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电源”研发成功 更换雷达电站如换手机电池
8月中旬,某大型复杂武器系统从西北大漠演兵场一回来,就走进南京军区装备技术保障大队进行“一站式”的“全身体检”,一举“诊治”涉及7种单体装备的21个“小毛病”。
过去完成这样的全面检修,要跑全国多个省市、10多家装备工厂,而今在大队这所“综合医院”里,一下便可轻松解决。去年底,这项被誉为大型复杂武器“综合医院”的建设工程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保障大队建立于五年前,是全军唯一综合性战役级装备保障部队,也是共和国军队中年轻的一支队伍。虽然年轻,但却已是战功显赫。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15项,自主研制了262件套设备工具,其中27件套在全军推广,编制的153册技术标准下发全军部队使用。他们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带领官兵铆足劲头谋打赢、练打仗,开创了战斗力保障力建设的“强军速度”。
每天都是进行时
“杂草一人高,蛇虫到处跑;窗透风、屋漏雨,自来水滴白汤……”谈起大队组建之初的情景,时任政委徐峰感慨地描述说,“真可谓百事待兴。”
带着“边组建边形成战斗力保障力”的共识,在大队组建之初,党委“一班人”就统一了思想:高起点筹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大队领导向上级一次又一次的申请“加急处理”,赢得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超常速度。如今,14栋现代化业务工房、装备库房及基层官兵生活用房建成并投入使用,被军区评为“优质工程一等奖”。
2008年7月,总部赋予南京军区某大型复杂武器系统保障资源建设试点任务。这是一项涉及雷达、火控、光电等多项高新技术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和先进硬件设施的有力支撑。
当时,大队组建才一个多月,缺经验缺人才缺装备。然而,当得知军区尚未确定具体任务部队,大队党委“一班人”认为,越是起步晚,越要朝前赶;越是基础差,越要进入“倒计时”。经过大队党委三番五次“据理力争”,终于“争”来了机会。随后,“党员攻坚队”、“老兵突击队”相继成立;为了掌握新技术,50多岁的总工程师万让鑫当起了小学生,重新拜师学艺;原来撂挑子、压床板的特招大学生士官赵军加班加点攻坚克难,成为精通10多种装备技术的“技术大拿”……
2010年10月,某大型复杂武器系统保障资源建设成果鉴定会认为:该项目论证充分、体系完整、技术先进、集成度高,研制难度很大,在大型复杂武器系统维修保障体系规划、资源集成和部件不解体检测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对大型复杂武器系统战斗力、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总体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每个人都是得分手
为了这项历时3年的某大型复杂武器系统保障资源建设试点任务,大队里许多原来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该大队总工程师兼高级工程师、全军雷达专家万让鑫就是其中之一。
该项任务受领之初,面对缺经验、缺资料、缺人才等诸多现实困难,年近半百的大队党委班子成员、总工程师万让鑫毅然挑起了“总设计师”的担子。3年多时间里,万让鑫奔走于新装备生产厂家、科研院所和部队演训场,同战士们一起住帐篷、钻车间,一起修改完善建设方案、论证报告,一起设计研制专用设备工具,一起编写技术资料,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
为开发系统综合检测设备,他边与研发单位谈判,边学习火控、导航、火力等多个子系统,历时半年从一个“门外汉”成了“门内通”。
业务处处长王健从作战部队调入大队时,原想到保障部队可以过过舒服日子。看到大家都在拼命学、拼命干,他也坐不住了,白天搞训练、忙修理,晚上学理论、练技能,很快掌握大队6大专业、112个工位操作技能。
大队结合试点任务,在战区甚至全军全国范围内寻求技术和人才支持,依托军地科研院校,建立“联合攻关基地”、“联合修理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探索“院士引领、导师带教、总师帮训、群体辐射”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培训新装备维修保障人才300余人次,逐步形成一批新型人才群体。
政委阮群斌自豪地介绍说:“正是因为各业务中队人人参与、全员锤炼,才让大队同步形成了该武器系统全要素修理能力,也实现了该大型复杂武器系统由厂家保障为主到部队自我保障为主的转变。”
每处都是新起点
