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安陶瓷产业壮大升级 文化创意引领资源优势牵动

分享到: 更多
2017-07-21 来源:东北网

   在拥有“北方瓷都”美誉的依安县,作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粗陶泥塑的传承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土生土长的依安人王琦,说起这几年依安的陶瓷产业特别是工艺陶瓷的快速发展,透出满心的喜悦和自豪:“依安的陶瓷将艺术陶瓷研究、创作与产业结合,把高端艺术品变成百姓接受的欣赏品、旅游纪念品,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我们先后研发出具有黑龙江本地特色的《东北福娃》、《东北儿童游戏》、《东北八大怪》等陶瓷系列艺术品及产品,目前已经实现了批量生产。”

  “美器招鸾成济济,惠风筑火势熊熊。陶园尽载瓷都梦,荡起依安五色风。”这是依安县举办的“五色土之韵”诗词大赛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首。如今,有关文化引领陶瓷产业发展,产业促进地方文化繁荣的本土艺术家沙龙活动,在依安县举办的越来越多。作为“中国五色土(北方紫砂)之乡”的依安县,将“文化创意”注入陶瓷产业,通过实施“文化+陶瓷”战略,以日用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特色化为方向,把文化与艺术融入陶瓷产业发展中,使得陶瓷文化创意之花正绽开怒放。

  在依安县职业教育中心,曾经的教师办公室如今已变身成一个个大师工作室,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陶瓷创意作品,有紫砂壶、有工艺摆件,还有造型各异的陶瓷雕塑,这里已经成为陶瓷创作、理念碰撞、艺术交流之所。

  县文联书法家协会、诗词协会、作家协会的成员以及陶艺大师、爱好者,不定期相约在这里进行交流,智慧的火花不时迸发,一批批刻有本土诗词作品的精美紫砂工艺品时时雕刻出炉,推动地方诗词文化与陶瓷产业互促并进的理念已渐成共识。

  随着陶瓷产业的飞速发展,依安县特色陶瓷文化的感染力还吸引了更多当地百姓参与进来。在依安县泰安社区“紫砂陶艺体验馆”,这里不仅面向群众提供紫砂陶艺体验,还免费提供泥料和工具,并免费为体验者进行半成品烧制。无论是工薪阶层,还是普通百姓,每天来这里感受陶瓷文化之美的人络绎不绝。上至老人,小到学龄儿童,随时随地都可以来这里“碰瓷”。自2016年8月开馆以来,前来免费体验的学员超过3000多人次,成功烧制或即将完成的学员作品多达700余件。泰安社区与第五小学合作,开展“紫砂陶艺手工大课堂”活动,每周二下午成为学生们满心期待的“紫砂时间”。目前,紫砂陶艺进校园活动已先后开展32次,参加学习制作的学生达1600多人次。社区今年重点打造“紫砂陶瓷文化”,“紫砂陶瓷文化大课堂”已正式开讲,陶艺比赛、陶艺家庭亲子活动、大师讲座也将陆续开展。

  依托高岭土独特的资源优势,以“龙瓷园”项目建设为契机,为打造“北方瓷都”储备人才,依安县委县政府从2015年开始,每年投入200万元在职业教育中心建立紫砂陶瓷实训基地,建设3个紫砂制作实训室、两个陶瓷工艺实训室、一个紫砂陶艺体验馆、拥有两台窑炉的作品烧制室和一个优秀作品展示厅。一批批曾经在土地劳作的农民,通过学习培训,走进了陶瓷企业打工,有的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作为紫砂陶瓷实训基地二期学员,依安县太东乡巨合村农民白银杰夫妇在当地引来的辽金源瓷业从事紫砂壶、紫砂杯等具有浓郁黑土地特色的紫砂产品制作,每月工资达4000多元,“农把式”华丽变身“陶艺大师”,每一天都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希望。

  而在黑龙江依安经济开发区占地3.82平方公里的陶瓷工业园区里,建筑陶瓷、日用工艺美术陶瓷、特种陶瓷生产企业竞相发展。10万平方米的“龙瓷·紫陶”产业园正在施工建设,大师工作室、展示中心、工艺制作体验馆、生产加工基地、园林景点、科普宣传、休闲旅游等功能区一应俱全。高标准建设的“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鹤城创作中心”和主题展馆建成后,将着力打造成集北方地域风情、陶瓷产业及文化、旅游、服务、娱乐于一体的陶瓷文化综合体。

  创意人才群体的集聚效应,带来了产业上规模、快发展。如今,依安县数千余人的紫砂手工爱好者正成为当地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陶瓷产业文化的创意之旅,正在为依安这座小城赋予着新的时代内涵。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