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居高不下 OLED照明应用市场未兴起

2013-02-16 来源:高工LED

        千亿产值

        据三星、LG发布的新一年市场投放计划,OLED或将成为2013年全球彩电的第一主题。在国内,目前已有维信诺、京东方、上海天马、友达光电等数家企业的AMOLED量产线计划纷纷上马。

  在照明领域,OLED也正蓄势待发。OLED相对LED的差异化优势决定了,OLED将在多个照明领域与LED分割市场。

  “未来,OLED照明有望形成另一个千亿产值的巨大产业。”在OLED研发领域多年的南京第壹有机光电的总裁王锦山博士告诉记者,“OLED是面发光,其光源能效可达的90%;单位发光面积也大,更有利于散热,不仅减少了耗能,也大大减少了使用散热片的成本。当实现规模化量产后,OLED照明会比LED更便宜。”

  OLED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缩写,中文译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器件,通过电流刺激发光材料发光。

  作为可能是LED之后的下一代新兴照明技术,OLED具有许多让灯具设计师兴奋的全新特性:极其纤薄,也不再需要昂贵的封装。可被制作成各种形状,仅占用极小的空间,而且可以无缝地集成到设计环境中,只有接通电源后才会被察觉。从而带来视觉上的全新照明体验:如卷形电子报纸、集成视频的胶膜、柔性设备面板照明和透明照明墙等。

  上海天马微电子项目部的副总经理何为做了一个形象比喻:“你可以想象一扇窗户,白天自然采光,晚上发出柔和轻薄的光彩,这将不是魔法,而是在窗户上采用了OLED技术。透明OLED和弹性OLED将会为照明解决方案带来超凡脱俗的设计灵感和艺术美感,”

  此前,浴霸蓝光严重灼伤婴儿眼睛的事件,一度将难以避免蓝光的LED饱受质疑,被认为难以攻克家居照明领域。而OLED光源能出色模仿出日光色,在保护视力方面可以有更好的表现。

成本困扰

据悉,由于用于制造OLED照明灯具可供选择的材料和设备供应商范围小,产品技术成熟度不高,导致OLED照明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当前,OLED照明应用中95%是被用于特色照明,比如奢侈品灯具。

  “技术方面,我们现在已在200mm的面板上实现了发光效率达到55lm/W、显色指数CRI超过85的,符合能源之星标准的白光OLED照明面板。但以OLED照明现在的发光效率和生产成本,要达到LED当前的规模,至少还需5年的市场培育。”王锦山认为,目前OLED大范围应用的最大难题在于价格。南京第壹有机光电的创始人、常务执行总裁何峰也表示:“成本乃是制约OLED照明市场推迟启动的最关键因素,我们希望通过对OLED照明的发光效率和成本改善,让OLED在照明领域的产品竞争力加速提升,实现到2016年-2017年,将价格从现在的1000-2000元/klm降到60元/klm左右。”

  按照当前OLED照明的技术开发速度,Displaybank推估,2020年左右100x100平方毫米(mm2)的OLED模组效率,将超过200lm/W,单位材料成本将减少至3美元以下。

  相对于OLED在中小型显示屏上的应用,目前普通消费者对OLED照明产品的认知度非常低,记者采访了多位LED经销商和照明设计师,均表示对OLED照明产品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没听说过。

市场遥远

原杭州周仕照明设计师熊蜂表示:“之前只是在杂志上见过OLED灯具,在市场上还没见过。以室内照明市场为例,市场对LED的接受仅仅三五年,但目前LED在照度上的平均水平还是不及传统金卤灯的成熟稳定,其市场参透率尚且不足,要大范围的推广OLED,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

  按照新近制定的国家“十二五”固态照明规划,我国五年内30%的通用照明将使用固态照明。这意味着,在今后3-5年,OLED很可能与LED同台竞技。

  上海照明学会名誉理事长章海骢认为,OLED要达到物美价廉,还需要经历数年的市场孵化:一方面是技术的成熟需要转化为规模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价格是影响市场占有率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消费者对面光源的适应,也需要较长时间来改变。

  据王锦山介绍,南京第壹有机光电已建成200mm×200mm OLED照明中试放大线(G1线),并于2011年年底成功发光。正在建设的OLED照明万平级量产线,产能可达2万平米,计划今年上半年开始试生产。什么时候开始建设更高产能的生产线,还要看市场对OLED照明产品的反应。

  目前,对OLED,包括飞利浦、欧司朗、默克、Novaled等欧洲企业,以及三菱化学、夏普、KANEKA、松下、东芝等在内的日本厂商,均还处于试探性投放产品或实验性量产,以LG化学为首的数家企业已宣布将在今年推出80流明(lm/W)以上能效或透明的OLED照明产品。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广告位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