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转型, 智能鞋不是唯一
[导读]
互联网大会正在乌镇召开,各路网络大佬齐聚一堂谈笑风生。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众多制造业公司的窘境,随着寒流的持续降温,越来越多的工厂难以为继,而早前看出端倪提前布局转型之路的公司则开始浮显而出。作为中国三大鞋都之一的莆田,今年就格外获得关注,从“中国质造”到“中国智造”,从中国好鞋到中国智能鞋,不少莆田鞋企都迎风而上开始了自已转型之路,以莆田鞋业协会会长单位为例,就相继推出了自主品牌的智能鞋、开放智能鞋孵化平台、创研智造创业基地。
据悉,双驰从2013年开始就已启动智能鞋等互联网+项目,做了20多年足球鞋的双驰企业对未来也有颇多疑虑,尽管目前为止订单不减反增、慕名而来的国际知名品牌越来越多,但双驰董事长陈文彪先生仍果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始互联网+升级。运作两年,初见成果,前不久的智能运动鞋淘宝众筹就获得了圆满成功,近日的儿童智能鞋预售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自主研发设计的双驰儿童智能鞋还获得了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奥斯卡奖的红星奖。
在智能鞋领域,不单传统鞋企看中了这块未被触动的大蛋糕,就连互联网三大巨头的智能鞋产品也已面市。对互联网公司而言,这三大巨头意味着终结,那么对鞋企来说,这三大巨头意味着什么呢?
据了解,BAT三巨头的智能鞋业务均是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合作伙伴分别为硬件研发为主的互联网创业团队和鞋企。就其根本来说,并为真正进入到鞋服领域,只不过是将可能遇到的瓶颈风险分担出去。这瓶颈,就是鞋子的设计;这风险,就是鞋子的制造生产。瓶颈好解决,风险控制的成本就要高昂许多,一个能生产出高品质鞋子的工厂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工的,相信要进军智能鞋领域的企业都了解过这点。
这是门槛,更是机会。对有成熟供应链生态的企业来说,跨进智能鞋领域,要比互联网公司来的容易的多。然而,遗憾的是,并没有多少鞋企真正的看到了这个机会。今年双十二,淘宝上冒出大量各种品牌的智能鞋,然而绝大多数只是跟风。
在智能鞋这个新兴领域,一半智能一半制造,制造业有着天然的优势来跟进,单品销售是一方面,品牌塑造和平台数据应用才是重中之重。而对于历来就有“重模仿、轻设计,重销售、轻研发”现象的制鞋业来说,当前首要之急就是破解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资源紧缺的问题。晋江近年来密切联系院士专家团队,积极运作鞋企与院士专家的对接合作,莆田也一样,莆田鞋业协会会长单位双驰就成立了创客中心,开放双驰智能鞋孵化平台,既与专家院校的高端人才合作,也接纳扶持创业型团队。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