创维彩电事业部总裁刘棠枝透露,创维OLED电视预计在2017年实现量产。这样一来,OLED电视实现国产化之后,价格必然有所下降。从发布中国第一台OLED电视,到在欧洲市场率先推出Metz OLED电视, 再到11月发布首台中国自主研发OLED电视,创维在中国乃至世界的OLED市场角逐中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也让创维角逐世界市场有了更多话语权。
业内面板人士向家电网分析称,华星光电此次新开的生产线最早会在2019年10月量产, 这将使得海信和TCL在OLED电视市场处于被动位置,当市场需求上去,处于待战状态的京东方强大的OLED生产线规模随时可以扩大;而从用户购买的心理层面来讲, 消费者也更愿意相信和倾向于选择一项新技术的领头者。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