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手机电池充电速率提高40% 寿命延长50%
这款名为影驰“SETTLER α(开拓者α)”的石墨烯手机与传统智能手机相比没有任何不同,16G售价2499元,现已接受官方预订。
昨日,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的科技工作者在展示可弯折的石墨烯触摸屏和首批量产的石墨烯手机。你的手机是否出现过显示失真、电池不经用和手机过热等问题?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未来,手机还能够弯曲哦。昨日,全球首批3万台量产石墨烯手机在渝面世,与传统智能手机相比,加入石墨烯材料零部件的手机具有显示不偏色不泛黄、电池更经用、手机不发烫等优势。
石墨烯手机电池充电速率提高40% 寿命延长50%
这款名为影驰“SETTLER α(开拓者α)”的石墨烯手机与传统智能手机相比没有任何不同,16G售价2499元,现已接受官方预订。
亮点1
用户体验
屏幕画面更逼真
你再也不用纠结高清图片用手机打开是否会失真的问题了。该款手机革新的第一步就是将目前手机屏幕广泛使用的传统ITO透明电极材料更换为石墨烯材料。“由石墨烯薄膜支撑的石墨烯触摸屏,透光率高达97.7%,通透性更好,色彩也就越真实、纯净。”透光率高意味着什么呢?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史浩飞举了个例子:传统使用的手机屏幕透光率在95%左右,在阳光下看就有画面偏黄的感觉,但石墨烯几乎是全透明的,手机屏幕就不偏色, 画面更加高清。
亮点2
手机游戏
屏幕运行更流畅
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能的特点,对于触摸屏手机是非常有用的。在现场,工作人员为记者演示了石墨烯手机多点触控的灵敏性。他先后用一到五根手指同时触摸屏幕,屏幕显示手机可以同时处理五点触控,“五点触控是目前触摸屏手机中较高的水平了,这对于爱好玩手机游戏的用户来讲,屏幕运行将更加流畅。”
亮点3
电池充电快
寿命更长更耐用
石墨烯手机的另外一大创新就是在传统的手机锂电池中加入了石墨烯复合导电粉末,提高了电池的倍率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
史浩飞表示,石墨烯的导电性能非常好,与导电碳黑一起加入电极片中,可以降低极片电阻,使得手机电池充电更快、寿命更长。“这款手机电池采用石墨烯技术后,充电速率提高了40%,寿命也延长了50%。”
同时,基于石墨烯的柔韧性,压制后的石墨烯电池还能提高容量。在同等体积情况下的石墨烯电池,比传统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增加10%,让手机的待机时间也能增长,减少了用户对手机电池不够用的担忧。
亮点4
不用再担心
手机发烫死机了
现在市场流行的智能手机中,最让市民烦心的就是手机发烫导致手机运行变慢甚至死机,当手机采用石墨烯导热膜后,发烫的情况将改变。
“目前多款智能手机采用的均是石墨膜作为导热材料,而石墨烯导热膜具有更好的导热性能,可以让手机不发烫。”该手机的产品经理周锡健表示,现在年轻人都爱一直握着手机玩游戏、看小说、浏览网页,手机在长时间使用下特别容易发烫,如果不能良好散热,手机就会出现卡机现象甚至死机。“使用石墨烯作为导热膜,可以将局部50℃的高温均匀地传导至背部表面,让表面的温度能降至35℃以下,低于人体温度,不会感受到手机明显发烫,也能维持手机的良好性能。”
纵深
未来可实现显示屏弯曲
瞄准可穿戴式智能设备
“重庆石墨烯产业已经形成了基础材料、平板显示、触控、整机等完整产业链的框架,今年落户的石墨烯企业产值将达到50亿元。”市经信委主任郭坚如是说。据了解,重庆石墨烯产业园开园于2013年12月,经过一年多建设,重庆石墨烯产业的中下游企业已涉及手机整机、显示屏、锂电池、石墨烯合金铝等领域。
记者在会上还了解到,基于石墨烯的优异性,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目前正开发一系列基于石墨烯的柔性传感器件。史浩飞透露,重庆于2013年建成全球首条大规模石墨烯薄膜生产线,目前重庆石墨烯薄膜的年产量在100万平方米左右。今后的显示屏能制作成塑料薄膜似的形态,不仅超薄、超轻,而且能够在手中弯曲到接近180°的状态,以这样的屏幕所组装的手机,变轻巧的同时,将拥有更高的韧性,具有防震、抗摔等功能。下一步,重庆石墨烯产业将瞄准人体健康监测、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智能传感设备、人机交互设备的市场需求,研发多功能石墨烯柔性传感器,最终实现石墨烯柔性智能微系统。
相关新闻
- 2014年1~11月电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015/2/3 8:35:00
- 2014年1~11月电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015/2/3 8:35:00
- 2014年1~11月中轻电池景气指数走势2015/2/2 17:13:47
- 2014年1~11月中轻电池景气指数走势2015/2/2 17:13:47
- 2014年1~10月电池行业利润总额情况2015/1/22 17:04:30
- 2014年1~10月电池行业利润总额情况2015/1/22 17:04:30
- 2014年1~10月电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015/1/20 8:42:36
- 2014年1~10月电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015/1/20 8:42:36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