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共享革命:把中国带回二轮时代
2017-02-13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2月8日电 据英国《卫报》报道,即使北京被尼古丁味的雾霾笼罩,人们仍然可以透过厚厚的雾霾,分辨出那些五颜六色的单车。他们在豌豆汤般浓重的雾霾中穿行,驶向更加绿色的未来。
最近几个月,中国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被荧光橙、金丝黄和海洋蓝的车队占据了。这些单车车队就是当下蓬勃发展的高科技单车共享的一部分。通过单车共享,企业家希望既能盆钵满盈,又能解决城市的交通堵塞问题。
从上海到四川,单车共享的规模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扩展开来,其目标是把曾经的“自行车王国”重新带回二轮时代,从而解决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问题。
21世纪交通革命的先锋创业企业之一,Ofo的运营总监李泽坤说:“我们希望通过自行车在城市中的再度流行来解决当下的城市交通问题。”李泽坤还表示,公司命名为Ofo的原因是这三个字母在一起很像骑单车的样子。2015年末,Ofo在全国配置了2.5万辆小黄车并开始运营,其中,北京大约有四万到五万辆。李泽坤兴奋地说道:“单车是短距离出行的最佳交通工具,你永远不知道公交车什么时候会到。打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步行则又累又耗时。”
Ofo是由5名大学生创立的,其中一名是北京大学生物系毕业生。创立该公司的初衷是为大学校园提供更多的交通工具。目前,Ofo已经在北京、上海、厦门和广州等城市吸引了月300万用户,每日出行使用量多达150万次。Ofo的总部坐落在北京西城区26层的互联网金融中心大厦。
小蓝单车创始人,28岁的李刚坚信,单车共享是一件健康的活动,能够提升市民的健康水平,为市民带来“内心的愉悦”。他表示,他的使命就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骑单车的快乐”。李刚说:“我预测,在2017年,北京每天将会有超百万的人骑自行车。”
小蓝单车目前在成都、广州和深圳三个城市拥有50000辆单车,并计划每两星期进军一个城市。李刚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行车这种健康的方式出行,这意味着路上汽车的数量将会迅速减少,对改善气候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自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自行车就在各种交通工具中占据霸主地位,其中飞鸽——中国的罗利跑车——成为中国最具辨识度的符号之一。但是,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以及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自行车开始慢慢变得过时,逐渐退出了舞台。
2015年,北京晨报(Beijing Morning Post)公布的政府数据显示:1980年,几乎63%的上班族骑自行车上班;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了38%;今年,骑自行车上班的人已不足12%。与此同时,汽车的使用量与日俱增。2010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每年交易量约为1350万。今年,制造商计划售出2300万辆汽车。
对于国际汽车制造商来说,中国从自行车社会向汽车社会的跨越无疑是个好消息。不过,这同时也导致了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成千上万的生命早早夭折在车轮之下。根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北京目前已注册的机动车数量达到565万,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多达500,000吨。当前中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向污染宣战,不少城市认为重回自行车时代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雾霾污染。北京交通部官员表示,正计划于2020年将骑车上下班的比例提升至18%。
全世界有500多个公共自行车共享计划,其中中国的单车共享已经有了十年的发展历程,这些私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目前投入使用的共享单车已达到几十万辆。相比之下,根据伦敦交通局的数据,伦敦投入使用的公共单车只有11,500辆。
科技是让中国单车共享潮脱颖而出的另一重要因素。伦敦等世界其他城市的用户需要在特定的站点骑取和停放共享单车,而中国的共享单车采用了追踪技术,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骑取和停放单车。摩拜单车的橙轮车搭载了GPS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其公司的APP来定位单车的位置。Ofo小黄车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获取单车的复合密码进行解锁,每次使用大约只需花费1角钱。Ofo在单车上安装了监测系统,可以通过追踪用户手机的位置来确定单车位置。李泽坤说:“小黄车真的十分便利。”他表示,小黄车从解锁到一切准备就绪只需短短10秒钟。
2016年秋季以来,包括科技巨头滴滴出行和腾讯在内的投资者都向单车共享初创企业注入数千万资金,以支持其运营。
不过,《中国日报》近期刊登的一篇报道指出,单车共享创来企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高昂的维护和管理费用,低素质用户的毁坏和偷盗等。近期有报道称,有网店售卖被盗的自行车,总价值高达3000元。《中国日报》仍鼓励上班族使用自行车,号召政府官员支持“自行车的再流行”。
李泽坤表示,Ofo坚信,在全球骑行复兴的今天,公司能够将共享单车的革命扩展到伦敦、新加坡和洛杉矶。李泽坤说:“未来,我们希望Ofo能走向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随时随地骑行。”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