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乘上“文化高铁”
作者:张继驰
从过去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到今天的文化唱主角,谋求转型升级的营口,文化的价值和力量开始显现。
营口市明确提出:“努力把营口建设成文化品位高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活力充沛、文化设施完备的现代
化河海文化名城”,将“文化强市”和“以港兴市”、“产业立市”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成为城市发展战略。
从古一路走来,渔业、农业、牧业、航运、商贸、工业等文明的因子,积淀在营口的河床与海岸。独特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实践,让营口驶上高起点、高速度、高水平的“文化高铁”,引入文化纵横交融的新时空,成为城市转型升级的内在支撑。
营口的文化,必然带来一个文化的营口,快速崛起的营口。
深挖本土文化“富矿”
营口是一座从远古走来的海滨城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金牛山古人类遗址、古石棚遗址等古代文化遗存诠释了营口历史的久远;河海双港解读着营口特有的渔业和航运发展历程;天后宫、楞严禅寺等庙宇延伸了河海古朴的文化内涵;望儿山、青龙山、蟠龙山、月牙湾、卧龙湾讲述着营口古老的故事;温泉、矿山、水产、水果、水稻捧出营口盛产的玑珍……割舍不断的历史和文脉,造就了营口文化强市的丰富资源。
在文化强市建设中,营口挖掘、开发、盘活、利用营口传统历史、重大现实及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传播与交流、保护和传承,实施文化精品生产创作工程。
一条辽河老街,半部营口近代史。市区西北部的辽河老街至今保存着31处百年前的商业地产,被誉为中国北方 “露天的百年商埠博物馆”。营口1861年正式开港,成为东北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辽河老街上华洋同处、中外并陈、商号林立、贸易聚兴,成为近代东北最繁华的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 1.3公里长的辽河老街,不仅是这座城市的发祥地,也是城市文化和文明绵延不息的载体。
2008年,营口开始实施保护性开发,全力打造以历史文化为根基,以现代经济发展为主线的步行商业街,成为城市现代化与历史遗址和谐共生、城市文化与历史展示复兴有机结合的载体。如今的辽河老街,商家和服务机构进驻,开发成的文化旅游产品和大众娱乐服务项目具备吸引力,带动旅游、餐饮、休闲服务等多元业态,不仅文化气息浓郁,而且买卖兴隆。
5月31日,一项大手笔文化策划“营口之夜”市民休闲文化广场活动拉开帷幕,百年辽河老街以及海防堤广场和沿海产业基地明湖广场一起登场,上演了一场展示城市综合文化魅力的“连台好戏”,各类活动到目前共吸引人流80余万人次;7月5日,全省发展夜经济工作现场会在营口召开,学习营口经验。
百年前的京剧界,就有“营口码头戏难唱”之说,周信芳、孟幼冬等梨园名角到关东,都到营口打头炮,“小红楼戏园”成了名角荟萃的舞台,因了“在营口唱红,才能唱遍关东”。
那时开始,营口便成了盛产优美乐声的城市。这座城市既走出过中国首席“蝴蝶夫人”——女高音歌唱家孙秀苇,也培养过管波、李红艳等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五届全国青歌赛上,营口籍青年歌手王晰力夺通俗组冠军。 30年15届青歌赛,通俗组一共产生15名金奖“歌王”,营口一个城市竟然占了3个。
而作为一个以生产钢琴、小提琴和古筝闻名的“中国琴都”,营口的乐器文化也滋养出一批演奏家和冉冉升起的新秀,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亚洲组银奖获得者郝博和梅纽因国际小提琴大赛专业组第四名郭思言都出自营口。
从1995年起,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营口便邀天下宾客,与全城百姓相约古镇熊岳,相聚 “望儿山母亲节”,留下一串串关于母爱印记的美好回忆。
母亲节已成为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这里有庄重肃穆的拜母仪式,有情深意浓的敬母宴,有精品不断的明星演艺,还有群众自发的载歌载舞;既有知名专家、学者作客的母爱文化论坛,又有万人参与的游园活动。
获得连续举办届数最多的母亲节大型节庆活动世界认证的望儿山母亲节,已连续举办19届,不仅传承着这座百年港城的悠久文明,而且体现着这座城市的道德高度。
文化牵动产业集聚实现飞跃
望儿山脚下就是天沐温泉。辽宁建设温泉旅游大省,营口引进南方资本和理念,在温泉文化历史悠久的古镇熊岳,在真山真水中建起天沐温泉村,火爆得更衣箱经常不够用。
“天沐”还引发了“羊群效应”,营口迅速成为南北资本开发温泉的首选地,每年都有上千万人次来营口感受温泉的魅力。冰雪温泉、海滨温泉、森林温泉等特色温泉众多的营口,多次成功举办国际海滨温泉旅游节、国际温泉文化论坛、红酒温泉节等大型温泉旅游节庆活动,把营口的温泉品牌推向世界。 “国际最佳温泉休闲旅游胜地”、“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十大温泉养生基地”、“中国最佳旅游资源城市”、“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区”等多项殊荣,凝聚着世人对营口以及营口温泉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温泉之旅、海滨之旅、文化之旅,营口坚持旅游产品开发与文化发展相结合,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包装,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加强旅游精品建设,充分发挥 “山海河林泉寺”等旅游资源优势,把文化产业与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培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品牌推介中充分融入文化元素,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营口特色的旅游品牌,推出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精品,建设一批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旅游区、旅游带。
如果说“母亲节”属于节庆文化,“温泉旅游节”可以说是旅游文化,那么“中国营口乐器产业博览会”就可以认为是会展文化了。