东南某域,一场实兵对抗激战正酣,“红军”某新型雷达电站受损“趴窝”。过去,更换一个这样的雷达电站,需要10来名战士用叉车运装;如今,一名技术保障人员携带“万能电源”,如同更换手机电池般轻松地恢复了雷达战斗性能。这种神奇的“万能电源”不仅“体瘦”质轻,而且兼容多种型号雷达,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它的诞生,见证了大队的跨越式转型发展。
组建之初,大队党委研究确立了以创新为引擎,破解装备保障难题,促进大队加速转型发展的建设思路,并根据装备保障需求,准备立项包括“万能电源”等一批科研攻关项目。
原来,雷达修理中队在巡修中发现,随着我军雷达装备飞速发展,各种配套电源种类繁多、型号不一、互不兼容,是导致故障频发的主要原因。于是,总工程师万让鑫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让雷达装备像手机一样,拥有一个‘万能电源’?”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革新课题:全军先后有5家科研单位苦苦攻关,都没有什么进展。“要不要立项?”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大队党委的态度却十分坚决:“为了加速战斗力保障力的生成,大队闯也要闯出一条路来,哪怕冒点风险也值!”党委立排众议,万让鑫劲头十足。经过两年多艰辛探索,他终于弄通了逆变电源的工作原理,成功突破了大功率电源小型化这一关键性技术难题。
第一台雷达中频电源在基层部队小实验室里诞生了。它体积、重量仅为一般专用电站的五分之一,能与目前所有雷达装备相匹配,噪声小、抗干扰能力强,使用寿命延长20%,故障率降低30%。
每个岗都是奠基石
2010年7月,这个大队首次组建战役装备保障基地,全程参与军区实兵自主对抗演习:灵机处置战术情况,现地抢救抢修34台次“战损”和突发故障装备,赢得指挥部和参演部队一致称赞。
成功接受实战化“大考”,标志着大队组建两年即形成野战综合保障能力。载誉归来,官兵期待中的“庆功会”却变成了自下而上检讨式复盘。
对此,有的参演官兵不理解:既然已经形成保障力了,也应该歇歇脚了。大队党委及时统一思想:成绩属于过去时,准备没有完成时。抓建设谋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往前赶、往实里抓、往深处抠,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这样有些“较真”态度,在大队并不鲜见。军民一体化区域保障机构建设是总部赋予大队的一项试点任务。2009年9月,总部在大队研究制定建设方案时,专家组提出流水线式修理建设方案。没想到,大队领导当场提出异议:“传统的工位式修理更适合大队实际。”专家组认为:流水线是当前国际最流行的维修模式,步骤清晰,工作高效。大队领导坚持解释说:“大队保障装备多,至少需要建二三十条流水线,工间面积和保障人员都难以满足需求。”这时,有专家提出:“流水式维修符合国际大趋势,可以能建几条就先建几条,力量不够可动员地方技术力量补充,边建边完善。”
面对专家组的“让步”,大队领导却不想放弃:“大队保障的装备有几十种,将来还会有更多新装备列装,流水线会越铺越大,而且装备损坏的往往只是一两个零部件,如果都放在流水线过一遍,效率不升反降,维修成本更高。”
专家们渐渐被说服,同意大队拿出一个工位式修理的设计草案看看。没想到,大队长吴西良早有准备,当即拿出一份图纸,详细向专家组作了汇报。专家组讨论后一致认为,该设计比较符合实际,最终采纳了他的方案。
让实验室对接演兵场,实现了科研革新与保障能力“两促进”。近3年来,该大队立项25个科研攻关课题,100%来自一线部队;11项科研成果全部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并100%被总部或军区推广。
相关新闻
- 2013年1~9月全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2013/11/1 16:49:39
- 2013年9月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产量地区2013/10/31 14:56:08
- 2013年1~8月电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情2013/10/22 10:28:23
- 电池景气指数持续遇冷 多举措积极应对2013/10/9 16:37:47
-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发布2013年8月中轻2013/9/30 14:03:56
-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发布2013年8月中轻2013/9/30 14:03:56
-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发布2013年7月中轻2013/9/17 9:22:29
- 2013年上半年电池行业运行情况分析2013/9/5 15:56:58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