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重点污染源环保信用评级出炉 惠州1家皮革企业吃黄牌
日前,广东省环保厅公示了“2013年广东省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评级结果”名单,接受群众监督。包括近日受到曝光的博罗“红河”所在地园洲镇,惠州共有31家企业成为“吃红黄牌”企业,其中18家企业拟被挂“红牌”,13家企业拟被挂“黄牌”。惠州市环保部门回应,参评总数多是主因,同时暴露出惠州产业结构粗放的问题。
惠州提交参评企业111家
此次评级是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厅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办法》(粤环发〔2010〕62号)的要求进行,经审议共有1076家列入管理名单中。其中,37家企业因全年停产、未验收、关停等原因拟不参与评级;841家拟评为绿牌企业(环保诚信企业),占参与评级企业数比例为80.95%;124家拟评为黄牌企业(环保警示企业),占参与评级企业数比例为11.93%;74家拟评为红牌企业(环保严管企业),占参与评级企业数比例为7.12%。
吃到省环保厅“红黄牌”环保严管企业、环保警示企业名单中,各地市间惠州总数排在第三,共有31家企业“吃牌”,前两名为东莞、江门。惠州市环保局方面回应,此次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评级名单先由各地级市环保部门提交,再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进行审议后确定的,惠州此次提交参评的共有111家企业,“惠州提交省厅参评的企业总数排名前三,这体现了我们主动参评、落实监管,参评基数大,因此吃红黄牌的也多了”。
此外,惠州31家吃红黄牌的企业中,博罗的企业就占1/3,前段时间被本报曝光的“红河”所在地的博罗县园洲镇,就有金富达、新和两家五金制品加工厂被挂牌。挂牌企业中,还多是电镀、五金、漂染、造纸等重污染企业。惠州市环保局方面表示,31家吃红黄牌的企业里22家是电镀企业,“惠州是全省唯一把博罗、淡水河、石马河流域等重点流域区域全部电镀企业纳入参评名单的地级以上市,部分城市完全没有申报电镀企业参评”。
据悉,13个红牌企业中被限期治理6家、超标排污被查处5家、被行政处罚2家;18个黄牌企业中,被限期治理9家、被限期整改4家、超标排污被查处3家、被行政处罚2家。
信用评价暴露产业结构粗放
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厅重点污染源环境保护信用管理办法》,绿牌企业可享信贷、上市、再融资便利。对环保警示企业(红牌标识)和环保严管企业(黄牌标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加大现场监测频次和巡查力度,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督促排污单位切实履行环保责任。
惠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坦言,通过此次环保信用评级,暴露了惠州产业结构粗放的问题,“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惠州市两河流域都完成了30%的污染企业淘汰率,但截至目前努力仍然不够”。被评定为红、黄牌等级的31家企业中共有电镀企业22家、漂染企业3家、皮革企业1家、线路板企业2家、造纸企业1家、集中处理企业2家,被评定为红黄牌等级的企业多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惠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此外,被评为红黄牌等级的企业,大部分分布在博罗县(20家)和惠阳区(9家),区域性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强。此外,经济较落后的龙门县也有2家被评为红黄牌企业,说明污染向山区转移的趋势不可忽视。
下一步,环保部门将推进红黄牌企业的环保整治,对被评为红黄牌等级的企业分类严管政策,加大环保执法和监测力度,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提升其污染防治水平。加强对被评红黄牌企业的技术服务和指导,逐厂提出针对性整改要求,指导企业落实环保措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修复环保信用。
此外,未来惠州将落实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将东江、西枝江沿岸、淡水河、潼湖流域、饮用水源地周边等环境敏感区域、电镀、印染、化工、危废处理、集中治污设施等重点行业作为环保执法重点,对重点污染源企业实施每月一查,加大环保现场执法频次,对环境违法行为一律依法查处。联合公安部门,落实“两高”关于环境犯罪的司法解释,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按全市每年10%、淡水河和潼湖流域20%的目标推进重污染项目清退。作者:卢慧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