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成京东第三大股东后还会增持吗?

分享到: 更多
2017-02-08 来源:中国家电网

        根据京东近日向美国证监会递交的文件显示,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去年年末增持了京东股权。截至2016年12月31日,沃尔玛持有12.1%的京东A类普通股,这说明沃尔玛已经成为京东仅次于腾讯和刘强东本人的第三大股东。不过,刘强东仍然是京东的实际控制者。

  目前,腾讯拥有最多的京东股权,约为17.8%;刘强东是京东的第二大股东;沃尔玛是京东的第三大股东。不过,刘强东拥有的多为B类股,京东B类股每股拥有20票投票权,而A类股每股只有1票投票权。刘强东通过MaxSmartLimited持有投票权71.5%,通过FortuneRisingHoldingsLimited持有约9.4%的投票权。照此计算,刘强东共拥有约80.9%的投票权,是京东公司的绝对控制者。

  半年三度增持京东

  根据文件显示,沃尔玛一共持有约24亿股京东A类普通股,约占京东A类普通股的12.1%,约占京东总股本的10.1%。至此,沃尔玛已经取代高瓴资本成为京东的第三大股东。

  2016年6月,京东和沃尔玛达成战略合作。京东收购沃尔玛旗下“1号店”,沃尔玛同时获得京东新发行的1.4亿股A股,约为京东发行总股本数的5%。当时,沃尔玛承诺还将继续增持京东股权。

  2016年10月,沃尔玛增持一倍的京东股权,宣布增持京东A类普通股至10.8%,这一股权令沃尔玛获得京东董事会观察员资格。

  2016年双11前夕,京东与沃尔玛再度宣布合作,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和沃尔玛国际官方旗舰店在京东上线,沃尔玛的部分门店上线京东到家,双方共享物流、会员等资源。

  沃尔玛方曾表示,预计未来5年内全球零售增长的25%将来自中国,沃尔玛需要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而增持京东,则是这个目标的一部分。

  沃尔玛的O2O图谋

  仅仅半年时间,沃尔玛持有的京东股权从去年6月的5%一路增加至超过10%,增持间隔短且迅速。就双方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合作来看,沃尔玛大卖场入驻京东到家还未大范围铺开,若此项合作效果显著,后续沃尔玛或将再次有所动作。沃尔玛中国早在半年前就已经明确提出要“致力于成为一家真正的全品类O2O零售公司”。

  沃尔玛和京东在一系列的资本合作同时,目前已经呈现的落地动作包括沃尔玛旗下山姆会员商店独家入驻京东;沃尔玛全球E购停止独立的App业务并且以沃尔玛全球官方旗舰店的方式入驻京东全球购;广州、深圳等地的20多家沃尔玛购物广场作为首批门店接入京东到家平台。

  众所周知,沃尔玛曾经逐步增持并全资控股1号店,虽然提前占座,但并未因此而在电商领域有所突破。实际上沃尔玛2015年就推出了O2O平台“沃尔玛”App,在广州、深圳等地率先试行,但一直没有广泛铺开。去年最早接入京东到家平台的20多家沃尔玛门店也是基于“沃尔玛”的O2O覆盖范围。沃尔玛对电商寄予厚望并有所图谋,此次算是将“宝”押在京东上了。

  无论如何,从目前达成的一系列合作来看,沃尔玛加码京东投资的目的性十分明确。沃尔玛希望通过京东的既有平台来打造一个全品类的O2O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把自己业务做得更有影响力。另一方面,对于京东而言,则可以借助沃尔玛的实体门店实现资源共享。

  “沃尔玛不断增持京东,不只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而是战略入股,甚至不惜高价从二级市场不断买入,这意味着沃尔玛视京东为中国战略,乃至全球电商战略最为关键的一步。”前腾讯、京东战略分析师李成东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在沃尔玛和京东到家的O2O大戏开幕的时机,似乎显得有点不合时宜。国内的O2O热潮已经退烧,提供送货到家业务的公司大多都在收缩业务。单纯将消费者在O2O平台上下单的商品送货到家并不是一个走得通的模式,实体门店和O2O平台需要在商品、库存、供应链等各个方面打通运作,另外,实体门店的生鲜商品对于O2O化有着目前难以越过的标准化障碍,这些都决定了O2O双方需要深度捆绑合作。

  要想实现“成为一家真正的全品类O2O零售公司”,沃尔玛需要通过不断的深入合作,将京东的线上资源变成线下市场的规模优势发挥出来,对于沃尔玛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诚如开篇所提到的,即使增持京东股权至10.1%,沃尔玛也只有董事会观察员身份,没有提案权和表决权。刘强东仍然牢牢控制着京东。沃尔玛对电商的投资一向是大手笔,去年8月,沃尔玛宣布以约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电商Jet.com,被业界认为是其在电商领域挑战亚马逊做出的最大动作,9月末印度最大电商Flipkart也进入沃尔玛的收购清单。

  结合沃尔玛在国际市场的投资习惯和京东目前的状况,双方结盟以后,沃尔玛可能会持续增持,以推动双方合作有效深入地开展下去。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