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百亿大埔陶瓷 需要市级“扶一把”
《梅州日报》报道,第121届广交会日前在广州琶洲会馆举行,大埔县组织36家陶瓷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大埔日用、工艺陶瓷的新产品、新技术。参展陶瓷企业的产品受到欧美国家客户的青睐,意向签约额达9007万美元。
点评:大埔素有“中国青花瓷之乡”的美誉,其青花瓷历史悠久,在我国的陶瓷文化和工艺发展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埔的瓷器以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畅销欧美、中东及东南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窑火800年不熄,大埔陶瓷产业不断升级,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此次广交会上,大埔陶瓷受到各国客户的青睐,尽在情理之中。近年来,大埔县引领陶瓷产业发展,鼓励陶瓷企业瞄准市场需求,将中华陶瓷优秀文化和客家元素相融合,创作出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016年,大埔青花瓷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据统计,大埔全县陶瓷工业产值35.15亿元,外贸出口总额2.74亿美元,其中工艺陶瓷出口贸易位列全国前茅。
尽管成绩可喜,但与相邻的省内潮州、省外福建德化相比,大埔陶瓷产业的发展就显得有些“黯然失色”,2016年德化陶瓷产值约200亿元、潮州陶瓷产值超400亿元。不可忽视的是,大埔陶瓷产业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是总体规模相对偏小。目前,大埔县有陶瓷生产经营企业190多家,小微企业居多,“作坊式”的传统陶瓷企业零星分布,亿元产值以上的企业仅8家。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技术含量不高,质量品牌意识滞后,对管理体系认证不熟悉。部分企业家存在“小富则安”观念,因循守旧的现象突出。
南方舆情认为,大埔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承,这是其优势所在。以现有基础进行产业集群发展,让企业差异化发展,或许是解决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针对陶瓷企业分散、难以留住技术人才等问题,在2014年,大埔出台了《大埔县陶瓷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4年-2019年)》,着重在打造发展平台、培育规上企业和上市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等方面努力,加快产业升级,培育百亿产业。
在大埔县的推动下,陶瓷产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全县陶瓷人才总量5年来翻一番;近3年陶瓷产业专利申请量年均约145件,年均授权量为106件。
南方舆情认为,大埔陶瓷产业离百亿产业,尚有很大的一段距离。要真正做大做强大埔陶瓷产业,还需要梅州市再用力“扶一把”。仅凭一县之力打造产业集群,明显力有不逮,还要市县合力,再加把劲。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