去年,备受瞩目的中国(营口)首届国际乐器博览会拉开了帷幕,国内外的乐器厂商云集营口,现场销售额颇丰。但营口觉得,更大的收获是,通过乐博会充分展示了营口乐器产业发展成果,提升了营口城市知名度。
营口曾和广州、北京、上海一起,并列全国四大乐器生产基地。营口产的“幸福牌”乐器曾远销27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新世纪,营口明确提出打造“中国乐器之都”。在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核心区,正在建设的营口乐器产业基地初具形象,这里不仅是一处乐器制造园区,还将是一个乐器研发、展览贸易、音乐创作与演出、音乐旅游的“基地”,首届“乐博会”上,省政府把这里确定为首家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因为乐器产业基地,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这片“湖海生态新区,产业集聚高地”将更有人气、有魅力。
营口乐器产业基地已入驻具备一定规模的乐器及配件企业达40多家,全市钢琴年产能8万架,提琴5万支。营口已将乐器产业纳入“458”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规划到“十二五”末期产业规模做到百亿元。
营口河海交汇,因其地缘,食材丰富。鲅鱼、大头宝鱼、简扣鱼、海鲶鱼等为营口特有,特产的虾、蟹、贝类不胜枚举,驴肉、羊肉、野猪肉和山野菜各具特色。
营口连续两年举办 “营菜大赛”,将营口依托原产食材、自成体系的美食文化进行完美诠释。营口正致力于将“营口菜”地域概念升级进阶为“营菜”品牌概念,其深刻内涵在于对营口餐饮业历史的追溯、文化脉络的梳理,并直接从文化产品转化为餐饮经济的产品。小小“营菜”,既能富了农家、渔家,也火了商家、店家……
面向未来高速行进,营口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会展等九大文化主导产业,着力建设 “中国乐器之都”、“中国北方最佳温泉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实施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建设文化产业聚集区,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与旅游融合、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与金融业融合,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先导区,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点亮城市精神之光
营口港1861年在东北第一个开埠。百年前,这里就是“舳舻云集、日以千计”的大码头。这座经历了百年河海浪潮洗礼的港城,铸就了“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城市精神,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早醒早起早行动,赶潮弄潮立潮头”。
改革开放之初,营口得风气之先。“穿着时尚”一度成为营口人的特点,广州兴起什么服装,营口人“第二天就能背回来”。 “友谊”牌洗衣机创下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受益的“营口速度”,它与日本“松下”的技术合作创造了“营口方式”。 “天工”牌电视和“东芝”录音机来料加工的引进方式,成为各地竞相效仿的“借船出海”经验。
辽河潮起潮落,营口也在波峰浪谷的摔打中磨砺性格。曾一度面对“营口落伍了”这样沉甸甸的话题,全市上下变压力为动力,深化改革,放活经济,铆足劲儿再立潮头。观念保守,营口落后;思想解放,营口辉煌。
2003年,东北振兴;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2010年,沈阳经济区——营口是唯一一个独得三大国家战略垂青的河海港城,并在这个过程中借势发力,经济总量跑进了全省前四,增速连年居省内各市头名,营口人用不间断的思想解放,换来了改革开放的“红利”。
城市如人,“精神愈用愈出”。
处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节点城市营口,仅有两所高职专科院校,没有一所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近年来,营口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迫切需要一所大学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营口用“教育港口”的理念,成立大学园,引进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和辽宁科技大学,借枝生果,今年终于升本成功,开创营口理工学院,营口从此不同。
“以港兴市”是营口一以贯之的发展战略。 2002年,营口港吞吐量仅有3000万吨,5年之后步入亿吨大港;从一亿吨到两亿吨,用了3年;从两亿吨到3亿吨,仅用两年。已跻身全国沿海十大港口的营口港,快速崛起的秘诀是“店小二”的精神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东北唯一一家“保利剧院”,精彩剧目轮番上演;5月18日,央视体育频道全程直播在营口鲅鱼圈举行的全运会马拉松赛,美丽的鲅鱼圈在全国亮相,被公众赞为 “北方最美马拉松城市”。
从投资超千亿元的中国聚酰亚胺产业基地到打破美国、日本垄断的TFT-LCD显示器玻璃基板,从年产百万吨百威啤酒到制定农业用硫酸镁行业标准,从2000亿吨钢铁产能到拥有35项国家专利的煤矿救生舱,从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重点园区到世界级的汽保设备产业园、镁质材料产业基地,从接二连三开工的城市综合体到物联网大厦、云计算互联网中心……营口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得益于精神变物质,观念创效益。
营口民风淳朴,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源地、全国十大爱心城市之一,还是雷锋走进军营的城市和雷锋精神形成的地方,“诚信硬汉”张凤毕和他的“诚信林”的故事早已声名远播,诚信成为营口的一个“精神品牌”。
“诚信文化”浸润着营口这座城市,也在反哺着这座城市的经济。作为国家金融生态城市,营口目前已吸引20多家银行在此聚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动力。营口诚信招商、诚信待商、诚信留商,“诚信家园”成为营口招牌。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